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富一代们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2018年就要过完了。特朗普当美国总统也快2年了,怎么感觉和希拉里互撕还是昨天的事。
2020年美国大选也不远了。给自己表现打分“A+”的特朗普当然要竞选连任,据外媒披露,他已经为连任筹到了超过1亿美元的募资。
特朗普的当选,估计让美国许多富豪心里痒痒。既然满嘴跑火车的特朗普都能当上美国总统,为什么我不可以?!
此前就有消息传,小扎对美国总统宝座有意,不过后来出了“剑桥门”用户数据泄露的丑闻,小扎就没了动作……的确,现在不是小扎冲白宫的好时候,反正也还年轻。
倒是“星巴克之父”——霍华德·舒尔茨开始有了行动。先是在今年6月解下绿围裙,辞去了星巴克执行主席和董事会成员的职务,当时外界就纷纷猜测,这是要去参加2020年美国大选的节奏吗?
然后呢,这个月又被美国媒体曝出组建了公关“梦之队”。公关界大佬——Edelman公司的前副主席施密特也被其招到旗下。
Steve Schmidt
施密特曾负责共和党重量级人物麦凯恩的竞选活动。麦凯恩就是今年8月过世,白宫为他降半旗的那一位。不过,2008年大选时,还是敌不过民主党新星奥巴马。
奥巴马与麦凯恩
说起来,舒尔茨在企业家中名声算很好的。在众多MBA案例中,一直被当作用人典范来讲授,被誉为“全球最佳雇主”。
本人的成功史也够励志。一个穷人家小孩,将星巴克从只卖咖啡豆的西雅图本土小店,扩展到了77个国家的28000多家门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舒尔茨的“逆袭”之路,看看他是否有资本冲击美国总统之座。
Howard D. Schultz
霍华德 · 星巴克的灵魂 · 舒尔茨
如何成为最佳雇主
舒尔茨是标准的穷人家的小孩。
1953年7月19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家庭,在“公屋”里诞生。公屋是美国穷人的象征,房子的租金远低于市场价。
舒尔茨的父亲是个蓝领工人,经常换工作,为了让全家吃饱饭,有时同时打两三份工。不过即使这样,家里也是入不敷出。
舒尔茨回忆,在饭桌上最常听见父母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还能问谁借钱。很多对其他人来说是普通的东西,自己从来没得到过。
雪上加霜的是,7岁的时候,父亲受伤了,永远失业了。
舒尔茨回忆称,那天他放学回家,走进小小的屋子,看到父亲躺在沙发上,身上盖着一条毯子。当时父亲是卡车司机,但那一天摔跤受伤了。
那时的美国,没有医保,也没有工商赔偿。舒尔茨的父亲就这样结束了职业生涯,身体和自尊都受到了极大伤害。
这件事对舒尔茨影响至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对其他人、对世界、对责任感的看法安全改变了。
“我父亲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没有受到尊重,这使他觉得很辛酸和愤怒。所以我下定决心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在我的雇员身上。”
所以,舒尔茨成了全球有名的“最佳雇主”。
在尚未赢利的情况下,舒尔茨就慷慨地为员工提供一揽子福利待遇。1988年,星巴克成为美国第一家为员工包括兼职员工,提供完善医疗保健的私营企业。
从1991年开始,公司开始赢利,舒尔茨又推出一项新的员工计划——“咖啡豆股票”计划。
这项计划听起来有点疯狂:为所有的员工提供股权认购计划,使每个员工都持股,都成为公司的合伙人。所以,在今年6月离职时,舒尔茨写给全球35万员工的信,用的称呼就是“partner”合伙人。
舒尔茨不仅关心员工福利,也在乎员工的成长。员工的大学学费,也由公司买单。
来到中国,星巴克还是“最佳雇主”:会为工作满2年,父母年龄又低于75周岁的全职员工提供父母重疾保险;
还有长达12个月的无薪假期,只要工作满10年,就可以申请,以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假期间,公司为他们保留职位和社会保障等福利;
员工还可以申请到不同地区甚至海外门店工作,或者申请回到家乡门店……
因为星巴克福利好,以致于有一阵“星巴克的员工为什么挖不走”成了网络热搜词,行业中甚至流传“50万年薪挖不走一个店长”的说法。
对于舒尔茨来说,为员工提供这么多福利,成本自然不小,但收获也多,除了员工的忠诚,还有好名声。
好名声对于一个有意竞选美国总统的人来说太重要了。一个懂得尊敬员工、爱护员工的老板形象,怎么说,也是一个加分项。
穷小子的逆袭之路
舒尔茨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故事,对于他的参选,也是加分项。
前面说过,舒尔茨是穷人家出身。为了面包,从小就打不同的工。骑车送过报纸,也在餐厅打工,还在皮货商、运动鞋商店、编织厂等地方工作。据说,至今,舒尔茨的拇指上仍有厚厚的老茧。
可以说,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也可以说,是运动改变了他的命运。舒尔茨很有运动天赋,棒球、橄榄球、篮球,样样精通。
后来,凭着出色的运动才能,舒尔茨获得了北密歇根大学的奖学金,成了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舒尔茨进入施乐公司,成了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从小吃苦耐劳,口才也不错,很快,舒尔茨就被提为销售代表。
26岁的时候,舒尔茨又跳槽到了一家生产咖啡设备的瑞典公司——Hammarplast,成为美国区的负责人。
Hammarplast
舒尔茨发现,西雅图有家叫星巴克的咖啡店,向他们订了大量的塑料锥形过滤器。出于好奇,舒尔茨决定去西雅图看看,那是在1981年,他和星巴克的缘分就此结下。
那时,星巴克还是开在西雅图的本土小店,专门售卖咖啡豆和咖啡设备,连咖啡饮料都不卖。
但舒尔茨却看到了一个咖啡殿堂。“我走进去,看见磨损的柜台后面放着一罐罐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苏门答腊、埃塞俄比亚、哥斯达黎加。在另一边墙上,陈列着汉默普拉斯特的咖啡机,有红、黄、黑三种颜色。”
当时,大多数人还以为咖啡是罐装的粉末,而不是用咖啡豆磨出来的但这个店却专卖咖啡豆磨出来的咖啡粉,这让舒尔茨很受震动,也看到了潜在的商机。
第二年,他就放弃高薪加入了星巴克,担任营销总监的职位,负责向高级餐厅和餐馆售卖咖啡豆。
然后,命运又向舒尔茨招手了。这一次是在意大利的米兰。
1983年,舒尔茨到米兰出差,发现当地几乎每条街都有咖啡馆。当他走入其中一家咖啡店,喝第一杯意大利咖啡时,脑中便闪现了今日星巴克的模样。
“原来放松的气氛、交谊的空间、心情的转换,才是咖啡馆真正吸引顾客一来再来的精髓。大家要的不是喝一杯咖啡,而是渴望享受咖啡的时刻。”舒尔茨意识到,这个在美国没有的咖啡馆社交文化,正是星巴克要做的。
不过,那时舒尔茨只是星巴克的高级打工仔,店还是人家的。老板不同意舒尔茨的改造计划,说不想把店变成“餐馆”。无奈之下,舒尔茨只能另起炉灶,自己开“理想中的咖啡馆”。
筹资办咖啡馆时,舒尔茨没有工作,而他的老婆正怀孕。他的岳父就找他一起散步,先是称赞了一番他的梦想和勇气,然后话锋一转,说:“可是你没有工作,你得有一份实际的工作。”
舒尔茨顶住了压力。经过1年的辛苦筹资,终于开出了咖啡馆“Il Giornale”,是米兰一家报纸的名字。
 Il Giornale 咖啡馆
两年后,机会来了。星巴克原来的创始人想转业务,要把星巴克出售。在投资人的帮助下,1987年,舒尔茨以380万美元拿下星巴克,成为星巴克的掌舵人。
然后,星巴克就成了我们今日所见的星巴克。不只卖咖啡豆,也卖咖啡,更是社交和办公的空间,一种心情的转换。
到了1992年,舒尔茨已在全美开设了165家星巴克,并将公司上市。而现在,星巴克扩展到了77个国家,拥有28000多家门店。
在中国,星巴克更是飞一般扩张。以每15小时开一家新店的速度,铺满中国的一线城市,并深入中国的二、三线城市。
许多人以为,舒尔茨在星巴克干了将近40年,估计星巴克就是他一生的事业了。
没想到,今年65岁的舒尔茨却决定开启另一个未来。虽然舒尔茨还没有明确表态参选,但无论是媒体还是政治专家,对他行动的解读就是:参!
事实上,对于舒尔茨来说,现在正是进入美国政坛的好时机。
美国人厌倦了资深政客,厌倦了政府的无效率,并将目光移向美国现代的商业领袖,认为这些成功的商人,或许能为美国提供解决方法。没有从政经验的商人特朗普能当选,即说明了选民的这种心态和需求。
而舒尔茨的成功之路,舒尔茨“最佳雇主”的名誉,让他成为民主党内极有竞争力的总统参选人。
据说,2016年的时候,舒尔茨就曾有意参选,但考虑到希拉里比他更有可能获得民主党的党内提名,所以最后放弃了。
不知这一次,舒尔茨能走多远;不知2年后,我们能否喝上“美国总统”的咖啡。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
- 内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联系公众号 -
责任编辑:陈泰山 牛西 / 编辑:O.T.R / 助理编辑:佳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