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注于跨境在线职场课程开发 ☆

今年8月底从美国研究生毕业回国的张同学,在秋招季投了70多份简历后,等来了两个不太满意的offer,和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调剂”——HR问她,是否愿意给地产公司老板的女儿当家庭教师。
“回国前没想到竞争那么激烈,面试时才发现,80%都是海归和研究生。”留学经历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优势,张同学开始反思,自己准备得是否足够充分。
而正在美国留学的杨同学已经在准备找自己的第六份长期实习了。她发现身边留学生选择回国的比例增加,留学身份的“含金量”已不比从前,希望不断“加码”积累经验,为未来回国增加优势。
我国正迎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
教育部数据显示,40年来,共有313.5万名留学人员回国。2017年,我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48万余人,创历史新高,2012年这一数字仅为27万人。
在归国大潮下,海归们头顶的光环逐渐减淡,激烈的竞争带来落差和迷茫,但回国发展依然是不少海外留学生的选择。
一些人开始反思留学生“水土不服”、眼高手低等以往被诟病的缺点,努力扩大优势。
秋招:竞争激烈,“海归一抓一大把”
今年7月,赵同学回国了,在美国读研两年后,他回国的第一件事就是约本科已经就业的同学吃饭,为即将到来的秋招做准备。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年和自己一起走出校门的同学,已经发生让他“想象不到的变化”,“谈起工作和求职,他们都很有职场人的感觉,也挺成熟的。”甚至已经有同学在短短两年里,升到了小主管职位。
相比他们,赵同学觉得自己还是刚出校门的“小毛孩”。
赵同学的父母都是高中教师,母亲教授英语,父亲教授化学。2012年高考前,父母已经有意向送他出国,“当时出国还是很流行的,特别是教师家的孩子,很多高中一毕业就送出去了。”后来赵同学因为身体问题,留在国内读本科。
从大二开始,赵同学正式为留学做准备,考托福、选学校,甚至母亲还教他做饭。2016年,赵同学前往美国攻读研究生。
当时的他已经感受到“海归越来越多”。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在赵同学出国的这一年年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经达到了265.11万人,而当年就有43.25万留学人员回国,比2012年增长超过58%。
到达美国后,赵同学也发现身边有不少留学生都表达了回国想法,“有的已经工作了几年,有的是和我一样刚来的,觉得国内前景更好。”
大量留学生归国带来的激烈竞争,让赵同学感到了焦虑。今年毕业后,赵同学踏上了回国的航班。
而9、10月的秋招季也一如他的预料。“相比于海外留学生,用人单位其实更喜欢国内名校研究生,而且面试的时候海归一抓一大把。”
一知名地产公司HR称,在今年的秋招里,有一半求职者的简历都有海外学习经历,“有的是交换生、双学位,有的是研究生留学、本科留学。”
海归对于企业而言已经不再稀奇。
在投递了17个简历后,赵同学有3个面试进入了最后一轮,最终拿到了两个offer,在他看来,已经高于“找不到工作”的预期,尽管两个offer都不太让自己和父母满意,“觉得工资比较低,最高给到税前9000,税后就五六千吧。”
如今赵同学已经决定接受其中一家公司,“总不能在家闲置着,有工作才有机会上升。”
预期:不纠结工资,“看的是长远发展”
刚回国的Sara始终不想“太屈就”。
Sara本科毕业于上海一知名高校,又在美国排名TOP30的高校攻读了研究生,此前还有过5份实习经历,她对今年的秋招充满期望。
她觉得在“喜欢的工作和令人满意的薪水”之间,至少要有一个,而自己拿到的两个offer,都不太符合。趁着秋招的尾声,她赶紧又投了一波新的简历。校招加上社招,她已经投了70多份简历。
然而在求职时,Sara才发现竞争者80%都是海归和研究生,“因为海归的求职目标都比较一致,都是一些大公司。很多巨头公司直接在简历关就把我给淘汰掉了,像可口可乐这种。”而小公司则以“你太优秀,我们怕留不住”为由拒绝了她。
11月13日,接近秋招尾声,Sara只拿到了1个offer。与此同时,有一家她面试时感觉不错的地产公司HR给她打来了电话,问她是否愿意调剂到一个特殊的岗位——给老板女儿当家庭教师,一份长期且全职的职业,并且可以居住在“老板”家隔壁的别墅。
“我当时就满脑子的问号,但她说她老板只要复旦或交大的研究生,应聘者中只有我一个人符合这个要求。”Sara婉拒了这个“调剂”后,被告知她申请的营销管理岗位也“没戏了”。
此后,Sara又收到了一个offer,但先后提供offer的两家公司一个地点在外地,一个工资太低,她都不太满意。在反复面试、等待结果的过程中,Sara对工作的预期也开始降低,“之前只看着大公司,现在会开始投一些小公司,还有创业公司,对工资也没那么纠结了,如果是我喜欢的工作,我可以降低我的薪水预期。
第二位卢同学,在回国两个月后,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和生活,调整好了心态。
1994年出生的他,不仅在美国完成了本科学业,也成立了家庭。在读本科时,卢同学一直在不同酒店实习,积累了近三年的实习经验,还没毕业就拿到了美国一家全球知名品牌酒店的offer。
在工作一年后,他和妻子做出了回国发展的决定。“还是继续从事酒店业,当时计划的是,经理级别以下的都不接受,因为我在美国已经是主管职位了。
然而现实还是让他有些失望,尽管不少公司都投来了橄榄枝,但职位却不如预期。甚至有一家酒店人事部门直接告诉他:全市我都敢打包票,没有一家酒店可以让你从主管做起。
最终,他在所在城市选择了(美国工作)同集团下的另一家知名品牌酒店,对方承诺他小半年内可以升到经理级别。
而对于工资,卢同学并不抱很高的预期。“回国前了解过。”他说,在国外有过工作经验的人,常常会忍不住用美国工资乘以人民币汇率,然后和回国后的工资进行对比。而他“很明智的不去转化汇率”,要不然就会有很大落差。他坦言,在美国的工资是如今工资的三倍多。
对收入预期的落差,存在于大多数海归身上。
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认为收入高于甚至远高于的预期的海归不足1%,而认为收入低于预期和远低于预期的海归占比80%,2017年该比例为69%。
加码:积累优势,拒绝眼高手低
进入研究生课程的最后一个学年,杨同学已经在准备找自己的第六份长期实习了。
在留学低龄化的趋势下,2012年,杨同学高中毕业后就前往美国就读本科,现在是在留学的第六年。在国外的时间越长,她对未来一定要回国的想法就越是清晰。
留学的这几年,杨同学发现不仅留学生选择回国的比例在增加,身边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学习中文。“像我们专业需要选修一门外语,学校就只提供两门外语,一门是西班牙语,一门就是中文。”而杨同学身边大多数美国“小伙伴”或其他国家同学,都选择了中文作为选修外语。还有一些美国同学和她表达了未来想去亚洲工作的想法。
“国内发展好,工作机会多。”已经成为不少海外留学生们的共识。
但对目前国内海归的求职情况,杨同学心里也很明白。“现在留学生那么多,含金量肯定不如从前。而且专业不是工科就是商科,很雷同,说实话,并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一个留过学的人来工作,相比而言,国内毕业的学生可能更接地气,也更适合。
此外,杨同学也意识到,自己本科阶段就出国留学,在国内找工作几乎没有任何人脉资源,“如果我一毕业就立刻回去,是真的没什么求职优势。”
基于这些考量,杨同学决定毕业后,先在美国实习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回国找工作。
这也是很多留学生为回国求职“加码”的方式之一。
《2018年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海外工作经验分布情况方面,海归群体中有近七成具有一定的海外工作经验。其中,具有“1-3年以下”海外工作经验的占比23%,与2017年相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而拥有“3-6”年较长海外工作经验者占比11%,较2017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但这个“路径”也并不一定能成功。
为了可以顺利在国外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杨同学从本科阶段就开始不停的找各种实习。本科毕业后,她也没有马上开始研究生学业,而是选择了“间隔年”,推迟一年入学,而这一年则在上海一家外企进行全职实习。
临近毕业还有一年的时间,杨同学已经在国内外共积累了5份实习经历,其中有两份都是长达半年的“大实习”。她目前正在继续筹备自己毕业前的第六份实习。
支招:扬长避短,正确评估自身实力
通过以上几位同学的案例,我们会发现,实习经历的含金量和匹配度,成为了HR们在招聘时的重要考量指标。
还有部分海归,因为不了解国内的招聘时间,而错过了最佳招聘机会。相比于国内毕业生,海归往往比较缺少求职信息源,像国内不仅有宣讲会,还可以找导师推荐,师兄师姐内推等。而留学生只能靠自己搜集招聘信息,有的出国比较早,或者忙于毕业论文,还会错过秋招或春招。
当然还有海归的独立和创新能力。留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突然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下,能够快速适应,并且独立生存,是一种很珍贵的能力。企业希望求职者能够快速适应陌生环境,并且把自己的工作做得优秀。
但对于出国后并没有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和圈子,而选择和中国留学生“抱团”,继续生活在舒适圈的海归,则一定不会是大公司想要的海归人才。
针对这些优缺点,海胆给留学生们的建议是“扬长避短”。
J是法学博士,他或许能帮助大家,海胆构建了一个H1B的实战营,第一次开展一对一的导师服务:
*来自网络整合发稿,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喜欢别忘了点赞和分享哦!
↓ 🔥进入海胆学院  H1B新政解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