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UWC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学校,
每年录取率不到5%,
那些自带“UWC基因”的孩子,
究竟有一些什么特质?
听听UWC2018毕业生黄瑞杰的故事

(点击上方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很多中国爸妈听说UWC这所学校,还是近两年的事情。
作为全球拥有17个校区的IB高中,它的中国校区(在常熟)是2015年才成立的。据说早期的招生会,现场还不到20个家长。而上周末UWC常熟在上海的一场招生说明会,一位妈妈表示当天乌泱泱来了至少200个家长,不仅有江浙沪地区,还有东北赶来的妈妈。
(宣讲会现场图,photo by 圆圆妈)
认可它的父母觉得,世界上很难再找出第二所这样的国际高中:
UWC

  • 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为办学宗旨;
  • 汇聚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们,囊括了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
  • 创校至今55年不忘初心,无论是王子还是难民,同在一个屋檐下学习;
  • 择优录取,并提供助学金,让很多孩子,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无法读国际学校;
  • 毕业生纷纷被世界顶尖学府录取,但学校认为这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愿意宣传。
大概也正因此,你会发现UWC的孩子身上带有一种特别的基因,他们心怀天下,又脚踏实地,不夸夸其谈。
(图源:UWC世界联合学院新浪微博)
这些十几岁少年的选择也很“反常理”,不是哪里发达就去哪,有的女孩去了印度,有的去了东欧。
而2018年的毕业生黄瑞杰,曾是成都外国语学校的学生、模拟联合国的骨干;之后,他选择到UWC波黑莫斯塔尔校区,继续高中的学业。
一提到波黑,不少成年人都会一脸懵……这是什么国家? 在哪个大洲来着?
但说起波黑的首都,大家历史课都学过:当年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波黑首都)遇刺,直接点燃了一战的导火索。
瑞杰说,他选择波黑校区的原因就是:希望在年轻还可以尝试的时候,深入探索一个复杂的地区,真正去了解一个被战争撕裂的国家,因为未来可能不再有这样的机会。
尽管波黑至今仍然动荡,街头动不动就来一批武装警察;但瑞杰的选择,就像UWC常熟校区校长所说的学校理念:希望学生们“to turn obstacles to opportunities”(把困难转变为机会)。
今年5月份,瑞杰发起一趟毕业骑行,从土耳其一路骑回中国,全程4000多公里。尽管遇到各种挑战,但瑞杰一次次将它们转化成机会。
如果你想知道UWC的孩子什么样,今天就读读他的故事吧! 
1.
妈妈打开一扇窗,又关上一扇门
黄瑞杰从小喜欢骑车,这跟父母的引导息息相关。
每到周末,妈妈会带他到成都附近的公园骑行,带他欣赏认识周围的一切。黄瑞杰印象很深的是,妈妈会告诉他:一朵小花也是值得珍惜的。
这让他对于世界有很强的探索欲望,希望用骑车的方式丈量世界。
在瑞杰眼里:“妈妈特别喜欢折腾,她让我知道要做不断进取的人,不断挑战自己,了解更大的世界。”
这样的教育不经意间,让瑞杰具备了UWC欣赏的基因。
然而,当他提出想要从土耳其骑车回中国时,没想到遭遇妈妈的强烈反对。认为他太折腾了,当年到波黑上学已经挑战底线,现在居然要骑车穿过危险的地区?!
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瑞杰遇到了来自妈妈的阻拦。
面对妈妈的反应,瑞杰没有埋怨,而是选择去理解。他觉得每一个母亲,辛苦把孩子养大,一定希望子女平平安安。但同时,爸爸妈妈又希望子女做自己的喜欢的事……
所以,如果遵从内心选择骑行,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妈妈安心,消除她的疑虑。
于是,瑞杰默默的开始了一系列准备工作。长达两年里,他把这个大项目,落实到“体力、攻略、资金”三方面,一项项攻破。
第一是体力。瑞杰利用在波黑读书的机会,通过骑行了解周围的世界。高中一年级,他从波黑骑到阿尔巴尼亚,全长452公里;二年级,他从罗马骑行到威尼斯,全程750公里。两次骑行,让瑞杰对自己的体能更有信心。
第二是攻略。他利用“脸书”、“马蜂窝”等社区,以及UWC全球校友网,中国大使馆等,先咨询了解沿途将要经过的地区:如何办签证、路况怎么样、如何避免风险……把细节一一落实。UWC的校友来自各个地区,给了他非常宝贵的建议,瑞杰一提到这点,对学校满满的自豪和感激。
第三是资金。瑞杰仔细计算了路上所需的花费,尝试了众筹和赞助商,并积极寻求媒体支持。最终携程旅行和Passfeed提供了赞助,让他的丝路骑行顺利成行。
当一切就绪,瑞杰向妈妈证明了他的想法不是一场异想天开的冒险,而是一个计划周密的成熟项目,有许多朋友在帮助和支持,还有UWC的同学一起参与。
妈妈听完,便没有再反对。为了减少妈妈的担忧,瑞杰一路上每天和妈妈联络,汇报进展。
2.
世界那么大,但他将它缩小了
为什么要去骑行?
黄瑞杰说了一个反常理思维的答案:“很多人旅行,是想去看更大的世界;但我想去看一个更小的世界。通过骑车,通过交谈记录采访,我可以从一个个鲜活的人身上,看到一个并不遥远的小世界。”
瑞杰这样的想法,始于高中读书时的经历。
UWC的学生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背景的孩子同住一室。
瑞杰的室友来自叙利亚。晚上卧谈时,室友会跟他讲起小时候,说爸爸喜欢带他去野外郊游。每次看到天上的飞机,他会开心地大叫,希望有一天也飞上云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然而有一天,残酷的战争开始了,不再有客机经过,取而代之的是黑压压的战机,在头顶发出让人头皮发麻的轰鸣,他再也不敢抬头看天了。
有一天,室友情绪低落坐在床边,沉默许久,他对瑞杰说:他的好朋友被ISIS绑架了,生死未卜……
黄瑞杰一时语塞……他想起自己还在成都读书时,曾看电视里关于叙利亚难民的纪录片。作为一个看客,他只记得那些流离失所的人破碎的眼神,记得他们像动物一样挤在难民营里的样子,仅此而已。
但现在,这些“远在天边”的痛苦就是“身边人”的切肤之痛,离他那么近。朋友的朋友,被ISIS绑架了……
他忽然觉得,人与世界的距离,有时候,不过就是一个人的距离。
当你认识了一个人,他的世界就成为你的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变得无限小。
在骑行的路上,他和同伴遭遇过很多次“危机”,有一次被困在边境,身上现金不够,无法过境,而周围几里外又没有住的地方……
遇到这样的困境,瑞杰选择主动出击,像周围的陌生人求助。没想到,他一次次获得来自陌生人的帮助,让他看到每个国家都有善良的人们。
世界虽大,但经由一个个人,便成功连在了一起。
瑞杰说:以前他常在新闻里听到“丝绸之路”,然而对沿线地区的了解并不清晰准确,脑子里总是核扩散、恐怖主义等等刻板印象。而“这些刻板印象并不是当地人民真正经历的东西”。如果没有深入的走一趟,与当地人对话,也许永远带着刻板的印象来认识世界。
瑞杰说,骑行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事。
3.
“因为你是唯一的中国人”
骑行路上发生了很多故事,而有一个故事让人特别感慨。
从伊朗到达塔什干,有一段路是一片沙漠。于是瑞杰和伙伴们选择搭乘火车,把自行车托运。到达塔什干的时候,有一辆自行车顺利到达了,而另一辆却不见踪影。
(塔什干地理位置图)
学生们傻眼了。他们赶忙跑到当地的自行车店,想着只能节衣缩食,再买一辆车了。
自行车店的店员听说他们来自中国,主动介绍自己在当地的一位中国车店老板,说:你们可以认识一下,聊聊天!
没想到那天晚上,那位魁梧的中国大哥决定请他们吃饭。席间,他对瑞杰说:“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请你吃晚饭吗?这些年我待在这里,看到很多人骑行丝绸之路,有法国的、德国的……看到他们,我心里一直默默希望,有一天能遇到一位中国人骑行这条路。今天有幸碰到你,你是我遇到的第一位中国骑行者……
老板动情的说了这番话之后,决定送瑞杰一辆崭新的车,作为对同胞勇气的支持。
(路上的风景)
以前常听国际教育者说:中国的孩子们被保护照顾的太好了,缺乏一些冒险精神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瑞杰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学生,他对世界的探索包容和执行力,已经非常的国际化。
他曾从波黑骑行到希腊北部的难民援助中心,帮助当地人准备食物、分配物资、教难民英语、为孩子组织活动;他还曾带着校长和同学们,前往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为难民修整营房,并在网上筹款,不到一个星期就筹得了3,000欧元的善款。

UWC波黑这个多元化的环境,为热衷国际事务的黄瑞杰提供了丰沃的土壤;而把爱好和梦想付诸行动的勇气与可能性,也是UWC给予黄瑞杰的最大礼物。
未来,也许会有越来越多中国学生的身影,出现在世界各个角落的项目中,在那些不为国人熟知的领域,不仅有美国人、英国人、奥地利人……还有通晓多国语言、有善意和执行力的中国孩子!
他们可以将困难转变成机遇,不埋怨咒骂,而是消除误解,将世界连在一起。
精彩回顾:
想知道黄瑞杰同学在骑行4000公里时发生的各种奇闻趣事吗?赶紧戳下方回顾吧↓
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下方图片观看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视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