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关乎我们以怎样的方式继承并延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尺度各异的遗产内容,不仅需要系统的文物保护工作,更需要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城乡遗产保护规划实践。只有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才能建立遗产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同衡遗产中心)是一个深耕遗产保护领域数十年的专业团队。本期《建筑创作》报道清华同衡遗产中心针对四种典型遗产类型的项目——工业遗产、遗址、历史街区和传统村落。在案例报道的基础上,对清华大学张杰教授的专访让我们重新思考了究竟什么是遗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遗产保护工作。本专辑是AC首次关注城乡规划实践。除了遗产保护本身,我们希望通过解读不同类型项目的前期策划、设计策略和后期运营,与读者共同探讨当下遗产保护的意义。
AC《建筑创作》2018年第3期 

保护与创造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专辑
遗产,一个听上去很遥远,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概念。它是城市里历史悠久的厂房和街区,见证了工业时代的变革;它是长眠于地下的考古遗址,记录了曾经辉煌的文明;它是老城里的细密街道和老房子,承载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它是量大面广的传统村落,呈现着乡村动态的嬗变;它还是与以上场景相关的老物件、传统习俗以及生活状态,关乎每个人的历史和生活本源。
当生活的图景飞速更新,不经意之间,机器的轰鸣停滞,硬朗的建筑斑驳,古老的遗迹被人淡忘,记忆中的小巷褪色,农耕生活的根据地锐减,与这些场景相关的记忆也逐渐消逝,我们该如何保护、继承先人的创造,挖掘这笔财富对当今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景德镇陶溪川宇宙瓷厂烧炼车间改造前原貌
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厂房,内部保留了从明清时期到1980年代陶瓷烧炼的陶瓷烧炼设备,具有极高的工业遗产价值;但面对陶瓷产业的衰退,厂房乃至整个厂区从上世纪90年代末渐渐成为被城市遗忘的角落
洛阳中心城区明堂遗址挖掘时航拍图
拥有4000年建城史的洛阳是一座“十三朝古都”,但丰富的地下遗址和城市建成区重合,又缺乏实体建筑形象,使洛阳成了一座“看不见的古城”,这样的窘境需要新维度的遗址保护工作为城市提振士气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修缮前场景
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市中心一片以坊巷组织起来的传统城市空间,聚集了172处明清历史建筑和众多民俗信仰、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90年代这里曾经面临居住密度过高、古建筑损坏严重、基础设施极差以及整个片区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挑战
贵州黎平黄岗村木质民居修缮前原貌
黄岗村是典型的侗族传统村寨,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传统村落遗产难以融入现代生活,逐渐衰落
本期《建筑创作》试图通过介绍清华同衡遗产中心的学术与实践,向读者展示一个专注遗产实践十余年专业团队的成果。当下我国的遗产实践正在区域、城市、乡村等不同尺度,在文物保护、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开展着广泛而艰辛的探索。
遗产的概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顾问张杰老师在遗产领域有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在接受本刊采访的过程中,他从学术和产业的角度,带读者了解遗产的概念和四类遗产保护项目的现状,重点阐释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是遗产?
遗产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扩展的一个概念。当社会的财富积累和公众认知达到一定水平,调动社会资源保持并延续“历史遗存的遗产”就成为了必然。在我国,遗产的范围已经从文物、保护建筑、历史街区,逐渐拓展到工业厂区、传统村落,涵盖与上述各类场景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艺术形式等非物质文化要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 ,图片来源网络

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寿山石,图片来源网络
2.遗产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遗产保护,如果完全依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是不可持续的。如果能为遗产保护建立了一种健康的、自我循环的机制,这项工作就成为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模式的一部分。创造性得让遗产纳入现实生活,是遗产保护工作的核的目标,与它作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活动的特征密不可分。
3.什么是“遗产活化”?“遗产活化”的方式又有哪些?
所谓遗产活化,是取得遗产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平衡,让承载遗产信息的建筑与现实生活有机互动,与所在地社会和市场需求有良性的对接。这种平衡,取决于社会对遗产的认知,是多方博弈的结果。
“遗产活化”的方式,在文物系统可以突破博物馆展陈的单一方式;规划单位可以挖掘遗产地多方面的社会经济状况,通过长期驻场服务、方案动态调整等方式,最大限度保持最初的愿景得以实现。
四个类型的遗产实践
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保护、活化的核心,是让工业遗址焕发生机,为遗产地注入新的产业和活力。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区的规划和建设,通过创新实践DIBO(设计主导的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方法论,把景德镇一个90年代停产的陶瓷工厂,从城市存量化身为新的城市副中心启动区,也成为了城市创意产业的孵化地。在深度解读DIBO方法之后,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区的项目报道呈现出这片工业遗产五年内的变迁。
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区一期内景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址博物馆外景
景德镇陶瓷工业遗址博物馆内景
遗址保护
遗址能够反映我国各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往往是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河南洛阳宫城核心区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中,设计师团队阐释了遗址保护棚在展示遗址历史价值方面的意义;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中,规划师团队试图搭建综合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框架,建立遗址公园保护管理新模式,提升城乡环境,产生社会效益与适度的经济效益。
明堂遗址保护棚建成实景
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拟对废弃厂房进行改造,重点植入公共考古、万创开发、会展交流等功能
历史街区
我国历史城市的老城中心往往是一个城市文物建筑、城市生活的集中地。历史街区的保护,也通常面临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博弈。上世纪90年代的福州三坊七巷,就曾在上述背景下面临被整体拆除改造的风险。对这一历史街区抢救式的修缮保护、环境整治、功能复兴,清华同衡分别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已经历经了十三年的历程。
从三坊七巷老屋的屋顶眺望乌山
修缮后的南后街步行商业区
传统村落
乡村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最基层的社会单位,保护传统村落遗产,关系到村民的居住和生活。村落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在贵州省黄岗村,规划师以传统村落峰会召开和村庄振兴为导向进行设计,与村民和政府协商确定实施项目,实现乡村遗产的活态传承。而在陕西省袁家村,规划师观察到当地村民自发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成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方式。

贵州黎平黄岗村的传统蜡染
陕西礼泉袁家村传统食品手工辣子
报道所涉及的大部分项目,历经了时间的考验,为当地创造了新的社会价值,包括城市区域复兴、遗产改造后的管理运营、创新的文物展示方式、公共政策引导、农村发展路径等多方面内容。为了凸显这些价值,报道的角度突破了传统规划范畴,结合遗产地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做了详细论述。
期待读者能通过这本专辑,了解遗产的概念,认知真实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遗产领域,感受到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团队通过他们的实践,将遗产观念落地实施,将遗产与现实生活进行连接,为保留、继承我们共有的遗产所做出的努力。

AC《建筑创作》2018年第3期 

保护与创造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专辑
目录
序言 \ 霍晓卫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遗产活化:让历史遗迹与现实生活有机互动 \专访张杰教授
工业遗产
遗产地保护利用的DIBO 方法 \ 刘岩
陶溪川文化创意园区
遗址保护
从阐释与展示的维度审视遗址保护棚的意义
—以洛阳明堂、天堂为例 \ 肖金亮
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反思与建议 \ 郭薛
历史街区
三坊七巷的保护与利用
传统村落
遗产村落保护的黄岗实践
袁家村“关中民俗体验地”
学术论坛:2018 清华同衡学术周遗产保护分论坛
城乡遗产:中国智慧
历史城市:保护与复兴
附录
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团队
实践与科研项目列表
更多精彩杂志内页




官方微店现已预售,限时包邮请长按二维码
本文图片均来自《建筑创作》2018年第3期
编 辑  |  summe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