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之旅》情感智慧与自我成长课程官方微信
探索爱、学习爱、传递爱!
作者 | 刘军芳(亲密之旅培训师)
军芳是“亲密之旅”早期教材研发团队的编辑之一,后来赴美、结婚,现居波士顿。今年她喜得贵子,荣升“老母亲”行列。她的儿子叫“小麦”,现在9个月了。在“亲密之旅”中浸泡多年,初为人母的军芳在育儿这件事上,自然也沿用了“亲密之旅”的理念和方法。作为新手妈妈,在面对一个新生命从吃喝拉撒到智力开发等繁杂又重大的议题时,军芳能够凭借在“亲密之旅”中打下的根基从容应对:能够保持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给予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养份——适切地回应和关注,同时在养育孩子、照顾自己以及家庭的整体生活中做到了兼顾平衡。我们一起来听听军芳的故事,看看新手妈妈如何从“亲密之旅”的角度来育儿。
我儿子是今年1月份出生的,到现在为止才九个多月,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都是一个非常新手的妈妈,其实也没有特别多的经验。我就是纯粹以一个“亲密之旅”学习者和新手妈妈的身份,来跟大家聊一聊“妈妈经”,分享我这大半年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使用“亲密之旅”的观点和角度,有一些什么样的感受和新发现。
其实,我跟很多的新手妈妈一样,孩子出生之后,就被一大堆的喂奶、尿布、哄睡这些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终于等到适应了,孩子慢慢长大了,又会面临新的问题:要怎么样才算是科学地带娃?要给孩子买什么样的玩具,才能帮助他智力提高、发展?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考虑是不是要给孩子选择早教?市面上有很多这样的信息,很多这样的产品,往往会让父母觉得非常焦虑,又有些茫然,有一些担心,不知道该怎么办,感觉老母亲们的心都要操碎了。
我很早就开始学习“亲密之旅”,不断地运用,也会培训、带小组,所以“亲密之旅”在我生孩子之前给我了一个很好的预备。在生孩子之后,我就很自然地会想到“亲密之旅”中的这些内容怎么样运用在亲子上面。
在陪伴中为孩子建立健康的依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第七课,黄博士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叫做“依附理论”(Attachment)。这个理论讲到心理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让妈妈和一个一岁的孩子单独在一个房间里玩耍,中间会有观察者来叫妈妈离开,过一段时间再回来,来观察这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根据孩子不同的反应,他们提出了四种依附形态:安全型逃避型焦虑型紊乱型
我一开始学这课就印象非常深刻。听到紊乱型的描述的时候,我就非常难过地哭了,觉得自己就是紊乱型的。后来,在探索原生家庭的过程当中,看到我早期被养育的过程,确实可能会形成紊乱型。所以,在我生了孩子之后,就会非常注意怎样给孩子提供安全的养育。
我们希望他成为一个安全型的孩子,因为这不仅影响他长大之后的人格健全、自信心等,更重要的是也会影响到他将来进入亲密关系的时候,怎么样来表达爱、感受爱等等很深的问题。
依附理论提到,通过18个月大的孩子的依附形态,就可以预测到这个孩子18岁以后的依附形态。孩子身边的人际环境对依附形态影响很大,它可以影响到孩子脑的发展,而且影响最强的就是在三岁以前。
我知道这些之后,就会非常注意我们在养育我儿子小麦的过程当中,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人际环境,安全的养育环境,让他可以往安全型的方向发展。
我也跟我的先生有比较多的交流。我们统一了认识:在亲子的互动当中陪伴孩子成长,尽量多的给他足够的爱,给他足够多的关注力,给他足够的回应,我们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就像黄博士说的,当孩子可能哭闹的时候,或者焦虑的时候,我们可以习惯性地去懂得他,去抱抱他、疼疼他、摸摸他,跟他微笑,这些都非常重要。
所以,在他出生之后,我们就慢慢地来实践这些内容。因为三岁之前很重要,特别是第一年的时候,黄博士说孩子脑筋中的连线会发展得非常快,所以我就花很多时间来陪伴他。
在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去了解过市场上的玩具,特别是在美国有很多很Fancy的玩具。后来,我们发现那些玩具其实很多都是为了解放大人而发明的,比如有很多的声光电,很多的响声,不是音乐,(音乐我觉得还可以,)是那种很夸张,动静很大的玩具,或者是那种放在上面让他自己摇摇摇,都是为了减轻大人的时间束缚。我们觉得那些并不是为了孩子的需要而设计的。反观我们了解到的“亲密之旅”的理论,其实陪伴非常重要,所以我会花很多时间来陪伴他。
我坐月子的时候,父母来美国帮助我。等到小麦两个月的时候,他们有急事回国了。所以从小麦两个月之后,基本上白天都是我一个人来带他,真的是花很多时间来陪伴、观察他。我就发现黄博士在第七课中所说的依附理论实验所描述的状况,真的是会发生在现实中。
当我可以跟孩子眼对眼,对着他微笑,特别是在他比较小月龄的时候,跟他说话,他就会有回应给我。我经常抱抱他、搂搂他、摸摸他,这些都结合起来,他就会很自然地给我回应,或者很兴奋地看着我。我能看到他的眼神很关注地看着我,给我回应,或是有一些动静,也会给我回应微笑。真的能够产生那种母子之间心连心的感觉。
“妈妈在”和“妈妈看到你了”
我在陪伴他的时候,从小开始最常跟他说的两句话,一句叫做“妈妈在”,另外一句叫“妈妈看到你了”,这两句话我自己经常使用,是怎么来的呢?
在美国其实很多医生、护士或者其他人,还算蛮会安慰人或是会共情的。他们遇到孩子哭闹的时候,经常会喜欢说“It's OK. I know, I know.” 类似于说:“我知道,我知道,没事没事。”
但是,我觉得怎么会OK呢?他都已经哭闹成这样了,不OK啊!就像我们用中文说“没事没事”试图安抚孩子一样。在这种时候,我更希望孩子能够感受到“妈妈就在”的那种安全感,所以从小到大我都会跟他说:“妈妈在,妈妈在。”只要他有一些哭闹或者是不舒服,特别是小月龄的时候,我会一边说一边拍拍他、安抚他。或者是帮他换尿布的时候,哄他的时候,也会不断跟他说:“妈妈在,妈妈在。”我觉得这不仅是在肢体、身体上跟他有同在感,在话语上也给他很多的安慰。
我也会用“亲密之旅”第六课所学的标明情绪的词汇来共情他。我会说你“不开心”、“好难过”、“不高兴”、“好伤心”这些简单的词汇。当他哭闹的时候,我也会说“好着急啊”,“是不是饿了呀”,“妈妈在哪里呀?”来共情他。所以,这是我用得比较多的一句。
另外一句话是等他稍微大一点之后,我们会让他趴在爬爬毯上,或是把他放在那里。他会有些翻动,还不会爬,但会有一些翻身、会转、会看的时候。我有时候需要去做个东西吃,或者拿个什么东西,就从那个爬毯的房间走去厨房,那个时候他就会感觉到我的离开。大部分时候他都OK,但是他还是会非常敏锐地发觉妈妈离开了,就会有一些烦躁或是“啊啊啊”叫。他比较少哭,有时候也会哭,这时候我就会跟他说:“妈妈看到你啦!”特别是我在忙着给自己做饭的时候,我就会停下手中的活,不是马上就说这话,而是盯着他的眼睛看着他,然后说:“妈妈看到你啦”。我看着他一会,他马上就会安静下来,有时候还会笑起来。他知道我在,并且我给他关注力了,我看到他了。
这句话来自黄博士讲到电影《阿凡达》里有一句很重要的台词,叫做I see you,就是“我看到你了”。一个人真正地被别人看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两句话,在用的过程中看到确实对孩子有效。我这样认真地盯着他,跟他说的时候,他就会安静下来,不那么烦躁了,有时候也会冲我笑,然后安静地等待我再回去。
他得到足够的陪伴、足够的安全感和爱之后,像黄博士说的孩子需要黏,我们就给他足够的黏,他就觉得安全了。他自己会去探索,反而帮助他独立,就开始自由地探索环境。
我发现真的是这样,特别是他会爬,现在稍微有一点会扶站、走两步,我跟他待完一段时间之后,他就跑过去玩他那些玩具,或者只是东看看、西看看,跑到桌子下面。我们在比较大的区域给他铺了爬爬垫,他就会自己去探索环境。只要我不离开,在那个环境里呆着,他都会蛮安全的。他玩一会儿就会抬头看我,或是扭头朝我的方向看。如果他看到我在看他,或者我跟他说“妈妈看到你了”,跟他微笑,给他一个肯定的回应,他就会很高兴地继续去玩了。
所以,我看到这个依附理论真的可以运用在养育过程当中,一切确实如“亲密之旅”所说的发生,运用在孩子身上带来的效果非常好。我们其实并不需要那些很夸张,看起来很昂贵、很fancy的玩具,就可以跟孩子非常好地相处,而且对孩子来说这些才是给他的最好养育。
黄博士提到一位叫鲍文的心理学家曾说过,最好的养育就是“不带焦虑地关注”,我觉得真是这样。我在养小麦的过程中有摸索,等到他现在稍微大一些了之后,更多的时间他会自由探索,也可以爬,甚至稍微有一点点扶站和走动,我的陪伴就变得越来越省心,甚至很多时候我就只要在旁边待着,看着他玩,并不需要像我原来预想的要怎样怎样陪他玩。其实就是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我陪伴着,看着他自己去探索。
我给到他足够的支持和爱之后,他真的非常勇敢,对任何东西都非常感兴趣,要去摸摸,要去抓,要去啃,没有什么畏惧。他摔倒了,或是磕碰到,有时候都不哭。稍微哭一下的时候,我就马上抱抱他,哄哄他说:“摔到了吧?很疼吧?好难过哦!”稍微给他一点共情,很快他就不哭了,之后挣扎着爬下去,又要去玩了。
这带给我更多的信心。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并不需要那些很细致、很条条框框的所谓技巧,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相对安全的情绪教导型的父母?给他提供的养育环境是不是安全、稳定、陪伴的环境?
我觉得这方面反而是更重要的。我看到在小麦身上的一些变化就非常欣喜,也更加坚定了要在他三岁之前给他更多时间的陪伴,不带焦虑的关注。当他玩一玩需要我的关注时,他会给我眼神,或者他回过头来看,我就继续鼓励他,冲他微笑,或是跟他说“妈妈在这里,你玩得很好,你继续玩。”有时候会跟他说一点点英文,Good job(做得好)之类的,他就很欢欣鼓舞,嘎嘎笑着又去玩了。这些都给我这个“老母亲”带来很大的安慰和成就感。
爸爸是妈妈陪伴娃的神队友
在陪伴的过程中,其实不仅仅是妈妈的陪伴,爸爸也很重要,我称之为“爸爸是陪伴娃的神队友”。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先生。我们有同样的观点,他也愿意花很多时间,尽他所能地来陪伴孩子。
因为他需要全职去工作,白天都是我陪孩子,所以晚上的时候他就会尽量多跟孩子在一起,我会放手给时间让爸爸和儿子一起待着。特别是吃晚饭之前,还有吃完饭后到孩子睡觉前这段时间,他们会在一起玩。有时候还会帮忙给他洗澡,有很多参与在其中。
我发现爸爸的陪伴跟妈妈很不一样。爸爸常常会带给孩子一些更加有力量感,更刺激一些,更有冒险性的互动。他们会玩得比较疯,比如说举高高,有一点小小的抛的动作,或者是抱着他飞飞机,或者两个人滚成一团,经常听到小麦嘎嘎嘎地笑得不行。虽然我一开始会有一点点担心,但后来发现孩子的反应非常好。他需要这种来自父亲的力量感。有一点冒险的,更加有力量,更加powerful的互动,他反而非常高兴,也变得更加大胆。
所以,我觉得爸爸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缺席。一方面在陪伴的时候,帮妈妈来分担一些时间和体力上的付出,另外一方面,给到孩子的陪伴也完全不一样。
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陪伴听起来好像比较容易,但其实也不容易。特别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夫妻两个人自己带孩子,完全不依靠老人的帮助,还要上班?其实是要花很多精力、体力和时间,我们也会有觉得非常疲惫的时候,或者觉得鸡飞狗跳事情很多。
但就像我前面说过的,所谓的孩子的起跑线是什么?并不是昂贵的玩具,并不是什么样的早教或者多少物质,而是父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人格的人,我们给他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亲子关系,就是“亲密之旅”中所说的那种有意义的爱的连接非常重要。
所以,当我们觉得累、疲惫,或者透支的时候,我们就再次回到“亲密之旅”当中。当我们只有爱好自己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去爱孩子。我们也会有一些小小的措施来帮助自己,在这里可以分享给其他的新手父母。
首先,我们会尽力经营好我们的关系。在育儿过程中,我们也会有一些小摩擦、争吵的时候。“亲密之旅”里说很多婚姻中的幸福感下降,是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三个月之后,我们发现真的是这样。
鸡飞狗跳的事情比较多的时候,更加需要“亲密之旅”,所以,我们就会不定期地互相存款,如果出现一些冲突,我们也会先各自用“情绪调节五要诀”疏导好自己的情绪,再用“关系修复十步骤”来修复我们的关系。
先处理好我们心里面的这些情绪、垃圾,夫妻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更加彼此相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在营造孩子需要的稳定的人际环境方面,“亲密之旅”帮到我们很多。我先生也学过“亲密之旅”,所以我们可以一起来运用这些工具。
另外,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层面也做减负,更好地爱自己。比如,我们达成了一些共识,在孩子出生之后,降低一些家里的整洁和卫生标准。因为实在有太多家务要做,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先放一放,不要求家里很整洁,或者每天搞卫生之类的。所以,我们现在家里乱乱的,但是因为提前就有做好彼此商量,所以大家都不会觉得特别不舒服,或者看着烦、跳起来。这可以帮助我们减负和减压。
还有,我们做家务、吃饭、做饭、洗碗,这些平时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也会成为一个问题,我想可能不少人都有这种体会。在结婚之后,特别孩子出生之后,这一系列平时看起来非常常规的家务,都可能成为争吵的点。所以,我们通过商量,找到一些双赢的方法。比如,我们俩都没有时间洗碗,就决定在这段时间里暂时使用一次性餐具,于是买了纸制的、比较环保、能降解的一次性餐具来帮助我们减负。
周末或者某天实在来不及,我们就会外出就餐或者点外卖,这方面我想大家比较容易想到,特别是在国内,这方面很发达,各种外卖点餐完全可以帮助我们来减少花在这些事上面的时间。
小麦在六个月之后,慢慢开始吃辅食。我白天要陪他,要保证自己吃饭,还要给他做辅食,其实事情还蛮多的。后来,我们发现美国有不少蛮好的现成的婴儿辅食卖,我们就一半一半,实在来不及的时候,我也没有那么焦虑和讲究,给他吃那些现成的也不错;来得及的时候,我就给他做一些。
所以,我们尽量把这些生活中可能会占据我们两个时间精力的部分减少,花更多的时间跟孩子呆在一起,给他关注力,陪他玩,给他更好的、及时的回应。
在坚持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很高兴地慢慢看到小麦的发展,觉得他应该是安全型的孩子,而且其他的身体发展也都非常好。比如,他的大动作、小动作、翻身、爬、扶站、长牙,发声,相对来说都比一般孩子的时间点要稍微早一些。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多早才好,而是我们都没做什么引导,发现他自然而然就发展出来了,而且发展得非常好。
我们很开心地看到“亲密之旅”完全可以运用在亲子关系当中,从孩子一出生甚至出生之前就可以开始预备,从小baby的时候就可以运用。看到好的效果,作为老母亲真的很欣慰。
以下三位在“亲家园”留言的“亲密之旅”家人将会获赠黄维仁博士的力作《活在爱中的秘诀》一本,同时,他们的留言还将会在下一期微分享联播中得到培训师的专门回应。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互动,一起成长!
END
军芳说,所谓的孩子的起跑线是什么?并不是昂贵的玩具,并不是什么样的早教或者多少物质,而是父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人格的人,我们给他提供一个什么样的亲子关系,就是“亲密之旅”中所说的那种有意义的爱的连接非常重要。
如果有意参加“亲密之旅”学习,请点击下面的链接了解相关的具体课程。
Email报名:[email protected]
注:报名后取消报名,退款需扣除2%手续费
欢迎来稿
“亲密之旅”公众号编辑部欢迎广大亲密之旅家人将学习和实践“亲密之旅”的故事、心得、收获给我们来稿,来稿请在订阅号菜单“亲家园”直接发贴,或发送到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
“亲密之旅”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为黄维仁博士及亲密之旅家人们原创并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请务必注明出处,若有修改须征得作者同意。请尊重知识产权和我们的劳动成果,谢谢!
亲密之旅
倾听就是爱,了解中有医治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祝福
The more we share,themore we have.
北京:010-68337911 
上海:021-64275673 
深圳:0755-22158026
心景-小亲:13811162835
 本期编辑:顾海燕、梁美识 排版:Eva  校对:Ruth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亲密之旅微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