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
“哈佛招生歧视亚裔”
案件,于美东时间10月15日上午10点,在波士顿的美联邦地区法院开庭审理。这起案件从2014年发展至今,
已经成为美国“平权法案”长久争论以来的又一里程碑


图源:Charles Krupa
“大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简称SFFA)代表美国亚裔申请者,控告哈佛大学非法参与
“种族平衡”
活动。人为限制该校亚裔学生的数量的行为侵犯了亚裔学生的人权。

庭审当天,原告代理律师Adam K. Mortara在法庭上重申了统计数据分析,哈佛大学给亚裔申请者在“个人品质”这一项目(包括领导力和同情心)上打的分数,低于其他族裔。而这一评分是导致学生是否能够录取的关键。
Mortara还说:“哈佛一直以来,都在故意歧视美国亚裔”。且哈佛很早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却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图源:纽约时报
对于这个说法,哈佛大学并不买账。
哈佛代理律师William F. Lee否认学校对美国亚裔或者对任何一个族裔有歧视。“无论申请者的背景如何,哈佛的大门都向他们打开”。“哈佛大学从不会将一个申请者的种族视为一个人的负面因素,如果说种族确实在申请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的话,那也只会帮助学生获得录取机会。”
“学生被录取的原因决不是种族,种族从来不是学生被拒绝的原因。”
图源:Harvard  Magazine
这场案件至少会持续三周,由波士顿联邦地方法院法官Allison D. Burroughs最终判决。预计2019年才会发布。
但是据专家表示,无论最终裁决如何,败诉的一方都可能会提起上诉,交由最高法院审理。
"哈佛亚裔歧视案"是以“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为法律依据。
那么,何为“平权法案”呢?
“平权法案”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左翼思潮认为“谁成绩好谁有权优先升学”的思想对“少数族裔”(黑人、拉丁裔等“部分少数民族”)不公平,因此该“适当照顾”这些弱势群体。
1961年,肯尼迪总统签署了《第10925号行政令》(即“平权法案”),规定政府以及政府承包商在招聘雇员时,不得考虑申请人的种族、信仰、肤色等因素。这是平权法案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随后便被历届总统不断扩大。
图源:凤凰网
1965年,约翰逊总统发起了在大学招生、政府招标等情况下,照顾少数民族、女性等弱势群体的行动,以保障他们不会在教育及工作方面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据专家表示,“平权法案”政策理念不在于防止公共领域的歧视问题,而在于解决由历史问题导致的各族裔间资源分配极其不均的问题。
在美国的社会中,非裔西裔等少数族裔确实在获得更高的教育资源时处于劣势。因此,平权法案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其优势。
如,促进教育公平;令少数族裔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激励更多少数族裔学生去追求高等教育;以及提升校园的文化多样性
图源:Above the Law
但是,“平权法案”一直以来也备受争议。
2011年,奥巴马总统决定扩大“平权法案”在高等教育上的影响。在其执政期间,司法部及教育部在2011年及2016年建议学校在招生时考虑种族因素,以促进校园的多元化
但是这一建议,引发了白人和亚裔的反弹。许多人认为,“平权法案”造成了逆向歧视。
“平权法案”看似有利于所有少数族裔,但是因为亚裔学生的成绩普遍偏高,会挤掉其他少数族裔的名额。因此,为了保证学校的多元化,亚裔学生申请名校的门槛便会比其他族裔的高。
比如,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中,亚裔录取者的SAT成绩需要比白人、西裔、非裔的成绩分别高出50、235、280分;在哈佛大学的录取中,亚裔需要比白人、西裔、非裔分别高出140、270、450分。
图源:Vox
而且,即便是亚裔取得了相当高的分数,也可能会败在“个人品质”这个非常主观的评分上。
所以,这次“哈佛招生歧视亚裔”案表面上是在说亚裔在录取过程中被校方歧视,实际上是探究“平权法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忽视了亚裔的存在;是否本身存在“不公平”。

星期天,数百名示威者在波士顿的科普利广场聚集以抗议哈佛大学的招生政策,其中有人高举标语:“我是亚裔美国人,我也有一个美国梦。”
图源:New York Times
与此同时,有大约一百名平权法案的支持者在马萨诸塞州剑桥市举行游行,他们大多是哈佛大学的学生或者教职员工。他们手举横幅,上面赫然上写着:“亚洲人不会成为你白人至上的工具。”
图源:New York Times
这两场游行集会仅仅相隔三英里,但却代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识形态。即使同为亚裔,大家对于哈佛大学多年来招生政策是否歧视亚裔这件事情上,持有明显不同的看法
一些早年移民美国的老华人认为,哈佛大学的录取标准对亚裔学生有着明显的歧视。这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将他们多年来勤勤恳恳经营的美国梦打的粉碎
图源:The Harvard Crimson

一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的老华侨表示,种族不应该是大学申请过程中一个考量因素。他举了一个例子,在NBA篮球比赛中,所有球员的选拔都是根据能力,没人在乎球员们的族裔。
大学申请也应该是一样的,看中每位申请者的能力,而不是族
图源:New York Times
但另一方面,一些年轻的第二代亚裔移民却认为,哈佛大学的招生政策是合理的。这些支持者大多是哈佛的学生,他们已经半只脚迈入了美国精英阶层。这些人表示支持哈佛大学全面(holistic)的录取政策,因为这样的录取政策能够保证各个族裔在教育面前有着同样的机会,平权法案保证了哈佛大学学生的多样性(Diversity
图源:CBS Boston
支持者普遍认为,此类针对哈佛大学的诉讼案,表面上是为亚裔发声,但实际上是白人之上主义在教育领域掀起的浪潮,亚裔不过是这场对抗中的工具而已
图源:CBS Boston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当天支持者集会上最热烈的掌声之一来自22岁的Jacob Verrey, 他是哈佛大学的在校生。在演讲中他高喊道,“肤色并不能代替你自己的故事。”
事实表明,亚裔申请人作为一个大的群体,在申请的过程中学术方面的得分要远远高于其他种族申请人,但是亚裔所获得的“个人评分(personalrating)”却是最低的。
导致低分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哈佛录取办公室对于亚裔的“刻板印象”。
图源:Momentous Institute

一位哈佛大学的亚裔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哈佛大学的录取政策确实有歧视亚裔的嫌疑,并且这可能也会伤害到她自己的权益,但是她依旧支持平权法案以及哈佛大学录取政策。“作为一个收这种刻板印象所影响的人,我认为坚守人格是十分重要的,不能为了自己受益就让别的种族的申请者受到打压,”她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目前此案还在审理过程中,日报会持续跟进,并第一时间为读者提供消息。

re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education/2018/10/15/harvard-admissions-goes-trial-university-faces-claim-bias-against-asian-americans/?utm_term=.7962d94c7086
https://www.nytimes.com/2018/10/14/us/harvard-protest-affirmative-action.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29003
👇微信改版了,记得给日报君加星标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