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会选谁?”
 “爸爸妈妈”
作者 | 一青 
<妈妈网 原创作者>
前几天,我去参加朋友儿子的生日party,吹蜡烛时,孩子许愿说:
“我希望,爸爸妈妈可以经常陪我一起吃饭。”
短短的一句话,让在场的大人,心里五味杂陈。
一方面被感动,孩子果然是天使,一点也不现实,比起礼物,还是爸妈最重要
而另一方面,却觉得扎心,从何时起,和爸妈一起吃饭这种小事,竟成了孩子的心愿
1
一起吃饭,让孩子感受家的温暖
亲子漫画家“粥悦悦”说:“吃饭这事,看起来足够平常,平常到日日都有,也正是因为如此平常才容易让人忽略
又正是这种平常的日常,才构建出一个家的氛围,一个孩子未来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家人,对爱,对生命的意识。”
有电视台做过一个采访,如果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会选谁?这个人无论在世或已故都行。
在场的父母听到这个问题,都很兴奋,在脑海里拼命搜素自己最喜欢的名人,然后兴高采烈地说出他的名字。
最后,所有家长都选择了和历史名人吃饭。
但孩子的选择是:
“希望和全家人,整个大家庭一起吃”
“爸爸和妈妈”
“家人”
“一定要是名人吗?可以是家人吗?”
那一刻,听到这些答案的父母纷纷落泪。
可见,在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高于一切
儿童教育专家小巫在《接纳孩子》一书中曾说:“孩子需要父母多花时间陪伴,关注孩子心灵成长的需要。”
想起闺蜜说自己是丁克主义,可每次来我家,总喜欢和我女儿玩在一起,难舍难分。
有次我实在忍不住,催她也赶紧生一个。
她却表示,“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爸妈能回家陪我吃饭,但直到他们离婚,我都没有如愿。
现在我天南海北地飞,如果生了孩子,我肯定也没有时间陪他吃饭。我不想孩子和小时候的我一样,天天伸长脖子盼父母。
在“2018年儿童幸福感”的调查中,儿童自评生活满意度平均分仅为79.2分,而且年龄越大,满意度越低
而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就是和爸妈吃饭的次数太少,有时一周仅一次。
孩子们认为,餐桌时光,除了享受美食,最重要的,是进行亲子交流,这是最高效的陪伴,更是他们对幸福,最真实的感知。
陪孩子一起吃饭,不仅会让他们拥有足够的归属感和存在感;更重要的是,作为父母,我们在餐桌上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成为他们的启蒙教育。 
2
餐桌,是家人交心的好场所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餐桌的距离就是心灵的距离
给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财务自由,不如为孩子用心准备一顿家常饭。别让孩子身在家中,心却在流浪。
在中国,成年人都喜欢在饭桌上谈论事情,其实小孩也一样。
平时正儿八经地问孩子在学校过得怎样,他也许不会回答。
但吃饭时,父母聊聊自己的工作,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孩子往往就会把在学校发生的事、自己的想法、困惑一股脑倒出来。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在孩子小的时候,都是自己照顾孩子,从没请过一个工人。
做饭、陪孩子用餐,她都没有缺席过。
林郑月娥说:“平时自己要忙工作、孩子们忙学习,只有餐桌能让一家人聚在一起、坐下来,好好地聊聊天。
在餐桌上,我会说说自己最近的工作和生活,孩子也会和我聊学校的生活。
我们通过餐桌了解彼此的近况,并因此更加理解对方
现在,她的两个儿子,都毕业于剑桥大学,而且都和妈妈关系特别好。
同样是政坛名人,撒切尔夫人在这件事上的做法,却与之相反。
生下龙凤双胞胎后,还没半个月,她就离开家庭投入政坛。
在竞选首相期间,撒切尔夫人每天7点起床,忙到次日深夜2、3点才休息,除此之外还要去全国各地演讲。
她根本无暇照顾孩子,更别说陪孩子吃饭了。
女儿卡罗尔成年后,面对撒切尔夫人对亲情的渴望,她说:
母亲不应过于期待成年的子女不时回家看她,家人不在身边的日子谁都经历过,我们年幼时也总见不到母亲。
可见,这就是女儿,对于母亲缺席自己童年生活的委屈控诉。
而儿子马克成年后是一个花花公子,经常闯祸,需要撒切尔夫人给他收拾烂摊子。在撒切尔夫人晚年,更是很少去看望母亲。
后来,撒切尔夫人也坦言:“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绝不会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地代价。
这位世界闻名的铁娘子,虽叱咤政坛多年,但到了晚年却十分凄凉,即便有一双儿女,却无人陪伴,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走完余生。
不一样的餐桌时光,收获两种不同的家庭和亲情。
我们常说,餐桌是交心的最好场所。正如科学研究发现,人在进餐时,大脑会分泌一种让人心情愉快的物质,进餐时也是人最放松、最没有防御能力的时候。
这个时候,人最容易敞开心扉,透露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
因此,在餐桌上,和孩子聊聊天,说说各自一天的经历,互相打趣对方,一边吃一边笑,父母和孩子之间就在那不经意间,走进了对方的心灵最深处,分享彼此的快乐和压力。
3
餐桌时光,是最好的教养课堂
哈佛心理学家斯坦纳•阿黛尔认为,晚餐时间是“传统的语言实验室”,餐桌是我们学到很多东西的地方
在综艺节目《萌仔萌萌宅》里,叶一茜和张歆艺一起包饺子。小孩子们都眼巴巴地望着饺子,感觉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好不容易饺子煮熟了,孩子们都开始涌动,争着要第一个吃饺子。
叶一茜夹了个饺子,绕过伸长脖子的孩子们,先送进了张歆艺的嘴里,然后又夹了个饺子给袁弘。
最后,叶一茜才夹饺子给孩子们吃。
在这个饭桌上,叶一茜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孩子们长幼有序、节约粮食、懂得分享。
广州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学生一周内和父母一起吃饭的次数与其行为偏差行为呈负相关,即一周内和父母一起吃饭的次数越多,其偏差行为越少。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吃相,就是他的教养。
上周我去参加宴席,刚上菜时,大家都没动筷子。
突然,旁边一个5岁左右的小男孩,直接就上手抓菜。
令人惊讶的是,孩子妈妈并没有阻止,还笑着说:“哎呀,小心点,别烫到手,想吃妈妈给你夹。
菜上齐之后,他不是用筷子蘸各种菜盘里的汤汁尝味道,就是不停地在盘子翻来翻去,还一定要把爱吃的菜,转到自己面前不动……
过程中,男孩妈妈则不停地跟人夸耀,自己儿子学的东西有多少、成绩有多好。
宴席还没结束,小男孩吃饱了,不管不顾地吵着要先走。等母子两离开后,大家纷纷摇头,眼神中充满了嫌弃和鄙夷。
虽然吃是本能,可“吃相”却是家庭长期熏陶的结果。用餐时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足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如何。
如果父母只关注孩子的食量,却忽略教养,那成绩再好,未来也会因此摔跤。
餐桌,是最好的课堂。在餐桌上,父母可以言传身教,告诉孩子用餐礼仪、做人道理、为人处世的道理……
那些规矩和教养,不仅是孩子在一餐一饭中,培养出的礼仪;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细小的行为,他们可以明白,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与世界相处。
把教养刻在孩子的骨子里,他会变得更加自信,更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4
一起吃饭,珍惜最特别的亲子时光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岛,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可现实的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短。既然如此,父母就更该珍惜餐桌时光,陪孩子好好吃饭。
想要将短短的几十分钟餐桌时光,变成特别的亲子时间。
我们除了可以聊天、教规矩,更重要的是,可以相互致谢。
就像日本人,会在吃饭时说谢谢款待,犹太人吃饭前会做祷告一样,虽然只是小小的仪式,但感恩无处不在。
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吃饭时,去感谢家人。不过这里的感谢,要具体到某件事上,例如“谢谢老公今天给我买的花,我非常喜欢”、“谢谢儿子今天帮我把菜端到桌子上”……
付出一旦被看见,就能得到价值感和存在感的满足,家庭氛围自然会变好。
有人说,一家人彼此相爱,最期待的一点,就是夜幕降临,昏黄的一盏灯光下,彼此坐下来,就着热腾腾的饭菜,吞咽尽一天的辛苦奔波。
对于孩子而言,这顿饭不仅是被陪伴的幸福,也是对成长最大的帮助。
因为,和父母一起吃的每顿饭里,都藏着孩子未来的模样。
互动
家长们,今天周五啦
赶紧回家与孩子共进晚餐吧!
餐桌之上,
你与孩子都发生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儿?
欢迎分享给大家,
我们一起相互学习,成为更好的爸妈吧!
● End 
作者简介:一青,两个男孩宝妈,喜欢钻研儿童心理学、育儿书籍,育己育儿也育人。
推荐阅读
优妈有话说 
有些妈妈因为时间原因,不一定能及时看到我们的推送,为了能让喜欢优妈的粉丝们第一时间看到优妈推送的文章,恳请各位小伙伴们动动纤纤玉指,为优妈设上星标(如下图的操作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