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周没聊音乐了,这个栏目我不想硬写,都是由感而来,所以就没那么稳定,之前国内国外的、流行摇滚民谣的咱都说过,这期聊聊红歌吧,与音乐有关的,除了电音、嘻哈和古典不太灵,哥基本上都能聊两句。
也不是无缘无故就想说红歌。
前几周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段视频,国家大剧院来了一个西方交响乐团,按照惯例会有一些在地国家的名曲演奏,没想到音符一出,全场竟然跟着大合唱起来,严格来说这不太符合交响音乐会的礼仪,台上的音乐家也乐了,他们一定不明白这首歌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我把这段视频放一下:
这首《我的祖国》应该算的上是中国的“非官方国歌”,它好像是刻在当代中国人的骨头里,就算你记不太清详细的歌词,起码也能哼下来。
红歌,大致的内涵是以革命与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不少红歌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我党的传统就是宣传先行,歌曲是革命岁月很有用的传播媒介。
今儿我不想聊那些太有政治倾向的,比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种个人崇拜色彩很浓的歌,要了解主席的思想,最好的途径是去看他的文集(很值得一看哦),而不仅仅是唱首歌。
下面我选几首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不是我一个人,它们应该占据了几代人的记忆。年轻的朋友不要看到“红歌”两个字就本能排斥,它们很多都是一流的作品,旋律让人一听就浑身起鸡皮疙瘩,只有触及人心的作品,才能经久传唱,这绝不仅仅来自于政治的加持。
先说《我的祖国》。
前几年龙应台在香港办了一场演讲,她问在场的听众人生的第一首启蒙歌是什么,港大副校长说很多年前他刚入学时,师兄们带他一起唱《我的祖国》,然后全场就真的合唱了起来,把龙女士弄的还挺尴尬。
这首歌最初是1956年的老电影《上甘岭》里的插曲,当时电影已经拍完,导演沙蒙找到了作词家乔羽和作曲家刘炽,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创作好了这首美妙无比的作品,并找来郭兰英演唱,然后导演再补拍了相应的段落,就是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那一幕:在遥远的朝鲜战场,在上甘岭的坑道里,卫生员王兰向战士们唱起这首歌。我每次、真的是每次听到这首歌,也不知道咋回事,泪水都忍不住的在眼眶里打转,真是完美的词,完美的曲与完美的演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词作者乔羽,他可是个大牛, 除了《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牡丹之歌》《难忘今宵》这些中国人脱口而出的歌都出自他的手笔。
中国最好的作词家之一:乔羽
当年歌词写好后,导演沙蒙问乔羽,第一句为什么不是以长江或者黄河开头,而是泛泛的“一条大河”,乔羽说如果具体到某条河,就无法引起最广泛的共鸣,毕竟不是每个中国人都生活在河边江边,沙蒙同意了乔羽的想法。
《我的祖国》手稿
《我的祖国》里没有任何生僻的字眼,5岁孩童都能听的懂,它让我明白,最顶级的词,是不需要玩弄文字技巧的,所谓大道至简,《让我们荡起双桨》也有这种风范。
刚才是“非官方”,下面是官方的了,我们从小到大听了无数遍的《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的诞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最初它也是一首电影插曲。
1935年导演许幸之拍摄《风云儿女》,作家田汉为之写了一首长诗,最后一段就是歌词,当时田汉正在坐牢,许幸之去看他,田汉把歌词写在一个烟盒包装纸背面送了出来。
作曲家聂耳听闻此事,主动请缨要谱曲,几个月后,他从日本把曲子寄了回来,原来就叫《进行曲》,电影投资人朱庆澜在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三个字,遂成此歌。
但是非常不幸,聂耳写完《义勇军进行曲》的几个月后,在游泳时不幸溺毙,是年他才23岁,创作出这段不朽的旋律,仿佛就是聂耳此生的使命。
聂耳(1912~1935)
这首歌不是49年后才红的,它刚创作出来,就迅速成为全球爆款名曲,那时候反法西斯战争如火如荼,人民都需要股劲儿,《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各国电台经常播放的曲目,而且还有个英语版本!
1940年,美国黑人音乐家Paul Robeson听到了这首歌,非常喜欢,因为他觉得美国黑人和中国人民一样,都是受压迫的族群,Paul把《义勇军进行曲》翻译演唱,放在自己的一张专辑里,命名为《Chee Lai》(起来!)
给大家放听听,这哥们妥妥音乐界的白求恩,虽然他这辈子从没有来过中国。
小时候每周一都有升旗仪式,小孩子也不懂啥,就是听着,
年龄越大越知道这首歌的分量。
最有感触的时候是奥运会,那时候能听到各个国家的国歌,我真心觉得《义勇军进行曲》是所有国歌里最有力量与气势的,咱这个民族近代受了太多苦,全注入在那些鼓点里。

下一首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也是一首电影插曲,来自1963年的《冰山上的来客》,讲述边疆战士与土匪特务的斗争。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很多这种传唱南北的民族歌曲,比如《阿佤人民唱新歌》《康定情歌》等,音乐是民族融合的利器,不光是我们,美国也一样,布鲁斯、灵歌、爵士都来自黑人,现在却滋养着流行音乐的大半壁江山。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改编自塔吉克族民歌,后世被无数人翻唱过,听来听去,我还是觉得刀郎唱的最好,郑钧也唱过,但我觉得他太刻意求怪了。刀郎虽然是四川人,但他是在新疆打拼成名的,唱这首歌再合适不过。
“花儿的鲜是用青春的血液来浇灌”,这句歌词是不是有些邪典电影的画面感?
再来一首《十送红军》。
世界各国都有颂扬军队的歌曲,大多都是那种雄赳赳气昂昂的风格,比如咱的《游击队歌》《解放区的天》等,但这首《十送红军》是比较少见的小调,是以女性视角来写的,所以女声唱比较合适,宋祖英、彭丽媛都唱过,我放一首郁可唯版的,配乐更流行一些。
多说一句,我们的解放军是世界战争史上最好的军队之一,无论军纪、士气还是战斗力都没话讲,我虽然没当过兵,但非常尊敬军人,这里只说一个小事情。
49年解放后,虽然没有大的战事,但解放军依然奋战了三年,主要就是在西南剿匪,当时土匪嚣张到什么程度,甚至一度包围了成都,为了剿匪,三年间又死了几十万解放军,将持续了上百年的匪患彻底荡平。小时候我们看的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就是讲这事,实际的剿匪过程要比电视剧里血腥百倍,非常硬核,都是硬刚下来的,厉害啊!
最后再放一首《我爱你,中国》。
这首也是电影插曲,来自1979年陈冲主演的《海外赤子》,在80年代以前,没有什么“专辑“概念,所以很多就出自电影。
《我爱你,中国》由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他们俩也都是中国音乐界元老级的人物,曾多次合作,他们的合作的另一首歌你百分之一万听过,叫《蓝精灵之歌》,开头的几句是“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我猜很多同学都以为是一首美国歌翻唱吧,但其实是两个中国人创作的。
《我爱你,中国》也被无数次的翻唱,可以说啥风格都有,对于这些经典作品,我觉得就应该多翻,美国那些老掉牙的南方牛仔歌为什么到现在依然有活力?就是因为不断的有新版本出来,经典文化不是供在桌子上吃灰的死物,应该常常刷新,才能让每一代人都接受。(恶搞就算了)
所以我这里选了一版很颠覆性的翻唱,演唱者是常石磊,他很大胆的用了R&B曲风进行改编,常石磊的嗓子很独特,挑听众,但我挺喜欢的,有种轻声耳语之感。
我爱你  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  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  青松气质
我爱你  红梅品格
我爱你  家乡的甜蔗
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这首歌是完全按照《诗经》的“赋比兴”原则来写的,多么简洁而又典雅的中文。
好,差不多就这几首吧。
借着这个题目最后我再唠叨两句。
前两天在一位博主那儿看到一张东亚大陆的地形图,给大家看看。
这张图啥意思呢?意思是从地理上来看,中国,本不该是个统一的国家
你能看到,只有东北、华北、华中和四川盆地是平的,其他不是丘陵就是山脉,西北是戈壁与沙漠,在古代的交通机动能力下,地区间会被天然的隔绝,但我们却保持了上千年的大一统,这是件非常不科学的事情,我们应该像欧洲那样,碎成一地国家才对。
是一种超强的文化凝聚力,塑造了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
南宋诗人陆游写“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轮台是哪儿?是西域,也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一带,要知道上次“戍轮台”已经是唐朝的事情,但三百年后的知识分子依然心心念念的不忘统一,要把“故地”给夺回来,这是一种多么邪门的力量!
我最近在看一本叫《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的书,作者是郭建龙,这本书就讲了一个事儿:“为了维持一个统一的大国,我们的先人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
这种努力的红利我们当代人依然在享受着,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语言与文化、稳定的政局,都是中国腾飞的基石。
我以上提到的那些歌,是只属于大国的篇章“碧波的南海,白雪的北国”,一个幅员不够的小国家是绝写不出来这种大开大合歌词的,我们的祖先在这片不是那么好搞的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放在任何一种文明面前都有底气。
今儿就到这儿,要不又有同学要说“太长不看”了。
晚安。
卧槽差点忘了挣钱,刚才提到的那本《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我把链接放这儿,想买的同学从我这儿点进去买吧,每本书我能挣几块钱提成,肥水都往俺这儿流吧!

往期音乐栏目精选:
假期过去,终于可以继续挣钱了。这周推荐一个夜宵救命产品:速食骨汤拉面
这个拉面说白了就是个高级泡面,白天我不会吃它,但到了晚上,你饿的嗷嗷叫又等不急叫外卖的时候,它突然会变得美味的不像话,感兴趣的同学点下面的小程序卡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