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筷子”有点火,看到这个标题,各位看官一定觉得这篇大概会说一说筷子的前生今世,然而,并不是,只是想借着这副看似轻轻的筷子微微探究下它身后的承载之重。
话说深深深秋的上海是金色的,满地的银杏叶承载着一年的收获以及双十一的余波。古代送“快递”如果用马匹代替电动车的话,那他们应该用不到上海馆新展上陈列的这对好似迷你手持电扇,名为青铜銮铃的小家伙。它们看起来有点像今天的车喇叭,用在马车上,提醒行人,车来了赶快回避。它有数,即有等级之分,按照等级不同用的数量不同,且不是一般人能用的。所谓“八六四二”,王用八个,公用六个,王公候伯子男,以此递减。它会出声,声音悦耳,有提醒和警示的作用。此一物,以小见大,反映千年前古人的生活状态。
西周  青铜銮铃(一对
观复博物馆藏
古人用词之讲究,经常被人称道,比如下面这张图,马车的每一个部分都给了名称。
找找銮铃在哪里?
以前一直说讲究,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讲究,只觉得很多事物是老一辈传下来的,于彼时是规矩,于现在却可能不适用,照着做了却也没上心,更没有往深一层去想,或者即使想了也没有答案,直到我读到左传的这一段时,才似有所感。
这一段有很多不常用的字,可能读起来会略有些费劲,先交代下事情的背景。
公元前710年,宋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宋卿华父督看上了大夫孔父嘉的妻子,就把孔父嘉杀了而占其妻,宋国国君怒了,华父督就把国君也给杀了。这是宋国内乱,于是周边鲁、齐、陈、郑各国就前来帮助宋国平定内乱,你们猜华父督怎么着,他靠送礼堵住了悠悠之口,以完成自己的野心。这其中,他把郜国的大鼎送给了鲁国。
也许你会想,送鼎就送鼎吧,现在青铜器里留下的鼎那么多,随便送一个联络一下感情也无妨。不不不不不不!这是完全绝对一定不可以的,为什么?
鼎既是盛食器,也是祭祀等礼制活动最重要的器物之一,于国家,也是至高权力的象征,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西周  大克鼎
上海博物馆藏
况且这还是人家郜国的鼎,如此重要的东西,华父督说送就送真是大手笔,鲁桓公说收就收就是个大迷糊。公元前711年的夏天,“大迷糊”鲁桓公还要把这鼎放在自家的太庙里,这下,鲁国臣子也看不下去了。
鲁国是姬姓国,周礼最好的保存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而后来主张“为政以德”的孔圣人就是上文提到孔父嘉的六世孙,当时孔子的父亲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正是在这个重礼教的国家,出现了一代圣人孔子,历史的巧合很有意思。
在这么一个注重礼的国家,一定是会有人上谏的。
臧哀伯就上谏了,臧哀伯,姬姓,臧孙氏,名达,臧僖伯之子,之前臧僖伯曾谏阻鲁隐公矢鱼于棠,鲁隐公没听,这次臧哀伯劝阻桓公纳郜鼎于太庙,鲁桓公一样没听。
汝若天骄,何不上九霄?= 你咋不上天呢?
观复猫  布能豹
臧哀伯说:
为人君者,应当作为百官的表率,要昭其道德而阻塞其恶行,即使是这样,仍要担心所有失误,所以显扬美德以示范子孙。所以太庙用茅草盖屋顶,祭天的车用蒲草席铺垫,肉汁不加调料,主食不吃舂过两次的精米,这是为了表示节俭。
礼服、礼帽、蔽膝、大圭、腰带、裙子、绑腿、鞋子、横簪、瑱绳、冠系、冠布,这些都是祭祀礼服组成部分,规格按地位高低有所不同,表示礼制中的度。玉垫、佩巾、刀鞘、鞘饰、革带、带饰、飘带、马鞅,上八物数目依地位高低而不同,表示礼制中的数。画火、画龙、绣黼、绣黻,表示礼制中的文。用青、赤、黄、白、黑,表示礼制中的物。锡铃、鸾铃、和铃、旗铃,此皆为车上铜制部件,车行则有声,表示礼制中的声。画有日、月、星的旌旗,用来表示礼制中的明。
德行应当节俭而有度,增减有定数,用文饰、色彩来记录它,用声音、明亮来发扬它,以此明示文武百官。这样百官才能警惕和畏惧,不敢犯纪律。现在废除道德而树立邪恶,把人家贿赂来的器物放在太庙里,公然展示给百官看,百官效仿之,还能惩罚谁呢?国家的衰败,由于官吏的邪恶,官员的失德,由于受宠又公开贿赂。郜鼎放在太庙里,还有比这样明显的宣扬贿赂更过分的吗?周武王打败商朝,把九鼎运到洛邑,当时义士还有人认为他不对,更何况公然把贿赂之器放在太庙里,这又该怎么办?
臧哀伯苦口婆心洋洋洒洒说了这一大段,主要论点就是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那么,仅仅是因为礼,才说这么多吗?当然不是的。礼只是表面的体现,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为德,礼是为德,为成就君子之德,德是为政,并且从俭、度、数、文、物、声、明,七个方面来举例说明,可知其用心良苦。
礼,大到国家社稷,小到一双筷子,都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道理除了明白之外,更要身体力行的实践,这也是春秋时期的社会规范,与其说古人规矩多,不如说今人规矩太少,古礼今同。历史是面镜子,不断上演着轮回,讲究的用词背后是待人做事的态度,读《左传》之首功,清心明目。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往期文章链接:日落十三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