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在线是一个资本与项目对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围绕“早期投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并购退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如果您有靠谱的项目,请将商业计划书发送到: [email protected]
2018年是生物技术IPO  ( 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举足轻重的一年。今年前三个季度已有近50家生物技术公司相继上市,延续了过去六年的强劲表现。
但是,权威专家则表现出忧虑:市场过热让投资者趋之若鹜,市场遇冷股票被过度抛售。因此,我们此刻需要反思,通过比较往年IPO后股市表现,分析今年数据的实际情况。
Leerink的Geoffery  Porges最近发表了一份强有力的报告,分析了2013-2018期间整体IPO情况,以及生物创业公司的上市回报。不出意外地,衡量收益的中心趋势(中位数和均值)并无显著变化,但最大的赢家集中在前20%,他们占据了80%以上的股市收益。这也很好地反映了帕洛特法则(Pareto  power law)。
下图是截至今年9月30日48家生物技术IPO的离散图,基于BMO  (Bank  of Montreal)资本市场的一些IPO股价表现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58%)股价高于其IPO价格,有些公司已经获得丰厚回报,比如ARMO、  Solid Biosciences和Allakos;而有些公司则遭受了重创,比如Menlo。
然而,波动性是生物技术公司的一个特征,它不会消失。这种波动性易被其他因素所左右,哪怕数据读取过程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即使在缺乏数据的情况下,“情绪化”市场氛围也能引起变化。如果信息流动性降低,股票价格也会随时间而变化;这种流动性的阻滞,哪怕股票准入市场的微小变化,也会导致价格大幅度变动。
为了捕捉公司上市后的波动性,Jefferies的Matthew  Kim根据要求让他的团队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分析:2013年以来,有多少比例的生物技术IPO从未打破过它们的初始报价?86%!这个比例也适用于生物技术诊断和设备公司。即使像Agios和Juno这样的高端公司,也是在它们IPO后的某个时间节点打破了初始报价。鉴于市场时机和波动性的影响,可以合理的解释为什么2015年有更多IPO公司会破产(也就是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峰值之后)。但总的来说,近期IPO群体中没有出现这么多破产现象。
显而易见,2013-2018年一直是生物技术史上最活跃的公开募股时期。这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数据库。
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市场上IPO的持续性。生物技术出现以来的前几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开招股活动。从2013年3月IPO窗口真正开启以来,持续了66个月。根据BMO资本市场的数据,这其中只有4个月(2016年12月到2017年3月)没有IPO,其他62个月都至少有1次IPO。近6年,平均每周至少有一次生物技术IPO。
围绕上市后波动性和股价表现分散的这些趋势,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 预计40%-60%的IPO交易将低于初始报价,特别是从IPO时间算起。
● 绝大多数生物技术IPO,会在其药物研发过程中某个时间点低于其报价。
● 不到20%的IPO能持续增长,并获得IPO后市场回报的巨大份额。
● 鉴于持续的IPO活动,具有治疗潜力产品的医药巨头将进入一个频繁而相对容易的上市阶段。
简而言之,所有数据都表明,现行的资本市场比几十年前更加成熟、更具弹性。
作者:黄圣健
来源:美柏医健
版权声明:
部分文章在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