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刚刚成立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今年正好度过一周岁生日。11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2017边缘计算产业峰会”就像是联盟一周岁的生日宴,规模盛大,亮点颇多。
对于联盟的快速发展,记者有三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联盟成立时只有几十家会员,经过短短一年时间,会员单位已扩展到154家,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能源电力和ICT行业的领军企业,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第二个没想到,一年之中,联盟通过建立测试床、撰写技术白皮书、制定相关标准等方式和手段,推动边缘计算在行业中快速落地,成果显著,举例来说,本届峰会特别设置了边缘计算行业创新应用与体验展,展厅面积超过600平方米,智能工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慧安监、智慧水务、智慧路灯、智能电网、智慧园区、网络安全、公共安全等行业的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让人眼花缭乱;第三个没想到,在中国成立的联盟今年成功“西进”,在工业4.0的发源起德国举办了迄今为止欧洲最大规模的边缘计算研讨会,让边缘计算的星星之火在欧洲乃至全球呈燎原之势。参加“2017边缘计算产业峰会”的600多位代表就来自欧洲、美国和中国。边缘计算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热词。
边缘计算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面临概念理解不统一、市场需要培育、标准亟需制定等问题和挑战,但这并不妨碍边缘计算在行业中的落地。反而在应用落地的过程中,学术界、厂商和用户可以边实践边发现问题边总结经验,让边缘计算的技术、市场和应用可以同步发展。ECC成立的初衷正在于此,它既是引领边缘计算发展的风向标,又是加速边缘计算落地的推进器。
边缘计算作为一个新的产业生态,需要全盘布局,发挥“政产学研用”联动的优势,同时又要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和重点行业率先实现突破,树立行业标杆,这样才能产生放大效应,促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成熟。一句话,推动边缘计算落地,要牵住“牛鼻子”!
所谓牛鼻子,就是重点或者说突破口。依据当前边缘计算的发展现状,技术与标准、生态和行业应用是最应该被牢牢牵住的“牛鼻子”。
1
牵住技术与标准的“牛鼻子”
边缘计算为何如此重要?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设备数量将达到820亿台,海量数据的冲击,TB级传感器数据的收集和传输、数据存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导致一场灾难。
对于广大的行业用户来说,边缘计算的价值集中体现在“实时、智能、数据优化、安全和联接”五个方面。率先采用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用户,主要是出于数据优化、实时应用和机器学习,以及连接性和安全性的考虑。
IDC的研究显示,到2020年,IT在边缘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开销将达到物联网基础设施总投入的18%。边缘计算市场正在快速崛起。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为网络研发部总裁刘少伟介绍联盟运作进展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到目前为上,业界对于边缘计算的定义还不统一,这也导致对边缘计算市场的认识模糊,最终会延缓边缘计算的发展速度。
工业互联网联盟对边缘计算的定义是:边缘计算是对所有从边缘获取或通过边缘的数据提供计算、存储、通信等功能与服务。Linux基金会成立的新物联网项目EdgeX Foundry将边缘计算定义为一种物联网架构,允许客户在边缘的计算节点上部署即插即用的微服务。而ECC给出的边缘计算定义是:边缘计算是一个开放分布式平台,在网络边缘靠近数据源就近提供网络、计算、存储等服务,满足行业数字化转型在联接、智能、实时、数据优化和安全方面的诉求。
自成立以来,ECC一直将体系架构制定与技术路线选择作为推动边缘计算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参考架构提供跨产业的设计为参考,以客户需求、产业最佳实践、联盟的商业成功为导向,促进技术架构、标准、方案和应用的开放合作与协同。
作为联盟驱动创新的重要成果,《边缘计算参考架构2.0》在本届峰会上正式发布,它重点阐述了边缘计算的概念、特点、价值,分别从概念视图、功能视图、部署视图三个维度全方位展现ECC边缘计算参考架构2.0,提出构建模型驱动的智能分布式开放架构,目标是实现架构极简、OICT设施自动化和可视化,以及资源服务与行业业务需求的智能协同,通过全层次的开放架构推动跨产业的生态协作,产品的快速孵化,为边缘计算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指引。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秘书长杨泽民在峰会上表示,对于边缘计算来说,应该多抓住几个“牛鼻子”,加强扩散作用,攻克边缘计算在技术、商业应用等方面的瓶颈,洞悉大局,广泛合作,最终实现共赢的大好局面。
2
牵住开放生态的“牛鼻子”
ECC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其开放的、广泛合作的生态策略。为推动产业资源协同,引领边缘计算产业发展,ECC始终坚持开放生态系统的构建,积极开展与第三方标准组织、国际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ECC已经与工业互联网联盟(IIC)、SDNFV产业联盟、中国自动化学会(CAA)、Avnu Alliance等组织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在标准制定、联合创新、商业推广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合作。
在本届峰会上,ECC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在研究报告/白皮书、试验平台/测试床、技术标准、市场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ECC还与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ISA)、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边缘计算在智慧照明、智能车载领域的应用创新、标准制定和商业落地;同时,ECC还宣布将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自动化学会边缘计算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2018年边缘计算技术研讨会”(SEC-China 2018),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界、产业界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和前沿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大力推动中国边缘计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理事长于海斌(左)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秘书长余晓晖(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ECC旨在推动OT和ICT产业的开放协作,推进边缘计算产业的协同发展、开放创新、示范推广,更好地实现“政产学研用”联动,不断深化边缘计算产业合作。2018年,ECC将在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上有更大动作。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为网络研发部总裁刘少伟表示,ECC全球化、跨行业、覆盖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国内外产业界的广泛认可。边缘计算的“风口”即将到来,牵住开放生态这个“牛鼻子”势在必行。
3
牵住行业应用的“牛鼻子”
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目前正在经历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深刻变革,如果能够抓住边缘计算这个核心技术点,孵化新的产品、商业模式,进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增长机遇。
国家当前最关注的是信息技术如何与实体经济更好地融合。边缘计算是一种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兴技术,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非常重要,将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出,工业互联网通过系统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打造人、机、物全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
ECC就像是一个排头兵,旨在推动边缘计算产业落地,实现边缘计算的规模化应用。区别于其他ICT单一聚合的市场,ECC天生就是一个跨行业的联盟,因为边缘计算的应用本来就是遍布各行各业,千姿百态。ECC采用水平工作组与垂直行业委员会并行的运作方式,通过共建联合测试床打造边缘计算的创新解决方案,挖掘产业价值,推动应用落地,帮助联盟成员取得商业上的成功。截至目前,ECC已完成21个测试床方案,涉及工业制造、电力能源、智慧城市交通等多个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华为、英特尔联合研制的“自适应柔性制造平台”荣获了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金奖,是四项创新金奖之一。
ECC的垂直行业委员会目前包括智慧路灯、智慧车载和边缘监控,华为都有参与,并推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在本次峰会上,华为又与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华为边缘计算物联网(EC-IoT)解决方案与威派格的智慧供水管理平台强强联合,打造以数据驱动的城市智慧供水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具体来说,华为与威派格联合创新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通过拥有强大边缘计算能力和开放架构的物联网关,联接供水设备和各类传感器,采用云管理架构,具备设备管理、计算资源管理和应用管理等功能,可实时采集供水设备的运行数据,并结合云端大数据分析平台,全面了解供水设备各部件的健康指标,实现对供水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让供水更安全。
众多成功的行业应用证明,边缘计算具有重要的商用价值。IDC预测,到2020年,在亚洲和欧洲地区,用于边缘计算解决方案的支出将超过600亿美元,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电网、生产制造、公共交通、道路管理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牵住了行业应用这个“牛鼻子”,边缘计算的落地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4
做深产业实践与合作,做强产业国际化
谈到ECC 2018年的发展计划,刘少伟着重介绍了以下几点:开发更多的测试床;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创新,主要集中在边缘计算的关键技术和架构方面;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的交流互动,向欧洲和全球拓展,扩大成员规模;配合各国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深度参与工业4.0,在中国构建边缘计算平台,使能重要行业的应用。
刘少伟再次重申,ECC的作用就像是拉瓦尔喷管窄喉,它将各标准技术组织、技术和方案进行混合,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可以商业化的方案、标准参考架构和测试床,然后将边缘计算加速“喷射”出去,形成规模化应用,让联盟成员和广大的行业用户受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