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博“长物为伴——宋明文人之雅致生活”展览刚刚落下帷幕。正如李泽厚《美的历程》中提到:“与盛唐相比,(宋的)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千年长河,斗转星移,那一份根源于内心至善、至淳的情怀,创造出了宋明文人独特的生活美学。
展览序厅
没能看展的小伙伴不用伤心,浙博又备出了一份大礼!为纪念文同诞生一千周年,浙博年度书画大展“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将于明日正式开展,聚文同之后,元明清三代墨竹名迹38件(组)于一堂。
此次我们不仅能看到浙博所藏的8件墨竹名迹,还能同时欣赏到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五家墨竹书画精品!当然,还少不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文同《墨竹图》(复制品)。
“双十一”买买买,买张车票相约看展岂不美哉?一展在手,七家都有哟。
竹,我们再熟悉不过。从古到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众多领域,几乎都能以竹为材料——农具、狩猎、武器、建筑、家具、文房、乐器、日用品、纺织、药材、饮食等等,无不有竹的身影。
而我们常说的“岁寒三友”和“四君子”形象,则是竹由“器”中脱离,至于“道”的另一番境界了。这样的境界如果说是从文人开始,未免太晚。早在商代,我们就可以从甲骨文的“竹”字中,窥探出美的意境了: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竹”字
从朴拙的甲骨文到婀娜的小篆,书写方式与材料已大不相同,但对竹叶独特形象的刻画,以及字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却始终一脉相承。“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造字者又何尝不是一位与竹相伴,悉心观察的“文人”呢?
 比德于竹 
大家耳熟能详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北宋大文豪苏轼对竹的经典评价。但这其实并不是苏轼的原创,我们还要从王徽之说起。
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五个儿子,《晋书》对王徽之的评价是“卓荦不羁”,可以说就是“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王徽之住在山阴时,一夜大雪初停,正酌酒吟诗,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
当时戴安道住在剡溪,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行了一夜才到。但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回家了。八卦的路人甲问他:“怎么肥四?”王徽之说:“我本就是一时兴起去的,兴致没有自然就回来啰,干嘛一定要见到他呢!”不知道戴安道知道此事会不会感到可气可笑~
漫画来自网络
而王徽之与竹的故事,被苏轼评价为:“独王子猷(王徽之)谓竹君,天下从而君之,无异辞。”
有一次,王徽之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令人马上在此处种上竹子。别人问他这是要干嘛,他不予正面解释,指着竹子自说自唱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我和这竹君可是一日不能分离的好盆友呀!
漫画来自网络
言为心声,墨为心迹。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文同,则是将王徽之和苏轼对竹之精神的阐释融入画中,被后人尊为文人墨竹宗师。
浙博此次展览便是以文同为起点,以历代文人墨竹为主线,探索文同与苏轼所提倡的“寓意于物”的文人写意精神对后世画家的影响。
虽然文同绘画风格究竟是写实还是写意,亦或是两者之间尚有争议,但文同自己曾说:“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可见其作画之初衷是道、技并存的。
多数学者也倾向于文同的造型属于北宋精细写实的一路,但与皇家画院结构精谨的双钩设色又有所区别的观点。相比之下,文同的造型点染自然,笔墨更加轻松放逸。
赏画之前,我们遵循“知人论世”的方法论,先来了解一下文同的人生历程,再看其作品。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梓潼(今四川省绵阳市)人。称“石室先生”是因为文同为西汉蜀都太守文翁的后人,而文翁曾创建文翁石室,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
最厉害的是,这所学校至今仍在办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郭沫若少年时期曾就读于石室中学。由于文翁此举惠及当地百姓,蜀人从此便称其后人为“石室先生”。
成都文翁石室故址
而这个自号“笑笑先生”,可以说是十分卖萌了!苏轼的《石室先生画竹赞》中说:“客有赞之者曰:先生闲居,独笑不已。问安所笑,笑我非尔。物之相物,我尔一也。先生又笑,笑所笑者。笑笑之余,以竹发妙。竹亦得风,夭然而笑。”文同亲切、和蔼的形象跃然眼前,让人倍感温馨。
文同虽然是名人之后,年少时却也穷困。用孟子所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来概括文同等同时代的文人再贴切不过了。文同在其科举登第前曾作诗:
三十穷男子,其势胆气成。
鸿毛在乡里,骥足本乾坤。
周孔为逢揖,轲雄自吐吞。
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
这种“兼善天下”的思想,是北宋文人理想世界中最闪光、最突出的中心点。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免不了龃龉,一个丰满,一个骨感。文同的仕途生涯正是北宋朝廷新旧党争激烈之时,文同的政治观点,属于保守派阵营,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改革,这不禁让我们想到苏轼。
如果大家还记得中学时代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就大概明了二人的关系了。文同中进士比苏轼早八年,两人通过苏轼之父苏洵相识,当时苏轼29岁,文同47岁两人一见如故,印象甚好,文同于是成为苏轼学习画竹的师傅。但两人不止于同僚、师徒,更是惺惺相惜的忘年知己。
苏轼的传世墨迹数量较文同更多,其中与文同有关的多存于拓本《西楼苏帖》中,这是宋人王应辰搜集苏轼书法所集。该贴是宋刻拓本,与原迹相差无几,十分珍贵。其中包含了苏轼和文同二人关于墨竹的认识与体会,艺术价值与研究价值皆备。
宋刻宋拓西楼苏帖《与可画竹赞》 天津博物馆藏
在苏轼看来,文同最应值得称道的并非其画,而是其“德”。《与可画竹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其诗与文,好者益寡。有好其德,如好其画者乎?悲夫!”
德胜文,文胜诗,诗胜书,书胜画——这是苏轼眼中的文同,其实也反映了包括二人在内的当时文人普遍的价值观。自古人“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提出,后世文人士大夫皆以此为人生的三重标准。绘画只是末枝小节,描摹物象若不能以德先立,唯技而已。
文同在生活中的行为也体现了他这一观念。起初,文同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的人不断闻名而来,都拿着精美的丝绢前来求画。文同很是厌烦,把丝绢扔到地上骂道:“我打算用这些丝绢做袜子去!“如此看来,文同还颇具魏晋名士的傲娇呢!
宋刻宋拓西楼苏帖《净因院文与可画墨竹枯木记》
天津博物馆藏
苏轼的墨竹得益于文同,但文同的墨竹亦离不开苏轼的褒扬。而苏轼推广文同墨竹的同时,实际上是传播了自己的思想,一举两得的安利。《净因院文与可画墨竹枯木记》中:“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就是苏轼关于文同墨竹的哲学思辨。
相知相惜,但文同与苏轼的性格也有不同之处。在《文与可字说》中,苏轼援引《论语》中对孔子学生子夏、子张不同的交友观的记述。
子夏观点:可以交的去交,不可以交的就拒绝他。
子张观点:君子尊敬贤人,也容纳群众;鼓励好人,而可怜无能的人。 我如果很贤明,对什么人不能容纳呢? 我如果不贤明,别人就会拒绝我的,我怎能去拒绝别人呢? ”
他认为文同虽字与可,却并非取子夏“可者与之”之意,而是“与可为子张者也。”而自己则认同子夏的观点,这一点在两人对待政治的态度上亦可看出。
叶梦得《石林诗话》中记载:“时子瞻(苏轼)数上书,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讥诮。(文)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叨戒之,子瞻不能听也。”
故苏轼在《文与可字说》中写到“与可之为人也,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与可不义,虽禄之千乘不顾也。虽然,未尝有恶于人,人亦莫之恶也。”可见,文同的性格更多是“行之以中道”,不似苏轼那般积极、热心于政治。
宋刻宋拓西楼苏帖《文与可字说》 天津博物馆藏
文同虽是苏轼长辈,但在二人交往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不拘小节、融洽的相处。苏轼称文同为“老兄”“亲家翁”,自称为“从表弟”。称文同“亲家翁”,是因为文同的次子与苏轼弟苏辙的长女结为婚姻。自称“从表弟”,据学者考证,二人并无亲戚关系,苏轼如此称呼,大概是表达亲密、亲切之意。
一次,苏轼寄信给文同,内容戏谑,拿文同开了个小玩笑。而拆信那天,文同正和妻子在山谷野餐,“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即使千年以后,我们仍仿佛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二人的天真可爱。猜想苏轼写信之时,也是忍俊不禁,默默偷笑吧!
宋刻宋拓西楼苏帖《祭文与可文》(局部)
天津博物馆藏
随着文同的去世,文苏这段传为佳话的友谊也被迫中止。但苏轼对文同的怀念仍存留于心,即使是十几年后,苏轼仍然不忘回忆这位老友。在《祭文与可文》中,苏轼这样描述自己听到文同讣告后的情景:“气噎悒而填胸,泪疾下而淋衣。”“夜不眠而坐喟。梦相从而惊觉,满茵席之濡泪。”亦让人感同身受,为之悲切。
文同去世后半年,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写到:“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此时苏轼已年四十有余,面对挚友的离世,豁达乐观的苏轼仍像孩子般失声痛哭。
生离死别,人所无能为力。再想当年桥玄对曹操戏笑之言:“我死了以后,你要是经过我的坟前不给我酒和鸡,车走了三步以后肚子疼可别怪我哦!”可爱,亦可叹。
文同病故,其实是在奉命前往湖州担任太守途中,后便由苏轼接任湖州太守。而不久,苏轼又被贬黄州。画史上遂将二人称为“湖州竹派”始祖。
了解了此次展览的两位主角,我们就来一同欣赏宋元明清的墨竹菁华吧!
宋 文同丨墨竹图轴
宋 文同墨竹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所藏的文同《墨竹图》,是文同留存为数不多作品中的精品,画倒垂折竹一枝。此画去年曾在台北故宫“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中展出,没看到的小伙伴,不如到浙博一览其风采!
面对此画,不禁先被它的气势所吸引。一折枝竹从画面左上角出锋,依势向右下方行笔,将至竹枝末段又回锋上仰,形成漂亮的动势,恰似一个侧卧的“S”形。
文同首创以墨深为面,以墨淡为背的竹叶画法,正反浓淡交叠序致。行笔时,实入虚出,而后以书法用笔的提、按、顿、挫“撇”出侧枝,接着覆以浓淡不同的竹叶,错落而又显得很有层次。既有竹子枝叶的结构生长关系,又不失潇洒灵动之放逸,颇有风动之姿,体现出北宋时期精细不苟的审美趣味。
此画遵循宋画一味干净清爽的造境特点,质地为熟矾绢,用笔水分多的地方,笔触边界清晰锐利且留有明显的水迹,笔头含墨量的时候就极其容易产生“飞白”,那些因叶落而显露出来的末梢关节,则以行书的笔法或勾或挑地一挥而成,具有写意性。
文同尚工、重意的表现形式使其作品风貌看上去结构精谨,用笔循于法度之中又兼得放逸之态。正如苏轼所说:“无常形而有常理”,这一思想,在后世则受到元代文人画家的极力推崇。
宋 文同苏轼(传)丨六君子图卷
宋 文同苏轼(传)六君子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吴昌硕篆书题签“苏文柯王钱罗四朝六君子图”,图共六段,作者依次为苏轼(据鲜于枢跋)、文同(款)、柯九思、王右、钱载、罗聘。由文同、苏轼开创的“湖州竹派”,流风遗韵,绵延不绝。 此卷从宋至清,历时四朝,呈现了中国墨竹题材绘画的传承与演变。
第一段,图绘怪石坡地上,伸展一枝古木,枝干虬曲,树叶脱尽,坡石上杂生细小丛竹。图中作者无款印,卷后元代鲜于枢题跋称此《枯木丛篠怪石图》为苏轼所作。图中钤有“政和”朱文残印、“干卦”印、“绍兴”朱文连珠玺等,经北宋宣和内府、宋王黼、绍兴内府收藏,虽未能定为苏轼手笔,亦应为北宋人的画迹。
第二段,绘倒挂竹枝,临空摇曳。中锋用笔,笔墨沈着劲利。署款“与可”二字。此图与传世可信的文同墨竹真迹《墨竹图》(台北藏)比较,笔墨稍有差异。“与可”款与北宋范仲淹《道服赞》后文同题识比对,应为后添。
第三段,经元代柯九思鉴赏,本段为柯氏对临墨竹一帧,笔墨精妙。柯九思精绘墨竹,笔墨苍秀,师法文同。图中作者自题诗曰:“熙甯己酉湖州笔,清事遗踪二百年。人说丹丘柯道者,独能挥翰继其传。”据此,柯九思绘墨竹与“湖州竹派”的传承关系可见一斑。
此后,明王右,清钱载、罗聘三人各绘墨竹一帧以继之,合为《六君子图》卷。
 正脉相承 
进入金元时期,众多墨竹画家备竹子之法度神采,又饱含君子之气度品格,直承文苏正脉。
元 李衎丨双钩竹图轴
元 李衎双钩竹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李衎善画枯木竹石,双钩竹尤佳,此图绘太湖石旁翠竹数株。李衎曾遍游东南山川林薮,深入竹乡观察各种竹子的生长状况,是一位既具有深厚传统功力,又注意师法自然的画家。著有《竹谱详录》,对竹枝的各种画法有详尽论述。
高克恭谓赵孟頫所画竹子“神而不似”,李衎“似而不神”,则是站在文人画“书法入画”立场上的观念表达。
本幅虽重在状物,但李衎在勾线、傅色中显然十分着意于笔势笔意的表达,缓坡的水墨勾写,湖石的浓淡濡染,远处枯枝扶疏,颇具元画水墨轻岚、秋意萧瑟之意趣。
元 赵孟頫丨兰石图轴
元 赵孟頫兰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我们并不陌生,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此图绘坡石之上,兰竹丛生,荆棘恣意生长,野趣盎然。赵孟頫倡导以书入画,提出“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赵孟頫还擅长草隶篆行各体书法,提倡“书画同源”,将书法的笔意应用于古木竹石的绘画创作上。
此图即是赵孟頫艺术理论的实践,图中奇石作飞白法,运笔潇洒有致,富有韵律。墨竹以浓墨书写,与奇石形成鲜明对比。全图运笔各尽其态,墨色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极富笔情墨趣。
元 赵雍丨题张渥竹西草堂图卷首
元 赵雍题张渥竹西草堂图卷首 辽宁省博物馆藏
张渥,字叔厚,杭州人。《国绘宝鉴》卷五谓其“善白描人物,笔法不老,无古意”。《草堂雅集》评价其:“放意为诗章。时用李龙眠法作白描,前无古人,虽达显人不能以力致之。”
此卷曾名为“赵雍竹西草堂图”,实际上是赵雍、张渥的合绘。首段为赵雍篆书“竹西”二字及墨笔竹枝组成,后有题诗一首。竹枝笔法洗练,逸笔草草,生趣盎然,在赵雍传世作品中较为少见。
次段为张渥所绘杨氏竹西草堂一图:竹林葱郁,远山盘亘,江水如镜。依山傍水处有一草堂,苍松杂树环绕,环境清幽。一人独坐堂内,两臂依榻上,悠闲而自在。此画后入清内府,溥仪曾以赏溥杰为名携带出清宫,其后辗转归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收藏。
元 顾安丨墨竹图轴
元 顾安墨竹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顾安,字定之,号迂讷老人,淮东(江苏北部)人。善画墨竹。常写风竹新篁,行笔遒劲挺秀,法度谨严,用墨润泽焕烂,于李衎、柯九思外自成一家。
画中,一竿墨竹自画面中央伸展而出,上下分枝,风姿摇曳;主干呈倒垂状,颇有文同偃竹格调。撇叶爽利,风格则近乎同时画竹名家李珩。作此图时,为至正五年,顾安时年五十七岁。
元 柯九思丨清閟阁墨竹图轴
元 柯九思清閟阁墨竹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元文宗是元代最有才情的皇帝,未登基时柯九思就与之结识。文宗即位后,柯九思负责禁中书画的品鉴。顺宗即位后,因年少时受到过政治株连,对文宗恨之入骨,作为文宗宠臣的柯九思自然也受牵连。元顺帝登基当年柯九思就受到驱逐,离开大都归寓苏州。
柯九思为倪瓒作画的至元四年,正是他寓居苏州期间,因苏州和无锡相去不远,这使得柯九思能够方便成行。这一年倪瓒的清閟阁刚刚建成,是倪瓒收藏图书文玩和吟诗作画之所。
柯九思画竹主要参法文同,在本幅《清閟阁墨竹图》上,作者交替使用浓墨和淡墨表现竹叶的向背,绘晴竹两竿立于秀石之侧,这种技法在文同的《墨竹图》中就表现得非常明显。柯氏此作虽不如文同写实,却显示出较强的笔墨意趣。
元 倪瓒丨琪树秋风图轴
元 倪瓒琪树秋风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明史·隐逸传·倪瓒》:“ 倪瓒,字元镇, 无锡人也。家雄於赀,工书,善书画。四方名士日至其门。所居有阁曰清閟 ,幽迥绝尘。”倪瓒的画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图绘琪树二棵,修竹若干,依石而生,笔墨意境清远萧疏。
《琪树秋风图》轴自明初以来,流传有序,命名却不同。在吴其贞的《书画记》中,其名曰《倪云林竹影纵横图》,缪日藻《寓意录》以《疏篁秀石》图记之,至顾文彬《过云楼书画记》时,则名曰《倪幻霞琪树秋风轴》。
 高呼与可
明以后墨竹画家,秉承文苏之风骨,融自己之心意,不同与可,却能“高呼与可”,为文人墨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墨君”也因此承载了更多的意象和更高的情志。
明 徐渭丨竹石图轴
明 徐渭竹石图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王绂,字孟端,号友石生、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永乐初以擅书入内廷供奉,于永乐十年任中书舍人,晚年隐居无锡九龙山。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
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被誉为明代墨竹“开山手”。
明 夏昶丨玉秋声图轴
明 夏昶曳玉秋声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夏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玉峰,江苏昆山人。最初跟从王绂学画墨竹,后名声渐起,传派亦广,有魏天骥、冯起震等。谢希曾《契兰堂所见书画录》评曰:“仲昭画竹不减松雪,肥泽多姿,与孟端(王绂)趋向各别。”
此图写墨竹数枝,临风翻动,枝叶纷披,生气蔼然,偃仰浓疏,皆合矩度。又以飞白法写石,结构严整。
明 归庄丨墨竹诗翰卷
明 归庄墨竹诗翰卷 浙江省博物馆藏
归庄,一名祚明,字尔礼,是归有光的曾孙。为僧后自署普明头陀、圆照、鏖鏊钜山人。顺治二年在昆山起兵抗清,后事败而亡命。擅长草书、画竹。
此卷由归庄于清顺治十一年秋,应友人安卿之索,寓居浙江嘉兴天宁禅院时即兴而成。长卷作墨竹数丛,又录12年前明崇祯十五年所作游浙东时七律诗九首。内容为凭吊浙东刘宗周、倪元璐、祁彪佳、钱肃乐等一批忠义之士。
明 陈洪绶丨摹李息斋竹石图轴
明 陈洪绶摹李息斋竹石图轴 辽宁省博物馆藏
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悔迟等,浙江诸暨人。人物、山水、花鸟兼善。其用笔劲健去其怒,温婉去其靡;敷色艷而含清思,淡而显古韵;法度严而意境闲,作品气质高古,一生都在践行“画贵有古意”。
陈洪绶常以双钩法作白描竹叶,叶缘再以青色烘染,有出尘之姿。此幅自题仿李衎,以水墨撇写。柯石荆棘间生修竹一竿,古雅清逸,颇显竹“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的性情。
清 朱耷丨芭蕉竹石图轴
清 朱耷芭蕉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朱耷,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驴屋等,江西南昌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通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其特殊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使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
此幅绘芭蕉倚石,蕉石之间生竹几竿,水墨淋漓又含蓄内敛,有撼人气势,却又温和敦厚。八大山人使用的是一枝长锋大腕笔和另一枝长毫笔,饱蘸墨汁,先画芭蕉,后画奇石,然后再补以竹,成竹在胸,放笔直挥,一气呵成。
此画对水分的掌握与控制非常得宜,浓淡干湿层次分明,给人以清新,湿润、浑厚干湿之感。这是八大山人兴致高涨的神来之笔,平淡天真中揭示生命意识之真谛。
清 石涛丨丛竹兰石图轴
清 石涛丛竹兰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石涛纵逸奔放的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开辟了扬州画风。稍后于石涛的“扬州八怪”,无论在理论上、艺术实践上都与石涛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高凤翰,与他有很深厚的友谊,石涛去世后,高凤翰每年清明都去祭扫。而图上高凤翰有两题,也是二人友情的象征。
石涛此图行笔纵逸,特别是竹枝下的湖石,描画看似简率随意,却无一不切中肯綮,深得“无法而法”的精髓。
清 金农丨墨竹图轴
清 金农墨竹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金农,初名司农,字寿门,号冬心,又号司农、金二十六郎,浙江钱塘人。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科,不第。中年漫游山东、京津、山西、陕西、湖广等地。晚年寓居扬州,卖画自足。
本幅作于乾隆十五年,金农已六十四岁,当时正在扬州。金农中年以后多有画竹之作,同年尚刊有《冬心先生画竹题记》五十八篇。本幅以湿笔写墨竹两株,一近一远,一浓一淡,两相映照,旁作漆书长跋数行,亦属朴拙。
清 郑燮丨仿文同竹石图轴 
清 郑燮仿文同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画家“扬州八怪”,如果举出“黄慎”、“高翔”两人,人们也许会结舌,但说到郑板桥,几乎家喻户晓。郑夑天资奇纵,应科举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他当过十二年的七品官,为官清廉刚正,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扬州靠卖画为生。此图作于乾隆二十七年,郑夑时年70岁。图绘山岩陡峭,幽篁静立,枝节疏朗,既写就翠竹之秀劲神采,又表达出郑氏画竹之理念,为其晚年之佳作。
此幅虽名为“仿文同竹石图”,但郑夑写到“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大概此“仿”,非仿画技,实仿心神。
清 罗聘丨竹石图轴
清 罗聘竹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作于乾隆戊申,作者时年五十六岁。罗聘名列“扬州八怪”之一,山水花鸟人物皆善。扬州八怪画如其人,多是洒脱不羁,放诞恣肆的风格,而亦多过于狂怪放纵的非议。
罗聘出身书香门第,后拜金农为师习诗画,因此笔端多富文气,与“八怪”中其余人相比,金农稚而淳,郑燮清而瘦,黄慎疏而狂,李鱓狂而犷,汪士慎冷而秀,罗聘则独有一股幽深灵动的气质。
图中画墨竹两竿,以应“双鸾”的题画,用墨之浓淡分出前后,其造型与姿态皆流露出金农的影响,显得朴质凝厚。而下方的石头与几茎野草则笔致秀逸,尤其是掩映在竹石之间的长草,笔锋稍作提按转折就表现草叶出翻转欹侧的姿态,飘举灵动是罗聘的本色。
清 赵之琛丨双勾竹石图轴
清 赵之琛双勾竹石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赵之琛,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斋号补罗迦室。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画山水师倪、黄,以萧疏幽澹为宗。花卉笔意潇洒,傅色清雅。赵之琛在金石文字之学上亦有扎实的工夫,阮元著《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内所摹写古器文字,多出其手。
此幅画为其晚年之作,坡上湖石修篁,竹子双钩淡染石绿,格外清雅。画面下方的土坡上修篁三竿,亭亭玉立,直冲画外,竹叶繁茂,左右纷披,昂抑错落,姿态优美,尤其浅淡的汁绿渲染,更使得整个竹子显生机勃发,清气盎然。
赵之琛一生不仕,晚年且十分凄苦,在太平天国战乱中流离失所,客死他乡。
当我们看到竹,看到的是什么呢?
这不是水、不是云、不是鹿,
这里有器、有道、有艺术,
这里蕴含着精神、蕴含着文化,
你排除的、你判断的、你联想的、你思考的……
所以你看到的,不只是竹,更是整个世界。
 更多展品 
明 王绂乔柯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陈芹竹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明 陈淳兰竹石图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明 王臣双钩竹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明 孙克弘临顾定之竹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明 归昌世墨竹立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 恽寿平山水花卉册(八开)选页 天津博物馆藏

清 李方膺竹石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 方元鹿竹石图轴 上海博物馆藏
展览信息
千载清风——古代墨竹名迹展
2018年10月27日——11月25日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
另附纪念文同诞生一千周年
系列活动基本信息

参考文献:
陈斌《文同 现实与理想》
彭敏《苏轼与文同的交谊》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这是塔!”“具体是什么塔?”“……”
愿只做赵佶,不做宋徽宗!
令妃住在延禧宫?错!
投稿事宜:
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具体信息。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742989656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个人微信号,添加后拉入交流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