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的蓝色字⬆️⬆️⬆️加关注
自从开公号写我全职带俩娃的这些事之后,我被问过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全职在家带两个娃,不累吗,怎么还能有时间做那么多事呢?

其实,怎么会不累呢! 带娃不轻松,带俩娃更不容易,还要家务爱好一起来就更难了,但总还是有些好书好物和好方法能让我的全职妈妈生活变得轻松美好一些,也让我可以有时间和能力去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个母亲节,我就来说说我做全职妈妈这些年里,对我帮助最大的那些好书好物和好方法。(先说明,这篇文章没有任何的广告和推广,下文里提到的有品牌的物品均是我真的用过并觉得对我有很大帮助的)
育儿书籍
我相信每个妈妈都希望在养娃之前就能知道所有的育儿知识,然后在养娃过程中就可以完美的应对每个问题。所以一般在怀孕时就会关注各种育儿号,看好多的育儿书,转发各种育儿文章。然而娃出生后,还是会手忙脚乱,被各种育儿经验和育儿理论搞得焦虑不已。
我也是这样,孕初期的时候就开始看各种育儿文章,买了很多当时网络上推荐的育儿书,每天还把从网络上看来的各种经验提炼精华讲给娃爸听,每天忙个不亦乐乎。然而老大出生后,还是陷入了各种新手妈妈的迷雾里。
幸运的是,我认识了一位和我同城的儿童心理专家,在她看过的无数育儿书里,她只给我推荐了这两本书《从出生到三岁》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而比我早一年半当妈妈的闺蜜小花给我推荐了《游戏力》。毫不夸张的说,这三本书帮我解决了绝大多数育儿中的问题和困惑。《从出生到三岁》是我家娃三岁之前我的育儿宝典,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和《游戏力》至今还是我放在手边,经常翻阅的育儿书。
01
《从出生到三岁》
这本书是我看过的所有婴幼儿期的育儿书中,最经典也是最有价值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经典和价值就在于它是唯一一本完全基于对家庭里的婴幼儿及其父母的直接研究而写成的,也是唯一一本经过大量实践检验的早期育儿指南。作者基于自己37年的观察和研究把0-3岁的婴幼儿期分为出生至6周、6~14周、3个半月至5个半月、5个半月至8个月、8~14个月、14~24个月、24~36个月这七个阶段,他从每个阶段婴幼儿的一般行为、明显兴趣、学习及教育发展、养育方法、推荐物品、标志性行为六个方面,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建议和准确的参考数据。
这本书就是我的早期育儿宝典,我在养育两个孩子三岁前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强烈推荐给每一位准父母和家有婴幼儿的父母们。
02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这本书是改变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的革命性著作。作者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海姆·G·吉诺特博士。他的这本著作对儿童教育理论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我在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教育类书籍中都看到了这本书的影子,比如那本非常有名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的两位作者就是参加了海姆·G·吉诺特的的讲座班后才写出了那本书。 
看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只有真正的理解孩子,才会让孩子敞开心灵与你沟通。做为父母,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还需要学习和使用技巧来与孩子们沟通,这样才会让父母和孩子真正的彼此了解和信任。
03
《游戏力》
上一本书是教父母如何真正的理解孩子。并用有效的语言技巧来与孩子沟通建立联系。这本书是教父母如何用孩子们最爱的游戏方法,来跟孩子建立联系,解决成长过程中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潜在的自信力。
书中有充分的案例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操作性非常强,相信每个看书的大人都能心领神会,因为,就算没做过父母,难道还没做过孩子吗?看书的过程就好像对答案,或者修正或者验证,得到答案后,请好好跟孩子去“游戏”!
有了这两本书做指导,很多育儿中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带娃工具

常有人说两岁之前的娃最难带,要哄睡,要喂奶,要抱着,要一眼不离的看着,所以市面上才会出现那么多带娃哄娃的产品。我也买过很多很多育儿产品,但回想我家俩娃两岁前那几年,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纸尿裤和婴儿背带了。
01
纸尿裤
娃姥姥和奶奶在俩娃出生后的第一年都是轮流远渡重洋的从中国来我这里帮忙,她们不约而同的都说过:“纸尿裤真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如果当年她们带孩子时也有纸尿裤该多好!”虽然她们在我生娃之前都提过用布尿布的事,但来了之后,都坚决的支持我给娃们用纸尿裤了。我家两个娃都是带纸尿裤带到快三岁,然后顺利的学会了自己上厕所。晚上的纸尿裤都是带到快4岁,自己要求摘掉后,从没尿过床。不用洗尿布,不用洗床单,纸尿裤真正的帮我节省了无数的时间和麻烦。
因为我家俩娃的屁股都不娇贵,所以对纸尿裤的牌子也不挑剔,帮宝适、好奇、Luvs 各种牌子都用过,哪个牌子有deal折扣就多囤哪个就是我的基本原则。
02
婴儿背带
婴儿背带是我另一个最好的帮手。把孩子背在身上,就解放了双手,让我一个人带小娃的同时还能做家务做饭。自己带娃出门或旅行的时候,带着推车不方便,把娃背在身上其实更轻松。尤其是三年前我自己带俩娃从国内回美时,我用背带把妹妹背在身上,一手拉着哥哥,一手拖着行李,自己一个人也顺利的搞定了在机场转机的所有行程。
对我来说,婴儿背带也是最佳的哄睡利器。我家哥哥一岁之前因为婴儿肠绞痛是个实实在在的睡渣,抱着就睡、放下就醒。无数个nap和夜晚我都是靠着婴儿背带度过才没有困乏烦躁抑郁到怀疑人生。和哥哥相反,妹妹的睡眠特别好,没满月就能睡足8小时了。但是她一岁之前经常生病,身体又对病痛非常敏感,每次生病都需要大人抱着才能睡的安稳一些,所以每次她生病时,婴儿背带又成了我们的救星,

我在做了很多研究后,选择了ergo baby的婴儿背带,这个牌子的背带的设计,做工都很好,除了夏天用有些热和娃不能超前外我对这款背带非常满意,用了整整快五年,妹妹两岁后才闲置下来。现在这款背带已经有了可以让小娃超前的新款式,相信使用体验一定会更好了。
家务利器

在美国带娃,尤其是我住的这种华人不多的地区,最大的烦恼其实主要来自于家务。没钱就买不起的各种人工服务,有钱也买不到爱吃的中华美食,让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就只能一切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了。在我们最最需要帮助的哥哥妹妹刚出生的那两年,双方的老人们轮流来了两次,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但是无聊的美国大农村带娃生活也让他们再也不想来了。。。
我家娃爸的工作非常非常的忙,所以家庭分工中我就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收拾房间,清洗衣服,整理玩具,做一天三餐,这些几乎每天都要重复的家务即琐碎又花费时间,全职妈妈如果想要在一天里有限的时间中多陪伴孩子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要么花钱把这些家务外包,要么就要提高做家务的效率和质量。我们还没能力把家务全部外包,所以我用了不少工具想了很多办法来提高我做家务的效率。
01
洗碗机
如果说纸尿裤是育儿界的最伟大发明,那么我觉得洗碗机就是家务届的最伟大发明。我刚来美国时看到公寓里的洗碗机觉得美国人真浪费,吃顿饭才有几个碗啊,一会儿就洗出来了,有必要用这么大的机器费水费电的洗碗吗!所以生娃前一次都没用过。
生娃后,虽然只多了一个小人,但是家务量至少翻倍,为了让孩子吃好,我花在三餐上的时间和心思越来越多,每顿饭用到的餐具越来越多,每天花在洗碗和整理厨房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终于在我第n次抱怨为什么“家里都没人帮我干活”的时候,我想到了家里一直被闲置的洗碗机。从此以后,洗碗再也不是让我烦心的家务事了。每顿饭吃完后,把碗碟上的残渣用水冲掉,就可以摆放进洗碗机里,晚饭过后,洗碗机大概就摆满了,开动洗碗程序,洗碗机就会把餐具都洗干干净净。一个洗碗程序结束后,所有餐具也都洗净烘干,可以直接摆进碗柜内。而原本用来洗碗的时间我就可以去收拾灶台、餐桌和厨房。我曾经估算过,每天洗碗机可以为我节省至少40分钟的家务时间,而因为不用洗碗而减少的抱怨和争吵更是不能用时间和金钱来衡量了。
使用洗碗机的这个经历让我对该如何做家务这件事有了新的思考方向,如果家务占据了我每天的的大部分时间并让我开始烦躁时,我要做的不是整天抱怨生活太累然后跟另一半吵架要求他多分担家务,而是先思考一下是否自己做家务的习惯和方法出了问题,如果是的话,那就去找到更好的的工具和方法来改进并提高效率。
02
洗衣机和烘干机

这是我的另一对“好帮手”。尤其是烘干机,极大的缩短了洗衣服这项家务的整体时间。每次把娃的衣服用洗衣机洗好,就直接拿出来放进烘干机里。烘干程序结束,衣服也都是清爽干燥的了,只要及时从烘干机里把衣服拿出来,衣服一般也都没有褶皱,可以叠起收好或直接挂进衣橱里。使用洗衣机和烘干机后,洗衣服这项家务就简化成三个简单步骤:1. 衣服放进洗衣机,加洗衣液,开动洗衣程序;  2.把洗好的衣服拿出来直接放进烘干机,开动烘干程序;3.把烘干好的衣服拿出来,整理叠好或直接挂进衣橱。等待洗衣烘干的这段时间我一般就去整理收拾房间,衣服都烘干好了,房间也基本都整理收拾好了。而最花费时间的“整理烘干好的衣服”这一步骤,在孩子们大了之后(哥哥5岁,妹妹2岁时),他们的衣服我就交给他们俩负责分类整理了。这样又减轻了一部分我的工作量。
我家的洗衣机和烘干机已经使用了很多年了,今年计划换成新款智能型的,相信洗衣服这件家务一定会变得更轻松吧。
03
Dyson吸尘器

美国这边的房子一般地毯面积都比较大,所以家里一定要有个强劲有力的吸尘器。我们买了房子之后毫不犹豫的就入手了Dyson的吸尘器。使用后感觉果然是物有所值,秒杀之前用过的其他牌子吸尘器。无论是地毯还是地板,都能轻松吸的干干净净,而且用了5年多了,吸力也完全没有减弱。不夸张的说,刚买来dyson的时候我都有种爱上吸地这项家务的感觉了,恨不得一天把家里吸上两次。
我用的是Dyson的老款吸尘器,这几年已经出了新款的V8,使用更加方便轻松,已经列入到我的拔草清单里了。
04
《电高压锅》

这款有很多功能,可定时的安全高压锅我也已经用了六年了。越是繁忙的时候它的用处就越大,尤其是孩子们上学后需要接送他们上各种课外活动的时候。比如某天我想要给孩子们做需要长时间炖煮的菜,但是做饭的时间又和孩子的课外活动时间冲突。那么我就在孩子们上课外活动之前把菜肉处理好,放进电高压锅里设定好程序,然后就可以放心的带孩子去上课外活动,回到家时就可以直接吃上可口的饭菜了。又比如某个周末我想睡懒觉,孩子们又想早上吃瘦肉粥,那我就在头一天晚上把材料都处理好放进电高压锅里,定好时。第二天早上起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肉粥了。
除了这些最常用的,我家里还有不少方便好用节省家务时间的家电,比如Vitamix,面包机,挂烫机,蒸汽拖地机等等,这些小家电使用频率没有那么高,但也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帮手了如果没有能力把家务全部外包,那就投资这些功能强大的家用电器吧,科技会让你的带娃生活更轻松。
05
各种收纳方法和工具

除了各种家用电器,有效的收纳方法和各种收纳工具也节省了我大量的家务时间,提高了做家务的效率。 一度我也认为有孩子的的家庭就是不可能保持房间的干净整齐。总也收拾不完的玩具,收拾完也很快就乱的房间就是正常的。但当我发现我每天在收拾整理房间上花的时间越来越多,因为屋子太乱而火气越来越大时,我知道一定是我的做家务的方法和效率出了问题。
刚好当时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风靡了全网,看过之后我立刻发现日本的收纳术正是解决我在家务上的烦恼的最好方法。于是我又找来另一位日本收纳大师近藤典子的《家庭收纳1000例》,两本书一起研读,结合我家的实际情况,我把家里从厨房到卫生间,从客厅到卧室,从车库到壁橱,全部重新做了收纳整理。整理之后果然我做家务的效率大大提高。厨房、书房、我的卧室、壁橱这类娃不会经常出没的地方可以一直保持整洁,而客厅,活动室,娃的卧室这些家务重灾区,因为有效的收纳工具和方法,即使乱了也很容易就再次收拾整齐。比如我家的活动室,里面按类别收纳摆放了所有孩子们的玩具,哥哥在三岁半时就可以自己独立把整个活动室的玩具全部收纳整齐。学习了好的收纳方法后,我花在家务的时间真的减少了很多,也轻松了很多,节省下的时间我就可以用来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和发展自己的爱好,绝对的双赢。
好用的手机Apps
上面推荐的这些好物让我能最大程度的节省出更多的时间,那么下面这些手机app就能让我最大程度利用各种碎片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01
象印笔记
也许是脑子真的落在产房了,生娃后的记忆力大不如前。每天各种琐碎的事情一多我就就忘这忘那的,所以生娃后我一直都有做计划列清单的习惯。有的人喜欢用手帐,而我最喜欢用手机里的记事本类的app,一是因为手机携带方便,随时随地只要有时间我就可以打开app记录,二是这类的app应用功能很强大。比如我最一直在用的象印笔记,不只可以做计划、列清单还可以写文稿、做笔记、收集素材等等。娃小时候需要哄睡时,我就用象印笔记检查当天计划的完成情况,然后列出第二天的计划清单;在陪娃们上课外活动时,我会用相印笔记为公众号或约稿写文章的提纲;有时候突然有了想拍的摄影主题,手工设计的新灵感或者公众号文章的选题我都会立刻用象印笔记分类记录下来,方便日后查看。
02
喜马拉雅
我在做家务、开车、运动这类凭肌肉记忆就能完成的活动时最爱的app就是喜马拉雅了。小说,历史,畅销书,还有各种付费的课程,根据自己的心情和需求,想听什么就听什么。听着自己喜欢的声音和故事,无聊的家务也会变得有趣一些,难以坚持的运动也会变得轻松。
03
樊登读书会
樊登读书会是我的闺蜜大力推荐的知识付费型App,创始人樊登会每周为读书会的成员推荐和解读一本书籍,除了音频,还有视频和图文阅读方式。试听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读书方式非常适合我这种碎片时间多,又想提高阅读量的全职妈妈。这种方式当然不能代替读书,但是可以帮助我扩大阅读的广度和提高阅读的效率。读书会每周推荐的书籍,如果听完我不是很感兴趣,那么我就只再看遍文字解读,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好了;如果听完对这本书的兴趣非常大,那么我就会立刻去找原书(一般都是Kindle版本)然后利用陪孩子上课外活动这种大块的碎片时间把书看完。
04
可汗学院
翻转式学习的免费线上教学app。在试图为哥哥启蒙数学然后把自己气的想咆哮后,我果断的给他设立了可汗学院的账号,让他每天自己跟着app里的课程学习,从此学数学变得异常轻松,他为了积攒积分和各种徽章,有时还会要求多学新课多做题。而他用可汗学院的时候我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05
Pinterest
这是我的灵感源泉,我几乎每天都会至少刷一次。手工、摄影、服饰搭配、设计、生活家居各种类别的好看图片,即使可能对我没有实际用处,只是浏览一遍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愉快。Pinterest就是我的精神棒棒糖。
06
下厨房
想吃什么了或者想不出吃什么了,我就去下厨房看看。下厨房给了我很多做食物的灵感,也节省了不少纠结“今晚应该给孩子们做什么吃”的时间。

提高幸福感的秘密武器
最后,我要推荐三个和孩子家务都没关系,但却能有效缓解因为孩子和家务带来的疲劳和负面情绪,提高幸福感的秘密武器。
01
运动
我的第一个秘密武器是运动。我这里推荐运动的原因可不是因为多运动可以减肥,而是运动能有效缓解我的负面情绪。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时我们身体里会增加让人产生幸福感的多巴胺,运动结束后,多巴胺的分泌量还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增长。所以每当我被孩子们气抓狂的时候,我就去家里的椭圆机上跑上半小时,跑完后,身体里那种想跟娃怒吼的情绪也基本随着汗水都排出去了。这个控制情绪的方法对我来说百试百灵,而且还会得到增强体质(这样就更有体力跟孩子们斗智斗勇)和控制体重的额外好处。
02
电动按摩椅

我的第二个秘密武器是电动按摩椅,有效帮助我消除带娃和做家务的疲劳。
我家娃爸因为工作的原因,颈椎和腰椎都有些小问题,做过一段时间的理疗,也用过一些小的按摩工具,但效果都一般。于是在妹妹一岁左右我们“斥巨资”买了一个大的电动按摩椅,躺在上面设定好按摩程序和时间,不用出门就可以享受按摩服务了。用了快两年,我和娃爸一致认为这是我家性价比最高的“投资”。身体疲劳时,情绪紧张想放松时,情绪低落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按摩椅里按上半小时(一个人按摩的时候,另一个人就负责带娃),按摩完经常是舒服的都要睡着了。
家里的老人们来我们这的时候也特别喜欢这个按摩椅,每天也至少要按摩一次,奶奶说每次按摩完就感觉身体的疲惫消除了一半,带娃也觉得轻松一些。
03
爱好
我的最后一个秘密武器就是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爱好,摄影和手工。这两个爱好带给我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让我在做全职妈妈的同时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激励着我不断的学习和进步。育儿的辛苦、失落和挫败都可以在我拍照修片和做手工的过程中被修复,让我对生活一直充满了热情和希望。
以上就是我做全职妈妈这些年里对我帮助最大的好书好物和好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也有想向大家推荐的好物,欢迎在留言区留言哦!。
祝所有的妈妈们母亲节快乐!

 HAPPY
MOTHER'S
DAY 
—The End—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但欢迎转发分享。
联系转载及合作事宜请Email至[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阅读,直接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Ivy 快乐多
Hi! 我是Ivy,两个娃的妈妈,坐标美国。
热爱手工,热爱摄影,热爱亲子阅读。
关于带娃这件事,
我有无数的奇思妙想与你分享。
欢迎长按下图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号:ivysweetlife
新浪微博:Ivy快乐多
Instagram:ivyyinphotography (摄影)
flowerandivygirl (手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