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水分子H2O是地球上最为常见,也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分子。常压下,水能稳定存在于0度到100摄氏度之间。但只要增加压强,例如在几千个大气压下,水在常温下就会凝结成冰。而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中,水分子一般无法单独存在,它会与岩石结合生成所谓含水矿物。含水矿物俯冲入地球深部,其中大部分最多到达上地幔底部的转换带,最终高温下脱水,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地球水循环。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有一类独特的含水矿物在高压下会形成对称的O-H-O 化学键结构。这种结构显著地提高了含水矿物的热稳定性,甚至能在下地幔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稳定存在。FeO2H(亦称为沼铁矿)便是其中之一。它在高压下形成了坚固的O-H-O 结构使得在高温下也不易水解。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自HPSTAR的胡清扬带领的研究小组认为在大约75万大气压和1400摄氏度以上,FeO2H的这种对称的O-H键会断裂,因而产生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变化。他们的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DOI: 10.1021/jacs.7b06528).
FeO2H的自由能图
“因为对称的氢键被破坏,氢将会释放出来”,胡清扬解释道。研究小组首先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发现当FeO2H发生高压相变的时候,一半的O-H键将断裂。同时实验结果也显示大约有一半的氢会从FeO2H中释放,形成一种FeO2H0.5的化合物。“这也是我们首次尝试在原子尺度上探索矿物的放气机制”, 胡清扬补充到。
FeO2H 的脱氢现象是地球内部氢循环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新的化学变化,氢将单独成为地球地幔模型的一个考虑因素,进而增进人们对地幔化学的认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或者合作请看下方↓↓↓
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