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明明一个立体世界,
偏偏要对孩子进行单维输入。
兴趣是个很玄妙的东西。燃烧起来的兴趣小火苗,很容易就被一些风吹草动给熄灭。如何找到并塑造它和未来的关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兴趣热衷,比对星座更为痴迷,不仅关注,而且还会找到各种具体的、烧钱的、各个角度的办法,并针对兴趣,提出解决方案。
如何找到孩子的兴趣?我来先讲一个吃菜的例子。
孩子挑食,对什么菜都不感兴趣。有一次,突然发现,孩子这顿饭吃得特别香,他好像对某中的某道菜特别感兴趣,于是如获至宝,一连三天,都在给孩子做这道菜。孩子会怎样,当然是腻了。
这样做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偷了个懒,好不容易找到孩子喜欢的了,就懒地再去给孩子尝试别的种类。
其实,我们在寻找孩子兴趣点的时候,也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作为家长,我们非常希望能早早找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在这个兴趣点上,进行强压攻击,毕竟资源有限,单点攻击最有效。
孩子喜欢哪种类型的书,比如说是,工程的书,这样的书,我就源源不断地给他买买买,看看看。这样,一定会把他看恶心了。
如果我们想的是,抓住一个兴趣点,认为孩子这辈子的潜力,就靠这个兴趣点来激发了,这其实也是一件挺可怕的事情。明明一个立体世界,偏偏要对孩子进行单维输入。
孩子对世界的这份好奇心,可千万不要被单点的兴趣给降维攻击了。
大大的世界,才配得上孩子的兴趣

降维的空间,那是大人的世界,不是孩子的。
现在能有几个大人敢说自己所读的图书主题范畴能超过孩子,孩子读什么主题的书:动物、植物、太空、考古、古生物、经济、音乐、艺术、建筑、科学、编程、物理等等。大人呢,大多是限制在这个人造世界中,而且还只会集中到某个小小的点上。
为什么说大大的世界,才配得上孩子的兴趣。那是因为,看过了世界不管是精彩还是黑暗也好,孩子最开始处于混沌状态的心里,会慢慢裂开一道缝,让内心之光照射进来。千帆过尽,余生不悔,这时候,再专注于自己想做事情。
如果不这样的话,可能我们一生都会在想,这件事情不是我想要做的,一生都在蹦跶着找自己的兴趣点,一生都会不安心地为某一行业浅入浅出。
儿时的理想,只会偶然在梦中与自己相遇,这是最痛苦的。
我们想吃遍全世界的美味,就算是黑暗料理也想尝一尝,我们孩子带看世界,也要像吃饭菜一样,看到全世界的图景,即使是历史中的暗黑世界。
保护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让孩子对整个世界都充满兴趣,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呢?怎样将大大的世界,送给小小的人儿呢?
给孩子开个360度环绕的全景玻璃窗
给孩子开个,关于世界的360度环绕的全景玻璃窗,难吗?难。有多难?很难。
“但我们能做到吗,是的,一定行”。这句话来自孩子爱看的《巴布工程师》,有点跳戏了。
先说说为什么难,难在哪里?
这里,需要介入我的工作范畴了,我会说说我的工作,也会提及我司的产品名字,请见谅。
我是一个产品编辑,最开始,在拿到景芳《世界简史Ⅰ:给孩子的万物起源课》大纲的时候,快崩溃了,就是毕业于国内学校排名前五的老师,也觉得很难。一圈资料查下来,发现,好些主题,是专业领域内的最专业的话题,怎么破?
编辑们都疯了,于是进行了种种质疑,这些话题,我们都觉得难,那孩子能听得懂吗?而且景芳还要求,必须让孩子感受到主题讲述里的思维弧度,各种学家的思考方式。头大。
有时,想走个捷径,参考一下别的童书的讲述方式。找了一圈下来,没有相应主题的童书。我们现在在做的,难道是一个前无古人的项目?
所以,将这些世界简史讲给孩子听,是不是孩子能接受,以怎样的方式讲述,我们也讨论了好多轮,稿子也改了很多遍,其中也包括给娃试讲了很多遍,怎样给孩子来介绍这个大大的世界呢?
终于,终于,我们找到了一些法门,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整个《世界简史Ⅰ》的讲述逻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在给孩子讲一些你认为孩子理解不了,而你又非常想让孩子理解的大话题或事物时,可以这样做: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让他想一想各种事物有什么用,
猜一猜它们是怎么来的。
很多事物,当我们从它们的诞生讲起,
孩子们会觉得并不遥远。
为什么呢,因为和万物的起源,离得最近的,其实就是孩子。此话怎讲?
就拿《世界简史Ⅰ》的第二单元来说吧,其大主题是,人类文明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其中包括了,人是怎样变成人的、怎样有了语言、人是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等等,这些主题和谁的关系最近,答案是孩子。
看看孩子每天喜欢玩的东西,玩泥、扔石子、爬树、玩打仗游戏、还有漫无目的地疯跑,这些不就是原始人类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吗。
这种现象,其实心理学霍尔的复演论早就提出来过,他是怎么说的呢:
个体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类种族进化的复演过程。具体地说:
个体在出生以前即胎儿期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
4岁前的婴幼儿期复演了动物到人的进化阶段;
4-8岁的儿童期复演了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过渡的农耕时代;
12-25岁的青少年期则是复演了人类的浪漫主义时代。
用人话来说,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重复着整个人类的发展史。
话说,我家的4岁男娃,按霍尔的观点,正处于从动物到人的进化阶段。他呀,对原始人的生活方式,还真是如数家珍,最近有种种迹象显示,他这个小小原始人,要开始向农耕时代进化了。
在小区草地里,看到野草,跑过去,将草籽剥下来,放在嘴里嚼了又嚼,告诉我们,原始人最开始种的麦子就是这样子的。(详见《世界简史Ⅰ》第二单元。)
给孩子介绍万物的起源,让孩子看到这个世界是怎样从无到有,就像看到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是如何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的。孩子能不对这样的大世界感兴趣吗。
怎样让兴趣与未来建立联结
兴趣是个很玄妙的东西。燃烧起来的兴趣小火苗,很容易就被一些风吹草动给熄灭。兴趣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付出,才能塑造它和未来的关系。
对大大的世界有了好奇心之后,怎样才能让孩子对这个宝贵的兴趣有所坚守呢?
带他去博物馆,跟他一起聊听过的知识。毕竟,相对于知识,来自以前的物件儿,更是真实体现,孩儿们喜欢眼见为实的东西。
博物馆有多重要,对孩子的影响有多深,任谁都能说上个三四五六。可是,孩子到博物馆,又真能获得多少知识,又怎样能让孩子不讨厌那灯光昏暗的博物馆呢。
我之前完全没有兴趣去带孩子去博物馆,理由是,孩子还小;逛博物馆还不如去公园呢,毕竟有句名言,“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笑哭。
为了陪孩子姥爷逛博物馆,孩子也就有了生平第一次的博物馆之旅。去了国博的常设馆“古代中国陈列”,多亏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从远古时期,就开始有了各种展品。
一定得是从原始社会开始看起。第二次去国博,不小心从清代进入了,娃非常不耐烦。
抱着我的原始娃,从远古社会开始看起。听过《世界简史Ⅰ》第二单元里讲的内容,可以说,这样的知识储备和原古社会的展品,非常贴合。面对着这些展品,我也能给娃讲出道道来了,我很骄傲,内心不断涌动着一句话,我这个妈妈太靠谱了。看着展品,娃也能猜出这些展品的用途了,我更骄傲。
来馆之前,孩子刚听完贸易起源的一课,听我介绍一个叫做“青铜贮贝器”的展品后,看得那叫个仔细。于是,我趁热打铁,将贸易起源中的一些知识又讲了一遍(感觉自己好专业)
这一趟下来,孩子对于国家博物馆的好感度,真是让我惊讶,并且明确表示,等他姐姐来北京后,一定要她去国家博物馆。趁机发问,如果姐姐来了,该怎么向姐姐介绍国博呢。孩子从目光所及的奶奶戴的项链开始讲起,说国博里有用石头做成的项链,不过,没有中间的绳子,因为太久,腐烂了,还有……,在童行的熏陶下,娃已经有了考古学家的思维了。
对了,国博里,也有几个三星堆的青铜雕像。童行《世界简史Ⅰ》第二单元的百宝箱里,也有一课内容,专门讲了三星堆。孩子在一次假装的考古现场,又不一小心流露出他对三星堆的认知,妈妈的小心脏又一次感受到了狂喜。我承认,我是一个特别容易满足的妈妈。在之前,给孩子听关于三星堆的音频的时候,我特别怕他听不懂,尤其是三个蜀王怎样怎样,没想到,他印象最深的,居然就是三个蜀王的故事,还有三星堆如何消亡的假说。
后来,仔细想了想,我们认为的,有些知识孩子听不懂,是不是没有提供给一个合适的输出渠道,让孩子对知识的理解,有机会显现出来呢。
我们家长们要做的就是多给孩子创造一些知识输出的渠道,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对自己更满意;看到孩子的输出,家长也会感到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对孩子更满意。
亲子关系融洽,这比什么育儿理论都重要。你对孩子满意了,也就了尊重孩子。孩子对你满意了,你说什么话,他能不听吗?
为了让孩子的知识得以浮现,童行的《世界简史Ⅰ》每一课内容都有配套的材料。目力所及,配套的材料会越来越多。这些材料,不仅能让孩子的思考得到呈现,还可以让孩子像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一样思考等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家有个好奇宝宝,如果你想和孩子一起了解宇宙、地球、人类、音乐都是怎么来的。欢迎收听郝景芳和童行教研团队精心研发的童行通识体系第一门主干课程《世界简史Ⅰ:给孩子的万物起源课》
《世界简史Ⅰ》是童行通识启蒙体系推出的第一门主课,是引导孩子提问和思考的通识课,是融合科学、人文、艺术的跨学科主干课。
这门课主要面向4-10岁孩子,以人与自然的大问题为出发点,对人类自然科学、历史社会、文学艺术各方面进行全景展示。
戳图👆了解更多详情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收听。
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收听
听课方式:在童行星球公众号(ID:tongxingplanets)底部菜单栏点击“童行课程”或“我的已购”即可听课。
12
韩乐
童行产品编辑
曾做过经管类图书编辑、知名儿童领域自媒体编辑、儿童图书编辑
家有男孩
哄娃绝招:讲故事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共享教育共享未来
长按关注一起童行
拓展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