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普遍进入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习惯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一切,包括吃饭,风卷残云、狼吞虎咽都是对其形象的描述。殊不知,这种“加速”进食正在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
调查显示,近40%的人曾因吃饭过快引发胃疼、胃胀等不适。另外,吃得太快会让人摄入超出胃肠承受能力的食物量;高血糖患者甚至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台湾《康健》杂志还指出,吃饭太快会让大脑提前衰老
在快节奏的影响下,原本备受推崇的细嚼慢咽逐渐成为了奢侈品。细嚼慢咽,这个最简单的养生习惯,无数百岁老人都坚持做到了。很多人也都知道细嚼慢咽有好处,但却不知怎么做,而且也没有坚持做到,实在可惜!
国家级老中医细嚼慢咽
一个鸡蛋他能吃上半天
88岁的国家级老中医陆广莘的长寿秘方就是,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有时候一个鸡蛋他能吃上半天。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
他说,吃东西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咀嚼30分钟以上还可以预防高血压、高血糖,同时通过咀嚼肌运动,还可以美容,延缓面部衰老,同时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起到健脑的作用。
▲陆广莘,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不少中老年朋友一说养生就是“多喝粥”,其实,老人不能喝太稀的粥。牙齿不太好也要多吃米饭、馒头等“干货”,多咀嚼。
陆老也天天喝粥,但他喝的粥,那是有“嚼头”的,里面放了五谷杂粮——否则喝粥对牙齿来说是舒服了,却增加了胃的负担。
1958年,陆广莘曾做过一试验,让50个糖尿病患者干嚼海绵,嚼半小时吐掉,结果一查,血糖、血脂指标都降低了,咀嚼的好处就有这么大。
一日三餐坚持细嚼慢咽
竟能获得10大神奇好处
1
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指出,唾液里含有唾液腺激素,能够参与到促进皮肤细胞分裂增殖、维持皮肤弹性的活动中。
另外,北京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刘敏表示,咀嚼会锻炼嘴巴周围的肌肉群,令脸部肌肉更紧致。在以长寿著称的地中海地区,人们一顿晚餐可以吃三四个小时,这也被认为是当地人的长寿秘诀之一。
2
保护肠胃、促进营养消化吸收
中医养生讲究“蚁性”,是指学习蚂蚁饮少食微、细嚼慢咽。这种进食方式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将食物磨得更细,便于消化吸收并减轻胃肠负担。
刘敏提出,充分咀嚼食物可使营养物质更好地被肠道吸收。马力平说,这是因为细嚼可以细化食物中的粗纤维、粉碎包裹的蛋白和脂肪。
武警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刘海峰说,老人牙齿稀松、消化功能逐渐减退,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加之肠道蠕动减弱,更应细嚼慢咽。
3
减少致癌物质的毒性
第二炮兵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周丁华认为,唾液中的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能消除某些致癌物质的毒性。当某些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进入人体时,唾液就是第一道防线。
4
有利于控制血糖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本科学家发现吃东西太快是最容易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坏习惯,这类人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的风险是健康人的两倍。
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毛红指出,进餐后30分钟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糖尿病患者如果进食过快,胰岛素会跟不上,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糖升高。
5
保护血管,帮助血管保持弹性
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人年轻的物质———腮腺激素,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及骨、软骨和牙齿的活力,还有增强血管弹性和活跃结缔组织活力的作用。
咀嚼可刺激耳下腺,从而保持腮腺激素的分泌。有了足够的腮腺激素,血管和皮肤等组织的弹性和活力就能得到保持,人即使上了年纪,也会红光满面。
6
有效控制体重
马力平介绍,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20分钟左右。细嚼慢咽能延长用餐时间,刺激饱腹神经中枢,反馈给大脑“我已经饱了”的信号,让人较早出现饱腹感而停止进食,有助于控制体重。
7
保护牙床和牙龈
咀嚼次数少,会导致下颚退化,从而使牙床变得脆弱,而细嚼、多嚼可以锻炼下颚力量,促进牙床健康。刘敏说,多咀嚼还能促进牙龈血液循环。
8
清洁口腔防细菌
马力平表示,咀嚼时分泌的唾液,含有溶菌酶和其他抗菌因子,可以有效阻止细菌停留和繁殖。因此口腔内的伤口一般都可以自愈,很少会感染。
9
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马力平称,吃饭时细嚼慢咽,集中注意力,可以让味蕾充分享受每一种味道,食物也越嚼越有味,既饱肚子又饱口福。
从心理上说,则能让人在忙碌一天后安静下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喧嚣的都市生活,令人心情愉悦起来。
10
提高脑力、预防老年痴呆症
日本神经内科医学博士米山公启说,细嚼慢咽时,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量会增加,从而激发脑神经的活动,可有效提高脑力。
建议每天嚼一小把生花生或者生葵花籽,不仅增加咀嚼的时间,其中所含丰富的维生素E、卵磷脂和亚麻酸等,还可以营养脑细胞,起到防止大脑老化和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作用。
细嚼慢咽的标准
几秒学会,终生受益,活过100岁!
现代人的用餐时间正在急剧“缩水”。有统计表明,现代人已从40多年前每餐咀嚼900~1100次、用时20~30分钟,下降为目前的每餐咀嚼500~600次、用时5~10分钟。
在快节奏的影响下,原本备受推崇的细嚼慢咽逐渐成为了奢侈品。那么,一日三餐怎么吃,才算是做到了细嚼慢咽,才能获得上述10大好处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给出了细嚼慢咽的标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用15~20分钟吃早餐,中、晚餐则用半小时左右。
对老年人来说,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50次。
“加速”进食正慢慢损害我们的身体,细嚼慢咽正是解救之法!国家级老中医陆广莘,一个鸡蛋他能吃上半天,一日三餐坚持细嚼慢咽,还能获得10大神奇好处!
这么简单的祛病妙招、长寿之法,一定要发给每一位微信好友!
(注意:本文所用为基本方,使用前请咨询医生指导。)
本文由"养身参考(ID:ysck00)"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