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的12月,我窗男神卫西谛老师做了一个决定,用365天,回顾365部经典电影,一日一部,然后每天写一篇观影日志,这个计划就是“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春去秋来,一晃365天已经过去,而在这中间卫西谛老师竟没有一日断更,一步一步完成了这个计划。着实令我们这些“拖延症+懒癌晚期重症患者”惊叹不已:我们都是卫西谛老师的学徒。
在这里,我们为各位奉上“和电影生活在一起”里的每一篇观影日志链接,共365篇,一起跟随着卫西谛老师,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缘起
我预备要做一件事。就是花一整年时间去专门重温电影史上的杰作。也就是365天,每天看一部经典电影,然后每天写一篇观影日志。
我把这个计划称作“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非常渴望暂停和电影的关系。如果从BBS时代开始算起,我写电影评论和随笔已经将近20年。我并没有厌倦观看电影,也没有厌倦为电影写下真情实感。毋庸置疑,电影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我确实厌倦了以此为生。这种厌倦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点是,我要表达的感受都已说完,而电影并没有给我带来更新的东西。
这种厌倦使我近些年来推掉了几乎所有写电影的专栏——同时看着我曾服务过的媒体萧条或倒闭。我也越来越不愿意去过多谈论现在的电影,它们离自己太过接近了。
当我逐渐疏远电影时,去长时间旅行、拍照、或者宅在家里读小说,却对它产生另一种渴望和亲近的心情。这种感觉像恋爱一样。
对我来说,生活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现实与想象就像河与岸。现实如岸约束着想象,但是想象却也像河流一样,日以继夜地改变着现实的面貌。
生活中没有什么,我们就会去电影里去寻找什么。电影给我带来快乐、慰寄、以及期待,它弥补我们因缺少和失去而带来的遗憾。
于是,我想花一段时间去回头看,曾经让我为之惊异、为之感动的经典作品。
一位叫大卫·丹比(David Denby)的《纽约客》影评人给了我启发。1991年,48岁的大卫·丹比回到30年前曾就读过的哥伦比亚大学,在课堂上重新学习了两门人文课程。他花了一整年的时间,重读了从荷马、柏拉图到康拉德、伍尔夫的经典之作,并写成了一本名为《伟大的书》的书。
我在10年前遇到这本书,粗略地把它当私人文学史翻阅过,印象说不上有多深。10年后的今天,我的年纪也直追当时的大卫·丹比老师。重读他在前言中的话,让人到中年的我有非常的共鸣。他说:“……我已不知道我知道什么。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但没有原则,我拥有本能但没有信念。”
我觉得,在同样处境的我也可以花一整年的时间去“重读经典”。对我而言,我的人文知识来自于电影这所学校,那么我就去重温电影史上的杰作好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私人电影史”上的杰作。像大卫·丹比那样“把自己暴露于某种比我的生活更广阔、更强大的东西之中……”
这件事本身其实并没有多么了不起。我知道有大量的影迷每年并不止看三百部电影(就像最初爱上电影时的我一样);我也知道有许多人每天都更新一篇言之有物的公众号。而我只是想带着初心和好奇心,去观察固定的观影行为如何嵌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像观察河与岸的关系那样。
我是一位榜单控,但我不打算提前公布这365部电影的片单。这些影片有一个类似“人生中必看的1001部电影”那么大的范围——我将它们限定在2000年以前。但最终我会选择哪365部,我和读者一样,会在一年后才知道。
但是我会在每周日公布下周七天的7部观影清单,也许有人愿意和我同步观看,那是我的荣幸。我的观影顺序也并不按电影史等任何方式排序,排片也许有迹可循、同时也随心所欲。
我并不打算写365篇电影评论。只记录电影是如何渗入生活。就像是长达一年的、一个人的电影节。
这样就有了2016年12月3号开始的“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和电影生活在一起
2016.12.3-2017.12.2
卫西谛365天观影与写作项目
点击每日片名即可阅读原文
第1周:电影与人生
—2016—
第2周:小津的四季
第3周:我私人的九零年代
第4周:莎士比亚惊情400年
只有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这种人生注定黯淡的时刻。才能咀嚼出活着时更丰富的滋味。
——来自第2周《晚春》
—2017—

第5周:布努埃尔,西班牙或别处
第6周:从马德里到巴塞罗那
第7周:爱的感官世界
第8周:电影之初
梦不会使你富有,但梦会让你自由。
——来自第5周《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第9周:性,谎言,录像带
第10周:有歌舞的地方就有爱
第11周:新浪潮·第一波
电影最先吸引我们的,也许诸如此类来自日常的想象。上不了台面、微不足道的想象。
——来自第11周《四百击》
第12周:美国罗曼史
第13周:新浪潮·第二波
一部电影一遍又一遍打动你,除了这些风格和形式、这些外在的东西,总还有一些更内在的、更核心的、你无法一下子言说的东西,打动你、你又不知为何被打动的情感。
——来自第13周《朱尔与吉姆》
第14周:基亚罗斯塔米随风而来
—DAY:100—

第15周:西部世界
第16周:在路上
第17周:重回录像厅
窘迫催生了喜剧,喜剧让人生的窘迫更为锥心刺骨。
——来自第17周《喜剧之王》
第18周:纪录之眼
第19周:安东尼奥尼的考古学
第20周:人间喜剧
第21周:爱乐之邦
只有我们感受痛苦和孤独的能力越强,就越能感受到美和爱。
——来自第19周《夜》
第22周:新浪潮·第3波
第23周:沟口与成濑
第24周:欧洲:世纪末的浪潮
在某个夜里,一位穿着婚纱的新娘跑出来,又被拖回欢歌笑语的酒馆;然后一辆拖拉机拖着一匹病马,从雪地里经过。新娘是人间的一个故事,而马又是另一个故事。我们就像那两个路过的孩子,往往站在故事与故事的交汇处,难免会被世间万物的难言与悲伤所感染吧。
——来自第24周《雾中风景》
第25周:欢迎来到新好莱坞
第26周:文学与电影
电影在死亡和欢呼的蒙太奇之中结束,仿佛一场巨大的虚空。
——来自第23周《残菊物语》
—Half—
第27周: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第28周:伟大的电影
第29周:在上海电影节期间
—DAY200—
第30周:侯麦的故事
普通人的一生不就是这样吗?没有绝对的圆满结局,也没有绝对的悲剧收场。所有的心事,只能埋在内心深处,以及不相干者的闪烁眼光里。
——来自第28周《相见恨晚》
第31周:西部往事
第32周:在英国:关于底层或迷幻
第33周:大制片厂时代的美国喜剧
第34周:与雷诺阿的一周
第35周:欧洲电影:战争前后的年代
这个种族里的人,想要买下未来的人都死了,只有一个活在过去的人幸存下来。这个人从过去走来,为了将口琴塞回仇人的嘴里。复仇完毕,扬长而去,退缩回过去的时光中。这也是所有西部独行侠的标准归宿。
——来自第31周《西部往事》
第36周:比夜更黑的电影
第37周:“艺术大片”
第38周:意大利之旅
第39周:戈达尔的七段航程
少女安妮曾在17岁那年春天,摘抄她外祖父莫利亚克小说里的话:“幸福,就是被热切的渴望所包围着,就是听见树枝在自己的周围折断的声音。”我用这句话结束戈达尔的单元,但其实它并没有实质的意义。只是怀着“热切的渴望”,才能听见这样微妙的声音。这句话让我一厢情愿地联想起一种细琐又确凿的“爱和孤独”,就像我在戈达尔电影里感受到的那样。
——来自第39周《中国姑娘》
第40周:亚洲的生活与传奇
第41周:“美国恐惧”
第42周:了不起的女导演
第43周:变革年代之后的美国电影
我不知道,库布里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否已经预感到:人类终将无法处理现实中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和欲望的问题,而越来越用虚拟和幻觉来满足自己。当我们沉溺于梦境时,也许会想起库布里克那句话:没有一个梦仅仅是梦。
——来自第43周《大开眼界》
第44周:东欧年代
第45周:每个时代的日本电影
爱就是爱,情义就是情义,发乎于心,干脆利落,不被任何世俗规则左右,这才能成全最洒脱的人生。
——来自第45周《花火》
第46周:新浪潮余波
第47周:希区柯克:爱与谋杀
第48周:不可能的艺术
人类真正失落的时刻,是我们发现自己并不是自己所认为的那个人的时刻。
——来自第48周《玩具总动员》
第49周:奥菲尔斯、法斯宾德、瑟克
第50周:新世纪最动人的14部电影 上
第51周:新世纪最动人的14部电影 下
第52周:南国再见
人生的愁绪有两种:一是别离,一是归来。
——来自第52周《恋恋风尘》
—DAY365—
时间倒退365天,我在“和电影生活在一起”的第一天看了《一一》。自从有了这个项目的想法,就有执念,无论如何都要以《一一》开始。
在这十五六年间,看过很多遍《一一》,我会发现自己感动来得越来越早。现在只要看到第二个镜头,一群参加婚宴的人在阳光里远远地面向镜头、也面向我走过来,和着淡淡的配乐,就快要泪眼婆娑了。因为我已然知道他们的故事,我知道他们将要经历挫败和狼狈,将要发现内心的孤独。
从《一一》到《南国再见,南国》,在这样的电影面前,我们能明确感受到一种孤单,同时又有一种被陪伴的感觉。这种感觉大概就是约翰·伯格说的“电影是庇护所”吧。
——卫西谛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