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中国云报」可快速关注
导语
从开始萌生创业的想法,到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成立一家公司,然后推出全新的产品并上线运行,前后大约一年的时间。这是一家初创公司通常会经历的发展过程。时速云就是这样诞生的。作为国内第一家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云平台,时速云的快速崛起有哪些秘诀呢?
CaaS有可为
2014年10月,来自IBM、阿里巴巴的三位工程师在北京创立了时速云。2015年,时速云实现了“三级跳”,先是在2月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融资,6月公有容器云上线,9月又推出商业版容器云服务。2015年12月,时速云拥有一个完美收官,获得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继OpenStack之后,容器技术可能是最好的创业机会了。时速云选择了一个创业的热点。不过在这股热潮的背后,时速云有自己冷静的思考,就是面向企业级客户提供容器云服务。
参与投资时速云的众海投资创始人鲁众表示:“我之所以看好时速云,是因为它面向企业市场提供垂直服务,这是一个很好的进入云计算市场的切入点。不要以为BAT厂商非常强大,云计算市场就没有新机会了。随着云计算的快速普及,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机会越来越多。我相信,时速云未来会有一个很大的成长空间。”

时速云联合创始人兼CEO黄启功
“企业服务的‘风口’已经来了。时速云联合创始人兼CEO黄启功表示,“在美国,2B企业和2C企业的比例是6:4;在国内,2B企业和2C企业的比例是20:1。在国内,企业服务市场大有可为。”
时速云的公有容器云上线大约半年时间,已经拥有超过5万个开发者和企业用户,累计发布的Docker镜像达到5万个,运行的容器超过20万个。时速云真的是按云的速度在发展。现在,它又同时发布了四大企业级核心云产品。众海投资创始人鲁众表示:”从时速云发布的新产品看,它已经找到了企业级客户的应用痛点,正快速走向产品与应用正确的结合点。在中国,云计算才刚刚起步,成熟的云计算平台十分有限,不足以满足众多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时速云是有机会成功的,关键看它的团队能否集中精力,精确瞄准客户,深耕自己熟悉的市场,尽快找到一个突破口,让企业用户能够充分享受云计算、容器技术带来的益处。“
在公有容器云市场上有了一定积累和经验后,现在,时速云准备大举进攻企业私有云市场,这也是让容器技术尽快在企业级市场落地的一个必经过程。从最初创业时的3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个人,时速云希望借容器技术之东风,在CaaS(容器即服务)市场有一番大的作为。
IBM传统的中间件业务部门为什么开始裁员?IBM在向云计算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中间件无法适应云端的需求,因为它不是云原生的。黄启功表示:“我们的产品定位在IaaS和PaaS层,提供基于Docker容器的云原生服务,帮助企业用户更快地向云计算转型。这是我们的立足之本,也是取胜关键。”
云原生带来的改变
传统应用的局限性在哪里?它依赖硬件,资源有限,弹性不足,无法灵活适配负载的变化。云计算带来的最大改变是什么?IT架构的弹性和灵活性,可以快速响应业务的变化。现在,Cloud Native(云原生)是个非常时髦的词。云原生应用崇尚的是将应用与架构分离,以动态管理、容器装化和微服务为特征。云原生有利于快速构建集群,加快应用的迭代开发,实现开发和运维的一体化,从而简化整个运维过程。
简单说,云原生应用就是严格区分应用架构与数据,消除应用对基础设施的依赖,实现应用的灵活部署和自动化,有效避免因服务宕机所产生的数据备份等一系列困扰。时速云容器平台是面向云原生应用的云平台,提供容器托管、持续集成、服务编排等功能,支持私有代码仓库Gitlab,容器服务API全面开放,新增Runtime镜像,实现更便捷的部署,并且还是首个支持HTTPS的容器云。
云原生应用最关键的是实现了应用与存储、网络、服务的松耦合,让应用本身具有足够的自动化能力。“云原生应用是一种可以自力更生的应用,具有自我检测、自我修正、自我修复的能力。”VMWare云原生架构师张海宁表示,“时速云的平台可以有效实现云原生应用的调度,快速响应大规模应用的变化。”
企业用户为什么需要容器技术?首先,企业需要实现资源的统一调度。容器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分配与调度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其次,企业希望实现开发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软件交付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模式,通过容器化可以实现软件一键部署到云端。最后,企业希望实现集群的统一监控制度,发现问题后可以快速应对,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时速云重点关注的行业之一是金融。由于历史的原因,金融客户的IT环境中拥有多个信息孤岛,各系统间缺乏有效共享。时速云可以帮助金融客户构建统一的资源池,及时提供资源,并在使用完以后全部释放。另外,金融客户对系统运维的要求非常高。时速云的集成管理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运维的效率,实现系统的弹性伸缩。
落地企业级应用
时速云的创业团队组合很有特点。联合创始人兼CEO黄启功与联合创始人兼CTO王磊都有多年在IBM从事技术开发的经历,一看就是典型的工程师做派。而时速云市场销售负责人曾经在IBM、浪潮等公司从事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人脉广,参与过多个金融、政府、军工行业的大型IT基础架构建设,在拓展合作伙伴方面经验丰富。这样一个组合将技术与市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与时速云服务企业级市场的定位相匹配。
与时速云类似的一些国内CaaS厂商,目前都面临相同的挑战,就是如何让容器技术更快、更好地落地企业级用户市场。在公司成立一年多后,时速云搞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新产品发布活动,在推出四大企业级核心云产品的同时,还发布了面向合作伙伴的“冰激凌“激励计划,其目标很明确,就是借助先进的产品、适宜的合作伙伴计划,破冰企业容器云市场。
时速云新推出的四大企业级核心云产品,涵盖企业级容器云平台、企业级镜像仓库、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CI/CD)、镜像和安全服务中心,主要想解决IT系统资源管理复杂、运维成本高、产品迭代效率差、微服务架构实施困难等问题。此外,时速云还发布了DevOps解决方案,包括云端开发、测试解决方案和微服务架构等。
企业级容器云平台兼具IaaS的便利和PaaS的简单,可以快速创建原生云集群,包含上千个节点的集群可以实现快速调度和部署。企业级镜像仓库可以实现集群化部署、多角色权限控制,集成企业LDAP和增强的扩展组件,能够实现可视化管理。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CI/CD)可以轻松实现云端构建、定制集成、部署规则、事件触发定义和关键环节审核。镜像及安全服务中心具有多层次镜像扫描、服务安全防护、可视化审查、第三方规则接入等功能。
全面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弹药,而让这些弹真正发挥效力,还需要正确的销售和推广策略,以及大量亲密的合作伙伴。时速云”TenX“,即“冰激凌“计划应运而生。从字面意思理解,“冰激凌”计划的初衷是让所有有意成为时速合作伙伴的企业在尝到“甜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速云的诚意与决心,加深彼此间的合作。
从更深的层次分析,“冰”即破冰,消除时速云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界限与隔阂,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激”即激活,时速云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与合作伙伴的行业知识、经验和人脉有机结合,共同服务好行业用户;“凌”即凌云,时速云会把自己的容器技术和相关产品嵌入到ISV、SI的解决方案当中,共同打造增值的解决方案。唐日新表示:“‘冰激凌’计划其实只是我们合作伙伴计划中的一小部分。它具备很强的实操性、开放性,以价值为导向构建一个活跃的生态。”
“我们首先会面向行业实现单点突破,比如金融、电力、教育等,然后联合渠道合作伙伴和系统集成商在更多的行业进行大量复制和推广。”黄启功表示,“当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公有云上的企业客户,以及拥有私有云的大中型企业客户。”
 时速云希望与各类伙伴的合作最终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无论是在产品、技术,还是服务层面,都能够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无缝融合,打一个全新的企业级云服务环境,为客户创造价值。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