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档非工作时间的访谈节目
可能在休闲会所、深夜酒吧、健身休闲馆
在这里
你将看到行业大咖的多面人生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撞思想火花
本期对话的嘉宾是
国际学校理事会秘书长 曹红
VS
《留学》杂志
       子琛                  南风               白泽
您在2017年的时候选择从留学行业转到国际学校领域工作,当时有什么契机吗?
我之前在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工作。那个时候理事会与协会是合作伙伴,在两个平台的合作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纷繁复杂的细节,可能团队中某个工作人员的不专业,就会造成资源对接或者未来合作出现隐患。当时为了促成合作,我全身心地投入了进来。
国际学校最初的发展,与十几、二十几年前留学行业发展初期很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当时这个行业有很多新的东西、新的思路、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人员进来。行业协会可以看到很多留学行业中的问题,其中有一部分问题是可以在上游阶段避免的。我带着这些问题来到国际学校这个领域中工作,可能会帮助这个领域发现一些他们在日常中难以发现的问题。因为有些问题是不会当时显现的,事后看到也很难追本溯源。例如学生在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发现的。早点发现,在上游及时采取措施,是可以避免一部分问题的发生的。
结合您的工作经历,您对国际学校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我觉得我们国际学校未来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教学团队“闭门造车”,扎扎实实做教学,研究学生、教材、课本,研究人接受知识的方法和习惯,这些东西是特别花精力的,有时候是很烧心、烧脑的。而学校高层如校董、校长、执行校长等应该走出去,不谈情怀、战略,就是务实地谈问题,分享问题,解决问题。
对比国内的教育现状,您觉得国外高校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最近一所美国的大学因为学生造假开除了三个学生。客观来讲,是学生做的不对,但大学表示不再追究机构输送的学生学历造假或者学习材料造假的问题,而是回头研究学校要采取怎样的措施,可以让在校生意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其次,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学校该如何规避风险。我觉得这就是教育的本质——追本溯源。这个大学很厉害,它研究的是人的本性,同时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如果有孩子自己不慎撞到桌子,家长只会斥责桌子。这样孩子就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是环境的问题。现在所有的学校、家长都在想,如何研制出一种不会碰到孩子的桌腿,而不去研究孩子在这碰到桌腿怎么躲避,在那碰到电线杆又怎么躲避。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木讷而有惰性、缺少思考力、应变力、执行力和反应力,不会主动躲开危险。这样的思维方式教育是背离人性的,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可能还不自知。在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孩子需要学会对自己负责,自己解决问题。
您是如何定位培训机构和学校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的?
首先,留学不是留学机构的事,是学生自己的事。很多孩子能够申请到学校、拿到优质offer,是因为学生自身就优秀。机构找一条路,你可以顺着走,这条不行,其实换一条也能成功。现在很多社会舆论容易给孩子和家长造成一种误区,仿佛学生的成绩是留学机构的功劳,这对孩子和家长是很不公平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自己在孩子留学这件事上参与度不够,导致后面孩子走了很多弯路,于是家长开始思考:是不是自己应该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很正向的趋势。
国际学校也存在这个问题。家长、孩子都想上名校,似乎能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学校的老师、品牌、规模等等,不是孩子自己,于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外部的东西上。这需要国际学校在宣传自己,或在跟家长、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本质,学生的目的、目标、需求和自身的个人条件。学生和家长也要考虑,学校怎样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让自己进步,而不是将自己全部交给学校。
您是如何看待家长重视“择校标准”这件事的?
教育很难标准化,根本上是因为每个个体是不一样的。在每个学生都不同的情况下,完全遵循标准化成长是不可能的。成功的标准不只是马云,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而且是可以平行存在的。很多家长青睐名校,但需要注意的是名校的排名有很多种,有综合排名、专业排名等。大家在择校时需要多方考虑,而不只是只看学校的综合排名。
同时,家长和学生在做选择的时候,不应单看升学与评价。教书育人,当然是学校的责任,但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它也关乎到一个人的个性成长和自我定位,这就是学生本人、家长甚至家庭都需要共同关注的事情。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功的人是自己掌握命运,掌握未来的。标准化是省事的办法,但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是关乎人性,个人定位的认知。
对比留学,您觉得国际学校有哪些优势?
相比之下,国际学校主要有三个好处。
第一,孩子不用远离父母,尤其是低龄的学生,父母可以更多监督和参与孩子的成长。
第二,国际学校可以提供国际化的环境,同时学生和老师还可以讲中文,这样学生有一个缓和时间,不会马上进入到一个特别陌生的环境里。
第三是非常重要的——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实现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与积累。孩子对粽子的认识、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其实在童年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春节放的鞭炮,家庭的亲情和温暖,实际上都是在童年积累的一种情感意识和情感认知,这个就是我们文化的根基。相比留学,国际学校更有利于学生自我文化认知的形成。现在很多国际学校中都开设了国学班,这对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是很重要的。在国外环境,一个中国人没有外国人了解自己的国家,怎么能做到民族自信呢?
对于想选择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您有哪些建议?
第一,学生需要明确目标: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学生如果想在国际化环境中学习,通过区别于公立学校的多元文化提升自己的背景,可以选择国际学校。学生选择时要细致深入地评估,更多从自身情况出发,而不是只根据学校表面情况选择。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父母协助,从成人视角给出长远的分析。”
第二,实地考察非常重要。在开放日,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实地考察,非开放日也可以去,客观看一下学校,做好对比。教育不是短时间消费,而是长时间学习,家长和学生都需要了解,其实有很多优秀的国际学校可以选择。
第三,看学校使用的教材和课程设置,落实到书面上,看它的知识结构、考点、每一堂课学的内容。家长在选择时可以看孩子未来3-6年将会使用的教材,与公立学校的教材对比,看这些教材和课程对孩子未来是不是有帮助。
本期《留学》三缺一就到这里
是不是意犹未尽?
继续关注我们
《留学》三缺一等你来碰杯!
1
END
1
《留学》三缺一话教育:国际化教育,从校长抓起!
游学| 这个寒假,给你一份高品质的国际交流之旅 !
光明人物系列之(七)| 新加坡的“小”与“大” , “小”在国土与人口,“大”在多元与卓越
光明人物系列之(六)| 平凡如你,也可以与名校握手  ——专访北京师说国际教育CEO唐博
八大藤校早申录取结果全放榜!哈佛大学亚裔录取率竟提升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