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4544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太多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写过一句话:
思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心智更自由。
什么意思呢?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想控制和主宰我们,试图抢占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产生欲望、驱动,让我们疲于奔命,随着人流奔涌,去追逐某些被外界灌输和人为设定的东西。
所以,什么才是「好」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标准。但它一定有一些共性 —— 比如安静,平和,专注,以及最重要的:自由。
自由是什么?意味着认识自己,认识外界,知道哪些是被灌输的,哪些是真正想要的,哪些是需要反省的,哪些是可以追求的。
某种程度上讲,你对心智的掌控程度,就决定了你对生活的幸福感 —— 是被外界所驱赶、引诱,还是牢牢将生活攥在手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真正为你自己而活着?
如同我在 如何应对世界的复杂性?一套高效的自救指南 中所强调的:抓住自己的「主体性」,让外物来依附你、帮助你、构成你,不让自己在追逐中迷失。
这就是幸福的来源。它无关于富足、优越、成功,而是着眼于当下,真切地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以及,与世界和他人的联结。
所以今天,不讲长篇大论,我想分享几个自己在用的技巧,帮助你更好地实现心智自由,找到满足感和幸福感。
1. 5分钟给予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的鸡汤:给予比接受更好。这是真的。近几十年来的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对别人给予不求回报的馈赠,是让生活变得更明亮的最好方式。
哈佛商学院的一份报告指出:当我们对他人表现出慷慨、热情和友好时,我们会得到强有力的情感奖励。这种幸福感会超过绝大多数其他行动。
这种情感奖励在什么情况下最为强烈呢?当我们的馈赠,得到及时有效的回报 —— 亦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联结(Social Connection)时,回报是最高的。
这可以解释像 Quora、知乎这样的社区存在的根基。为什么许多人愿意不求回报地在上面写东西?原因就在于,它们提供了非常短的反馈路径:
你写出来的东西,马上就能被人看到,如果真的对人有帮助,你会收获真诚的感谢和赞扬。这种反馈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动力。
反过来,为什么捐款不能产生同样的后果?就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反馈」,从而无法建立社会联结。
14年初,我开始在知乎写文章。那时,刚好处于职业的瓶颈期,每天做着按部就班的工作,没有激情,也缺乏挑战。就是靠着在知乎上的良好反馈,才让自己能够踏踏实实坚持下来。
包括我16年中开始写公众号,其实也是一样的:看到读者真诚的「谢谢」,就会感到充满动力。
所以我的公众号从来都不接广告,也一直坚持在写,原因无非就是如此。
同样,为什么现在许多人离开知乎,不写东西了?其实未必是没有物质回报,而是因为,现在写东西,收获的不再是「谢谢」,而是各种挑刺、抬杠、阴阳怪气……那还有什么动力写下去呢?
沃顿商学院教授 Adam Grant 提出了一个「5分钟给予」的方法。他认为:每天只需要用5分钟时间,去帮助别人,不求任何回报,就能够为你带来持久而有效的幸福感。
如何践行「5分钟给予」呢?有个小建议给你参考: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社群,每天花5分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所学。
这个社群,可以是像知乎、豆瓣这样的公开社区,在上面回答问题、撰写书评影评,也可以是微信群、QQ群,每天分享一些自己的工作心得和所思所想。
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 —— 那会令你失去自主性,为了别人而活着。
大概5-10分钟就可以了,简洁一些,门槛低一些,这样才能持久。
同样,如果你见到别人的分享,觉得对你有帮助、有价值,不妨给他一个反馈,告诉他:谢谢你,你的分享对我很有用。
这是一个双赢的做法,它可以带来一连串的良性循环,激发每个人的分享和交流。
2. 关注焦点领域
我在 这四个思维陷阱,使我们裹足不前 中,提到过两个概念:关注圈和影响圈。
不少读者希望多说一点。其实这两个概念,来自史蒂芬·柯维。他认为,每个人生活中所关注的东西,都可以放到这两个圈里面:
影响圈里的,是你所能施加干预、造成改变的「内因」;
而关注圈里面的,是你只能被动接受,无法改变的「外因」。
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就是因为我们过于关注「外因」—— 但它们本质上又是无法改变的。这样,就会导致遭受无意义的压力,产生焦虑、沮丧和自暴自弃。
举个例子:这阵子公众号阅读量下滑,我思考了一下,有相当一部分「外因」是什么呢?许多人都不看公众号了(从行业数据可以看出来)。那么,过度关注这一点,就是没有意义的 —— 我再厉害,也不可能让不看公众号的人,重新回来看公众号。
那么,我能做的是什么呢?就是兢兢业业写好每一篇文章,更加深入地思考读者的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或者做一些活动、运营,让它切实产生价值 —— 这就是我能改变的「内因」。
在这个基础上,时间管理专家 Russel Bishop 又提出了「三同心圆分析」:他把我们工作上所有的障碍,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控制、影响和应对。
最内环是控制,就是你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改变、操纵的;
中间一圈是影响,就是你可以通过跟别人交涉,来间接达到和实现的;
最外围是应对,就是你无法干预,只能想办法应对、减少风险和损失的。
其实,不仅仅是工作,我们的生活、学习中,都可以用这套分析方法去分析。
不妨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
1)哪些事情是我能改变的?我可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
2)哪些事情我能请求别人帮忙?我可以如何提供资源和价值?
3)哪些事情是不可控的?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它们?
如果你在生活中,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关注焦点,不为那些无法改变、无法干预的事物操心,你会发现,许多压力都会烟消云散。
3. 建立「兴趣部落」
几年前,我还在上班的时候,跟几个朋友建了一个小群,群里就我们5个人。
这个群用来做什么呢?是用来分享交流所得,彼此进行「商业互吹」,以及提供喘息空间的。
我们几个人,正巧都在不同的行业上班。我在互联网创业公司,一个在IT巨头,一个在媒体,一个在金融,一个在外企咨询,因此,每天都会接触海量的、不同的资讯。每当我们看到有趣的东西,就直接往群里一丢,分享给其他人。
包括什么东西呢?有趣的案例,值得留意的新闻,行业的数据、解读,最近读了什么书,跟哪些企业家和创业者聊了什么内容,甚至包括政策的动向……诸如此类。
后来,大家又经辗转,身份变了一些,又因为创业太忙,群就沉寂起起来,只是很偶尔在里面冒泡了。
但我仍然极其推荐这个做法:跟三五位知己,建立一个「兴趣部落」,交流你们平时看到、想到的东西。既可以互相打气鼓劲,又能带来大量的新鲜刺激。
如果你们恰巧在不同行业,关注不同的领域,那就更有意思了。很多时候,这些不同领域的碎片碰撞起来,会产生很有价值的火花。
这跟第一点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 你可以把这当成一个分享的渠道,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你的社会联结和反馈。
同样,未必只要5个人,可以是8人、10人……但人也不要太多。最好是彼此都很熟,关系紧密,能够互相信任,又不会造成吵闹和打扰。
它跟「打卡群」的区别在于:不是把它当做一个打卡和督促的工具,而是真的变成一个紧密团结的小圈子,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关注彼此。去深入理解,交流,互动和扶持成长。
试一试,拉个小群,每天聊聊自己的成长,互相打气鼓劲,你会有一种强烈的「被需要感」。
4. 学习新东西
INC 的创始人 Marcel Schwantes 说:他每天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邀请一个人,请他喝咖啡,聊20分钟的时间,从他那里接触和学习全新的内容。
这几年以来,尤其是创业之后,尽管我是一个极其内向的人,但也在有意识地践行这一点:想办法接触更多的同行、创业者,跟他们聊彼此行业的进展、尝试,了解别人都在做什么、想什么。
通过这种途径,的确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但更重要的是,不仅仅是认识了朋友,而是通过交流和聊天,我拓宽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渠道和方式。
我可以了解到:同样一个行业,在我眼里,在别人眼里,有哪些共性和区别;同样一个趋势,我能想到什么,别人会想到什么。
以及,在我所不知道、看不到的地方,都有着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有人在做着什么样的尝试,他有过哪些经验,趟过什么样的坑。
这些收获,都是靠我一个人的视角,永远无法达到的。
如果你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和时间,去跟不同的人接触,那么,可以先从「学习新领域」开始。
每天给自己半小时到一小时,看几页书,读几篇文章,最好是广泛涉猎,去接触不同领域的范式,了解它们在研究什么,如何研究,有什么成果。
如果可以,试着从中去找出共性,把这些知识碎片联结起来,构成一张网。
它们会极大地拓宽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会发现,许多你困惑已久的问题,其实在不同领域,可能早已有人做出过思考和探讨。
你会发现,我许多文章中,都能看到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影子 —— 原因也是一样的。它们不但本身能为我提供知识的来源,彼此间碰撞出来的火花、想法、灵感,更是价值极高的素材。
知识的本质是联结。更丰富的底面和基础,所建立起来的联结,也就更加立体和丰富。

5. 1分钟反刍
这是我最常用的小技巧。
我们每天都会「消费」大量的内容:可能是看节目、影视剧,可能是跟朋友聊微信,可能是在网上查资料、刷信息流,在一个个超链接和智能推荐间反复跳转,不断刷出新的内容……
你是不是经常有这种感觉:感觉什么都没做,回过头来却发现几个小时过去了。要说得到了什么,好像就是一片空白,但大脑却觉得疲劳不堪……
其实,这些我们所消费的信息,尽管没有被吸收、内化,但也占据着我们的认知资源,不断挤占着后台的「缓存」。
所以,我有一个习惯:自己在消费内容的时候,时不时就会停下来,深呼吸,同时回想:
  • 我在刚刚这半个小时里,看了些什么?得到了什么?
  • 哪些对我是有价值的?
  • 我可以针对它们去做些什么?
用1分钟的时间,对自己的思维做一番检视和整理。
有用的,记下来,做成笔记,记录到待办清单里面;如果觉得一片空白,那就要警惕了,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在透支着大脑的认知资源?
未必要隔半小时一次,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但不要间隔太久。如果超过1小时,很多东西就很难回忆起来了。
要注意的是:在这1分钟的回想里,最好闭上眼睛,不要再去接受任何新信息。同时,用有节奏的深呼吸(腹式呼吸),让自己的大脑平静下来,让思绪逐渐回到自己的掌控之中。
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对大脑的掌控能力会越来越强,不再容易沉溺在「刷新」里面,你会清楚地注意到:自己正在做些什么,大脑是怎么想的,你应该怎么做。
同时,你的分心和焦虑情绪,也会得到缓解。
你会重新找到久违的宁静。

希望这几个方法,能够帮助你在疲惫的生活中,重新找回满足、愉悦感和幸福感。
小练习:
从明天开始,先试着把「1分钟反刍」用起来吧。: )

闲聊时刻:
今天发生了两个还蛮重要的事情。
一是华为的CFO、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
二是杨振宁的学生、被杨誉为有可能得诺奖的华裔科学家张首晟自杀身亡。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寻信息、交流讨论一下。
如果你有关于生活、学习、思维的困惑
点击阅读原文,都可以找到答案
THE END
-  晚  安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