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主委会主席徐立之与David Baltimore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 | 邓子卿,知识分子
撰文 | 陈婉莹
11月27日,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在香港举行。本文为《知识分子》特约记者、资深媒体人陈婉莹在峰会现场发来的快评。
1)大会官方克制,第一天的大会上,公开发言的讲者都没有直接提到贺建奎的事情,大会两位主席徐立之和David Baltimore、主办者之一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曹文凯(Victor J Dzau)接受记者访问时,都婉拒评论基因编辑婴儿的事情,说期待贺在会上发布详情。立场比较强硬的张锋和伯克莱的Jennifer Doudna 会前已发表声明,呼吁立刻停止类似的基因編輯。据接近大会组织委员会的消息,会方对贺的基因工程一无所知,到开会前夕才得到消息,大为震惊。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长,Victor J Dzau在峰会
摄影 | 陈婉莹 WRong
2)大会批评贺的最强音来自中国专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邱仁宗指出卫生部及科技部的管理条例严禁基因修饰的胚胎植入人或动物的生殖系统。而毫不含糊地指责贺教授违反了有关管理条例。他也清楚地提出有必要“构建一个伦理学框架,对具有决策作用的科学家、医师及管理者进行评估” 以及制定章程, 管理用于申请种质基因组修饰的基因编辑。
他也提出了有必要加强管控专业、机构、管控本身、法律和国际的层面。
邱仁宗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回应。摄影 | 刘新星,知识分子
3)中国专家的价值共同体在国际上发挥影响力。专家们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谴责贺的行为,得到国际科学界和媒体的注意。 周一(11月26日),贺建奎的新闻发布不到半天,122名中国科学家联名强烈谴责“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直接进行人体实验,违反科学道德伦理。  这些科学家自发的行为,传达了清楚的价值观,在国际舆论具有公信力,得到了尊重。
4)社交媒体的威力,专业和自媒体的结合反映了民间社会的自我纠正能力。贺的消息传出后,社交媒体的评论和点击量以千万计,也是半天不到,道理基本已讲了清楚。另外专业媒体的采访和调查,把贺背后的关系理清,近如南方科技大学、有关医院、公司的利益,远到贺取得博士学位的美国莱斯大学。中午时候,有媒体还形容事件为 “罗生门”,到了晚上,事情的基本脉络已经浮现。
5)国际交流,建立共识。中外专家同台交流、沟通,同时承认技术发展太快,必须加强社会的认知、文化、管理、法规建设。这可以说是贺建奎事件所促成、意料之外的结果。
作者:陈婉莹
前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总监、教授
更多精彩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知识分子书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