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b Fisher,美国加州婚姻家庭治疗师,哈科米培训师,正念教练体系创始人,伊莎兰学院 Esalen Institute 教授,肯尼迪大学兼职教授。所著《夫妻体验式心理治疗:创造性实用主义者指南》一书被作为婚姻治疗经典教材。
A:胡婷婷,清华大学西方思想史硕士,美丽中国教育公益机构联合创始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身心整合心理学首位中国硕士,正念教练体系共同创始人。在中国、美国、意大利等地开设身心疗愈工作坊。
Q:竞波,Felicia/翼冥想工作室创办人
*  *  *  *  *  *  *
在美国、中国之间搬来搬去,两边都见过很多朋友,夫妇两个中,总有一个经常出差,忙于工作。另一个则更多地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更有家庭分开两地居住,太太和孩子生活在一个城市,先生工作在另一个城市。
两地分居,似乎一直就存在。六七八十年代,人们更多是在动脑筋,要把工作和户口调到一起去。而现在,分离大多是自主选择。小小家庭,选择的世界扩大了很多。排个优缺点,列个可行性,说搬就搬了。反正一家子人人离不开手机,想照个面,分分钟的事儿。
可是困扰还是有。好朋友 Felicia 正好在做婚姻培训班,她就介绍我和硅谷很有名的婚姻治疗师 Rob 和婷婷夫妇见面,聊聊这个话题。
*  *  *  *  *  *  *
Q: 对于聚少离多的婚姻,中美之间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Rob:在我的工作坊中,这两年亚裔学员不断增多,很多是中美联姻,就像我和婷婷一样。通过婷婷,还有和学员的交流,我对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感觉,中美对婚姻的定义有所不同。也可以说,结婚的目的不一样。 
在美国,结婚更多的是为了爱和浪漫的理想。如果爱没有了,那就离婚。多于50%的婚姻都是如此。如果选择单身独居,则要探索世界,享受自由,充分发展和表达自己。这里的文化,更强调个人的自我实现。
我感觉在中国文化中,更强调婚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年龄到了,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你照顾孩子,我来挣钱。这样的婚姻更像是一种合作和陪伴。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一样。
婷婷:中国文化比较强调勤奋,努力工作,作出更大的成就,特别是对男性。男性要挣更多的钱,让家人生活幸福,让孩子能去更好的学校。
Q: 很多家庭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比如孩子进入学龄,有个更好的学习条件比较重要。太太专心育儿,而先生的事业正在上升期。那不如让太太陪着孩子,搬到好学校附近居住,而先生留下来继续自己的事业。
这样看上去,可以照顾到各自的需要。但是夫妻关系、父子关系退居为次。尽管你来我去,可以弥补一些,但还是有很多分离的日子。
这样的生活对婚姻关系会有什么影响?
Rob:分离时间长了,陪伴减少。如果婚姻基础不太牢固,彼此就会越来越疏远。
这样的生活,美国人会很难接受。对他们来说,爱、感情、日常的分享,这些是把两个人连接在一起的纽带,非常重要。如果不存在,他们可能坚持不了几个月就分手了。
不同的人对距离的感觉也不同。有些人喜欢肢体语言,对他们来说,分离就很痛苦。有些人则更需要深度交流,这方面社交网络提供了很多方便。相隔千里,也可以保持关注。
有时候也不单是距离的问题。即使住在一起,先生每天在公司工作16小时,太太在家里照顾孩子,这样生活,不能说很亲密。但如果两个人都习惯了,觉得没问题,浪漫和感情对双方不那么重要,那么距离远不远,没有太大区别。
Q: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许是一种自我保护。每个人都需要家庭团聚。但如果不能天天有,很多人就说,我并不需要。这样反复告诉自己,时间长了,自己也就相信了。
婷婷:有些学员说,我从小被当作公主来养,从不求人,自己需要什么,不习惯说出来。如果说出来,好像求男人一样,就显得太软弱了。
我以前也是这样,你要不就直接给我,不给我也无所谓,我不会主动去要的。英文里的“Would you please”,我就很难讲出来。
Rob:但是,对于美国男性,如果对方从不需要什么,他感受不到“被需要”,就会很烦恼:你为什么不说你需要什么?你不需要我,我们之间没有感情。
没有需求,就不会失望。有需求,就会痛苦。我从华裔学员那里,学到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词,自力更生 - 我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没问题。通过微信也能和先生交流,不一定非要他陪在身边。
这样想,能让分离的日子更容易些。这种独立也很令人敬佩。但是,独自生活,让感情的维系变得很难,那种“渴望和你在一起”的感觉就弱下来了。
我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渴望,不得不自力更生。我们的世界因此而变小了,我们会感到孤独。慢慢的,彼此交谈的愿望可能越来越少,我和你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问题产生的前兆。
但这是可以修复的。
Q: 无论近与远,双方感情应该如何维护呢?
婷婷:远距离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可能性。就像是重新签署合同,双方可以坐下来讨论:我们的关系如何进行下去,需要做什么改变才能进行下去,彼此的新角色是什么。经过这样的讨论,新的门就打开了。
Rob:分离的日子也有很多自由,外面的世界有很多机会。搬到新的地方,语言可能不通,有时候不知道要做什么。可以多去探索,上些课,做义工,多运动,完善自己,表达自己。用自我实现来弥补感情的缺失。走过自我发现的阶段,人们常常会更加渴望回到家人身边。两者的平衡,对婚姻很有益。
很多分离的夫妇会定期团聚,这很有帮助,但双方也会承担巨大的压力:相聚如此短暂,一定要有最好的表现。
在感情上,另一个很关键的是,如何弥补分歧和失望。任何关系都会有冲突和隔阂。如果不去修复,视而不见,隔阂就会越来越大,不论是远距离,还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陪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感情的质量。如何使关系更深入,如何表达爱意,如何接受爱意,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觉,如何化解烦恼。
有时候仅仅把问题提出来,就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你喜欢的“爱慕的表达”,是什么样子?对你来说,作为男性意味着什么,作为女性呢?你的理想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来帮助你实现这个理想?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价值观?
婷婷: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如何亲近对方,如何让彼此更加亲密。这也需要学习。
Rob:我曾经有过一对学员,在一起几年了,彼此很相爱。但女方对两人的关系不是很确定,不愿敞开倾诉,害怕被对方评判。男方并不喜欢评判,但他觉得对女方缺乏了解。
当时我感觉,男方其实对女方很了解,但女方并没有意识到。于是我说,你觉得他不了解你,那现在就让他来尝试一下。
我请男方选择,用眼神,用语言,或者用触摸,来表述自己对女方的了解。男方选择语言。他注视着对方,开始缓缓讲述他所了解的,她的世界;他眼里的她,是怎样的人;她的情绪如何变化;她的温柔,她的爱意……我在一旁听着,很感动。
但我请男方暂停,问女方,你能听进去多少?又屏蔽出去多少?女方已经习惯了总是寻找“他不了解我”的证据。我问她,能不能把自己的思维打开一些,再打开一些。这对她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她很勇敢。很快,两人之间的爱意开始萌发,而且越来越强烈。
Connection,感情上的相犀相通,是非常动人的,也很有滋养。有的人还没有感受到。但我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渴望这样的感情。
婷婷:Connection 很难翻译成中文,连接,相通,似乎都没有完全表达清楚。中国文化里,更多地强调 Correction,要指正对方,别犯错,别出洋相。所谓良药苦口,父母那一代就是这样,总是警告和提醒,“小心点儿!” 
Rob:这就是文化差异。“小心点儿”应该提前说,比如前面有个台阶,提醒一下。如果绊倒了才说,美国人会感到被嘲笑。
在美国强调正面鼓励。孩子得了第20名,不小心摔倒了,照样会得到鼓励和加油。
搬来这里生活,孩子受美国文化的影响最大。太太难免也会被影响到。这样同一个家庭,可能存在着好几种不同的价值观。我们应该思考,在家庭中如何调适。
几年之后,孩子高中毕业,去上大学了。夫妻两个人怎么办?如何从这几年的分离中逐步修复?在婚姻关系上,越早开始维护越好。
Q: 在硅谷很流行的正念 Mindfulness,对婚姻关系有什么帮助?
婷婷:我在国内做公益创业的时候,很忙,脾气很燥,常感觉委屈,也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的样子。我不明白,自己读了最好的大学,也做着很有意义的工作,为什么这么不开心?
后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开始学习正念。从“更多更好更快”的忙碌中,逐渐安静下来,贴近内心,倾听自己。由此,正念成为我放松和探索的工具之一。
我的学员中,有不少是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很多人到国外留学,思维比较开阔。然而,他们也有类似的经历:自己已经有那么多钱了,为什么还会抑郁,晚上还睡不好觉;除了物质和工作晋升,还有什么能让我更快乐。这些非刚需的、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正在增长。
Rob:美国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人们喜欢表现自己家庭美满、生活幸福,但很多只是表象。精神上的苦闷不愿意说出来。后来开始挖掘更深层次的需求。
科学研究也发现,正念能使注意力更集中,能激发创意,提高效率,减少焦虑。现在,硅谷很多公司都在鼓励员工练习正念。人们在练习之后,发现内心开始有所改变。
婷婷:心里清净下来,就能发现生活里很多微妙的细节。比如,Rob 有一个小习惯,他如果拉着我的手,需要离开的时候,会先轻轻按一下,好像是安慰我一下,再慢慢放开。这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
Rob:这些微妙的小事,恰恰构造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比如,我工作一天回到家,很累很烦,不经意看你一眼,你立刻就注意到了。或者,我上台阶的脚步很沉重,你听到之后,感觉家里的气氛就变了,你会下意识地自我保护起来。我有所察觉,就问,你怎么这么冷淡?你反问,你什么意思说我冷淡,你先不高兴的。
这些小事,对于两个人的关系,影响很大。
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交网络并不能帮助人们建立真正的关系。是的,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扩大朋友圈。但这是数量,不是质量。
质量在下降。有调查显示,近10年,大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正在减少。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关系建立,是艺术。The Art of Relating,这门艺术可能正在消失。
图:Corie
作者:竞波,北京人。留美15年后,回国居住12年。在上海加入英文媒体《Shanghai Family》,在北京加入True Run Media,创办国际教育媒体《菁kids》并担任执行出版人。2016年搬回加州。有两个正值青春期的女儿。自由撰稿之余,创办自媒体公众号“硅谷近距离”。
- End -
欢迎在文末留言
长按二维码,关注硅谷近距离
阅读更多原创文章,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