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名家名方”,再点击“关注”,可以免费领取万病方,先到先得!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人数为2.9亿,每9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其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
夏季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高发人群从50-60岁的老人,已经逐渐趋于年轻化。
夏季心梗四大诱因
大家也许疑惑,一般冬季才是心梗、脑梗的高发季节吧?其实夏季的一些特性分分钟诱发心梗!
1
天气炎热
酷暑时节,天气热、气温高,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减少,容易发生心肌缺血事件。
2
体内缺水
夏季出汗较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很容易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血小板聚集,诱发心肌梗死。
3
过度贪凉:空调、冲凉、冷饮
很多人在夏季习惯饮用冰水,心脏血管容易突然受到冷刺激而痉挛,继而导致心梗的发生。
夏季切忌避免环境温度的骤然变化,比如由炎热的户外进入室内时,不要将空调迅速开至低温,不要突然洗冷水澡,不要迅速进食大量冷饮等。
4
情绪激动
夏季高温常使人心情烦躁、焦躁不安、心火旺盛,加上昼长夜短,睡眠质量不好,这些都会成为心肌梗死的诱因。对心脏病人来说,午睡半小时,能减少1/3的发病概率。
三个高危场景
01
恐怖卫生间
大部分中老年人都有习惯性便秘的情况,当出现排便困难,肯定会过于用力,这时候就会使得血压升高,造成腹腔压力升高,当颅内血管压力急剧增高时,就容易发生血管破裂,形成脑出血,也就是中风。
02
清晨习惯空腹
胃中缺少食物,人体血液里就会形成很多的B型血栓球蛋白。这是一种能导致血液凝固,使人易患心肌梗塞的蛋白质,形成血栓斑块,同时,增加心梗、脑梗患病率。
03
深夜睡不好
夜晚是一天当中发病率最高的时刻,心脑血管病尤其多见,睡眠质量差,导致焦虑乃至抑郁,间接导致冠心病的风险增高;同时睡眠状态下血液灌注处于低峰状态,也容易发生心肌梗死。
一个方子防心梗脑梗
那么如何才能将这个健康隐患掐死在萌芽之中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资深名老中医、刘兴志主任医师有一个保命方,三高人群、高龄肥胖人群,建议将此方作为夏季日常代茶饮。
▲资深名老中医刘兴志。
适用人群
1、既往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
2、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3、肥胖、吸烟、高龄的人群
4、长期熬夜等人群
罗布麻决明子菊花茶
做法:罗布麻、决明子、菊花等量(药店均有售),用热水冲泡,代茶饮,直至无味。
功效:降血压,调节心肌功能,增加人体钙质,降胆固醇,提神醒脑,舒缓头痛。
方解:
罗布麻多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肝炎腹胀,肾炎浮肿。
决明子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
菊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压。
如果在家里发生急性心梗,应该如何自救?
步骤一:躺下休息,减少耗氧。
步骤二:打电话求救。
如果病人要呕吐,一定要把他的头侧过来,无论吐什么一定要全部给捞出来,防止反吸进去堵住气管,引起呼吸问题。
不要随便用药。如果病人血压已经很低了,再含服硝酸甘油的话会加快他的死亡。所以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另外,咳嗽不能缓解心梗,一定要寻求专业救护,打120,一分钟都不要犹豫!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身体保养要趁早,预防只是花个小钱,真得病了那大把大把的银子就要往医院送了,一场病可能毕生积蓄就没了。
50岁后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千万别舍不得这一块五毛钱,心梗、脑梗重在预防,看完也请把这个便宜方子送给关心的老友们!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养生金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