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神造你不是只为了消耗资源——吃喝、呼吸和白占地土。神特意造你,要透过你的生命在世上带来改变。很多畅销书籍建议人如何尽量从生命"多取",但这不是神造你的目的。你被造是要在地上为生命添加东西,而不只是从生命取走东西。
      ---华理克
1,除非你假定有一位神,否则探讨人生目的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生命的重心不是在你。 人生的目的不单是追求个人的满足和喜乐,它远比你的家庭、事业、甚至比你最疯狂的梦想与抱负意义更加深远。若要知道你活在这世上的原因,你必须从神开始,因为你是因祂的目的而生,也是为祂的目的而活。 

2,数千年来,找寻人生目的一直是个困扰人的问题,因为我们往往错误的以自己为起点开始。我们问一些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比如:我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该如何运用我的人生?我的人生目标、我的雄心大志、我的梦想、我的将来是什么?专注在自我中心的想法永远无法显示我们人生的目的。圣经说:“神指引祂所造万物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在祂的权柄下。”
3,
你不能以自我为出发点去寻找生命的目的,你必须从神,你的创造者开始。你的存在是神的旨意,你是被神所造,也是为神而被造。除非你明白这点,否则生命便毫无道理。只有在神里面,我们才能明白自己的根源、身份、人生意义、目的、重要性,以及命运,采取其他途径只会徒劳无功。

4,你是为神而被造,神却不是因为你而存在。神使用你去成就祂的目的,不是你用神去达到你的目的。圣经说:“沉迷于自己是一条绝路,只有仰望神,才可以走出死胡同,进入辽阔、自由的天地。”

5,你的存在绝非偶然, 你的出生不是一个错误或不幸,更不是自然界胡乱拼凑而成。你的父母未必有计划地将你生下,但神却有计划。事实上,你的出生在祂计划之中,是祂所期待的事。 在你父母还未孕育你的时候,你的生命早已在神的意念中成形。此刻你有生命气息并不是命运注定,也不是时机,不是侥幸,更不是偶然。你活着是因为神定意要创造你!

6,你身体的每个细节都是神精心策划的,祂处心积虑地选择你的种族、肤色、头发,以及每一个特征,祂特意量身订造你这个人,祂也选定了你的天分和你独特的个性。 神创造你是有原因的,祂也决定你的生辰和寿数。 神也计划好你在哪里出生以及在哪里为祂而活。你的国籍和种族也出自祂的计划,总之一切绝非偶然,全都是根据祂的目的来计划。

7,神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意外,更不会出错,祂创造每样东西都有因由。每一棵树,每一只动物都在他计划中,每个人更是为特定的目的而设计。祂创造你的动机是因为祂爱你, 在创造世界之先,神已经挂念着你。正因如此,祂创造了世界!神设计这个星球的环境,让我们可以生活在其中,我们是他爱的中心,并且是所有创造物中最宝贵的。

8,神做事绝不随意,祂的计划精密而周祥。当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对这个宇宙的奥秘理解愈多,便愈明白这个宇宙的构造是如何特别适合我们在其中生存,宇宙显然是为人类生存而刻意精确打造的。假如没有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过是个"意外",是宇宙中随机出现的产品,这样的生命便没有目的、没有意义、也不重要,人世间也没有对或错,在短暂的人生之后也没有盼望。

9.我们每个人都是神特别设计的,祂给我们不同的才干、恩赐和技能,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凑合而成的。神给你这些能力不是为了你自私的目的,乃是为了使人得益,正如别人也是为你能获益的缘故,而拥有神所赏赐的才干。圣经说:“按着自己所得的才干彼此服务,好好运用上帝赐给你们各样不同的恩赐……能服事人的,要本着上帝所赐的力量去服事,好叫上帝得着荣耀。”

10,神的荣耀是固有的,因为祂是神,这是他的本质。我们不能增加祂的荣耀,就如我们不能让太阳更光亮。但神命令我们认识祂的荣耀、尊崇祂的荣耀、宣扬祂的荣耀、赞美祂的荣耀、反映祂的荣耀,并为祂的荣耀而活。为什么?因为神配得!我们应该将所有一切的荣耀归给祂,因为神创造万有,因此祂配得一切的荣耀。

11,有一个为人所乐道的故事,是关乎一位退休回国的宣教士。他和美国总统同船回国。抵达时,岸上挤满了欢呼的群众,又有军乐队、红地毯、鲜明的旗帜及传媒界列队欢迎总统。而这位宣教士却静悄悄地下了船,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他觉得既自怜又自怨,不禁开始向神抱怨,神却温和地提醒他:“我的孩子,你还未回到家呀!"

12,
 了解"人生在世只是暂时性的任务",必会完全改变你的价值观。你会以永恒的价值为决策的关键,而不着眼于短暂的价值。正如鲁益师所说:“不是永恒的,就毫无用处。”圣经说:“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1 3,
"世界不是我们最终的家乡",这个事实也解释了何以基督徒在世上要经历许多困难、忧伤与拒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神的一些应许似乎未曾兑现,一些祈求似乎未得应允,一些情况似乎很不公平。因为还不到故事的结局!

14,你的身份系于永恒,你的家乡是天堂。当你掌握到这个真理时,你就不会再汲汲营营地要赚得全世界了。神对于那些只为现今而活、认同属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人率直地警告其危险。当我们与世俗的试探眉来眼去调情时,神称之为属灵的奸淫。圣经说:“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

15,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考验就是当你感觉不到神的同在时,你会如何反应。有时神会故意退隐,让我们感受不到祂的同在。犹大王希西家就曾经历过这个考验,圣经说:“上帝就离开了他,为要试验他,好知道他心中的一切。” 希西家曾经享受与神亲密相交的喜乐,但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时刻,神却叫他孤立无助,以此考验他的品格,显露他的弱点,为的是要预备他能担当更多的责任。

16,如果你在这世上的生命便是你的一生,我会促请你马上好好享受生活。别管什么道德、美善,更无须忧虑后果,只管放纵私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死亡不是终点站,而是你进入永恒的中转站,因此你要承担在世上所做的一切后果。今生所做所为的一切,都会在永恒中发出回响。 现世生活最可怕的就是只顾目前。若要能善用你的今生,必须时刻有永恒的意念与价值观。今生绝不只限于目前!今天只是冰山一角,永恒才是你没看见的全貌。

17,当你明白,今生不是只有目前,而是为未来的永生作准备时,你的生活方式自然会有所改变。你会开始按照永恒的准则来生活,这将会影响你处理人情事故的态度与方式。很多以往认为十足重要的活动、目标与问题,刹那间变得不值一顾了。因为你愈接近神,万物就愈变得微不足道。 当你活在永恒之光下,你的价值观便会有所改变。你会更懂得善用金钱和时间。你会重视人际关系和品格超过财富、成就,甚至欢乐。你会重整优先次序:追上时代脉动、时装潮流或流行的新价值,都显得无关紧要了。保罗说:“我先前以为对我非常重要的,现在因着基督所行了的,再不看重了。”

18,你的心脏总有停止跳动的一天,那便是你物质生命存活的终止,人生在世的句号,但却不是你的终局。你的肉体不外是你灵魂的暂居之所。圣经形容你的肉体是"帐棚",而你的将来的身体则被喻为"房屋"。圣经说:“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篷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 人生在地上或许有很多选择,但永恒却只有两个选择:天堂或地狱。你与神永恒的关系将由你与他在地上的关系决定。你若学会如何爱慕、信靠神的儿子——-耶稣,你会被邀请与祂分享永生;但若拒绝祂的爱、宽恕与救赎,你将永世永远与神分离。

19,人生目的能帮助你划分你该做和不该做的事,也成了你衡量取舍的准则。你只需自问:“这事会帮助我完成神在我人生的目的吗?"

20,最普遍的迷思是认为愈有钱便愈安全,其实不然。财富可能一夕之间便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去。真正的安全感只存在于无法从你夺去的事上,那就是你与神的关系。


21,忿恨对你所造成的伤害,远比对你所忿恨的人伤害为大,当你不断为过往的伤害困扰煎熬之际,得罪你的人可能早已将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继续过他的日子了。 请记住,过去的伤痛无法再继续伤害你,除非你仍不肯把它放开。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无法改变,忿恨苦毒只不过是自己伤害自己。为你自己的缘故,不如就把这件事当作一次教训便算了,圣经说:“终身怀恨是既愚昧又无聊的事。”

22,很多基督徒误解耶稣应许的“丰盛的生命”为健康无恙、生活舒适、常常快乐、梦想成真、藉著信心与祷告,困难立刻解决。换句话说,他们期待基督徒的生活轻省容易,他们期待地上如天堂。 这种自以为是的见解,把神当作随时随地满足个人私欲、听候使唤的阿拉丁神灯。神不是你的奴仆,假如你掉入这种思想的泥沼,以为人生是轻松容易的,就会因幻想破灭而大受打击,甚至活在拒绝现实当中。 绝不要忘了生命的中心不是你自己!你乃是为神的目的而存在,不要本末倒置了。既然神已经为你在永恒里预备了真实的一切,祂怎么会将天堂供应在地上呢?神给我们在世上的时间,是用来建造增强我们的品格,准备过天堂的生活。

23,自大、骄矜、固执比任何事物更快速的摧毁团契。骄傲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筑围墙,谦卑则是在架桥梁。谦卑是建立关系的润滑剂。对团契而言,最合适的是用谦卑束腰。


24,坦诚并不代表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意说话,这是冒失无礼。圣经教导我们在适当的时间做合宜的事。不经思索的话留下永久的伤痕。神要我们在教会里彼此说话要如同相爱的家庭成员之间一般: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姊妹;总要清清洁洁的。

25,在天堂,神不会说:“告诉我你的职业、你银行的存款,以及你的嗜好。”祂会检视你如何对人,特别是那些有需要的人。耶稣说,爱祂就是爱祂的家人,并照顾他们实际的需要。“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当你进入永恒,你必须留下一切,所能带走的就是你的品格。

26,十诫中有四诫论及我们与神的关系,其余六诫则是我们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全部十诫都是关于关系!耶稣把神最看重的事总结为“爱神”与“爱人”。祂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一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邻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27,
 每一个人都是神所造的,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神的儿女。进入神的家惟一的办法就是重新生入这个家。你藉著第一次的出生,成为人的家庭的一员,却藉著第二次的出生成为神家中的一份子。神将重生的权利赐给我们,以致我们能成为神家的一份子。 成为神家庭的一员的邀请是普世性的,但是有一个条件:你必须相信耶稣是你生命中的救主。


28,你要相信,相信神爱你并为祂的目的造你,相信你不是偶然诞生在这世上,相信你被造是为要活到永远;相信神拣选你,并要你与为你钉死在十架上的耶稣有一份美好的关系;相信不管你曾做过什么事,神都要饶恕你。 你要接受。接受耶稣进入你的生命,做你的救主和生命的主,接受祂赦免你的罪,接受祂的灵,这圣灵能赐你力量来成就你人生的目的。
29, 
你属灵的家比你肉身的家更重要,因为那是永远的家。地上的家虽是神美好的礼物,但却是短暂脆弱的,会因为离异、疏离、年老,及无可避免的死亡而破碎。但是我们属灵的家——和其他信徒的关系,却可存留到永恒,是比血缘关系更为坚固的契合。

30,基督徒对于在敬拜时应用哪种形态的音乐,常有不同的意见。他们往往会热切地维护自己选择的音乐,认为它们最符合圣经,或最能荣耀神。事实上,并没有"符合圣经的格调"这回事!圣经里没有乐谱,我们甚至已找不到他们以前所用的乐器。老实说,你所喜爱的音乐只是反映出你的性格和背景,与对神的认识无关。一个民族的音乐在另一个民族的耳中,听起来可能是噪音,但对神来说,祂喜爱并欣赏各种不同的音乐。 后来没有所谓的"基督教音乐",只有基督教歌词。其实,是歌词而非其音符使一首歌成为圣诗。也没有所谓"属灵"旋律,因为如果我弹奏一首没有歌词的曲子,你根本无从知道它是否为圣诗。


31,一个撒马利亚妇人曾经和耶稣辩论什么是敬拜的最好时间、地点和形式,耶稣告诉她那些都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你敬拜的动机和敬拜时向神所献上的,远比在哪里敬拜重要得多。圣经说,神是一个灵,要用心灵与诚实敬拜祂。当我们敬拜时,神看重我们的心胜过我们的话。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神最讨厌伪善,祂不要引人注目的表演或装模作样的敬拜;祂要的是你的诚实与真爱。我们的敬拜或许不完美,但不可以不真挚。
32,基督徒之间,对于向神表达赞美最正确、最正宗的方式,往往有不同的意见,而这些争论常常只是反映出个人的喜好与背景的差异。圣经中提到许多颂赞的形式,其中包括认罪,歌唱、欢呼、肃立、屈膝,跳舞、发出欢喜的呼声、见证、弹奏乐器、举手等等。以神给你的性格与背景,最真实表达出你对神的爱,那就是最好的敬拜风格。

 33,自然主义者喜欢在大自然中表达对神的爱;感觉主义者在敬拜中使用他们的感官,不只用耳朵,也用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来表达对神的爱;传统主义者通过仪式、礼拜、表征以及固定的形式中敬拜亲近神;禁欲主义者喜欢以独处和简单的生活方式亲近神;行动主义者透过与罪恶对抗,与不公义争战和建立更好的世界去爱神;服务主义者以爱他人和满足他人的需要,来表达对神的爱;热心主义者以欢庆来爱神;沈思默想者以切慕敬爱的心爱神;知识分子则用心研读来表达对神的爱。 没有一种敬拜以及与神为友的方式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如果你不是以神创造的无伪的你去敬拜祂,你一定不能叫神得着荣耀。

34, 圣经用种子、房屋及孩子成长来比喻灵命的成长。每个比喻都强调主动参与的重要性:种子需要栽种与浇灌、房屋必须被建造、孩子需要饮食与运动才能成长。 得救虽不是由于我们努力,但灵命成长却与努力有莫大关系。新约圣经至少八次要我们尽所有的努力使我们成长像基督。你不能只是坐等事情自动发生。

35,很多人以为读圣经和祷告灵命就会成长:但是人生中某些事情,光靠读圣经和祷告是永不能改变的。神使用人,他往往藉著人而非藉神迹来工作,因为他要我们互相倚靠,亲密相交;他要我们一起成长。 许多宗教中,被视为灵性最臻成熟的圣人,是那些离群索居,与世人隔绝,孤身住在山顶神庙里的人。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成熟的灵命不是一个人独力追求就能达到的!与人隔绝无法成长像基督。你必须处在人群当中与人相交往,投入教会,加人群体。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灵命成熟是学像耶稣那样地去爱。与他人毫无接触,无法学习像耶稣。

36,今天许多人以为属灵成熟度乃根据你对圣经和教义的知识多寡而定。知识是衡量灵命成熟的准则之一,但却非全部。基督徒的生命远不仅止于教义与信念,还包括行为与品格。我们的行为应当与我们的教义相符,我们的信仰必须有像基督的行为来支持。 基督信仰不是一个宗教,也不是一种哲理,乃是一份关系,一种生活型态。这种生活型态的核心是像耶稣一样地为别人设想,而不是为自己着想。


37,神造你不是只为了消耗资源——吃喝、呼吸和白占地土。神特意造你,要透过你的生命在世上带来改变。很多畅销书籍建议人如何尽量从生命"多取",但这不是神造你的目的。你被造是要在地上为生命添加东西,而不只是从生命取走东西。

38,神喜爱多样化,只要你环顾四周便会明白!祂创造我们时,赐给我们独特的个性,有些人内向,有些人则外向;有些喜欢例行不变,有些则喜欢变化多端;有些是思想型,有些则是感觉型;有些人适合单独工作,而另上些人则适合团队工作。圣经说:“神藉着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去做成一切,亦是这位神藉着众人成就祂的目的。”


39,若神没有给你唱歌的才能,祂就绝不会要你做一个歌剧演唱家。神不会要你献身于你没有天分的工作。另一方面,你拥有的才能正是神要你去做的有力指标。这乃是明白神对你的旨意的线索。若你在设计、绘画、或组织方面做得出色,你便大约可以认为神在你的生命计划中要你采用这些技能。神是不会浪费才能的。祂会使我们的呼召和才能互相配合。 神赐给你才能并不仅让你藉以维生,更是为了你的事工。彼得说:“既然神赐每个人独特的才能,我们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将神的赐福传予众人。”


40,木匠知道顺木纹比逆木纹容易施工;同样地,如果你被迫做与你性格相背的事工,你会感到压力与不安,需要额外的精神和力气,效果却不理想。这就是为什么模仿别人的事工绝对行不通的原因,因为你没有他们的个性。此外,神造你作你自己!你可以学习别人的榜样,但你要把所学的消化,与你的特色配合。


41,保罗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圣经中充满着人用不同恩赐荣耀神的例子:艺术、建筑、行政、烘焙、制糖果、辩论、造船、设计、防腐、针织、画匠、农事、捕鱼、园艺、领导、管理、音乐、制造武器、种植、发明、航海、销售、当兵、裁缝、教导、木工、哲学研究、机械、文字创作和作诗等等。圣经说:“工作的才能各有不同,赐才能的是同一位上帝。”神的家中必有一处地方,可以让你施展专长,做出贡献。就全凭你去找出这地方了。

42,神赐给一些人善于赚钱的才能。摩西对以色列人说:“你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因为得货财的力量是祂给你的。”这些人精于建立事业、经营生意、赚取利润。如果你有这些才能,你应该使用这样的才能来荣耀神。怎么做呢?首先你要明白这才能是从神而来,将此才能归功于神。第二,使用你的事业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向未信者分享你的信仰。第三,将至少十分之一归回给神,以此敬拜神。最后,把你的目标设定在作为一个国度的建造者,而不只是财富建造者。

43,这个世界以权力、财富、名气及地位去决定伟大与否。你若能索得别人来伺候你,便算成功。在我们这自我中心、惟我独尊的文化里,作仆人服事人,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观念。 然而,主耶稣却是按事奉,而非身分、地位去衡量一个人伟大与否。神以你服事了多少人,而非多少人服事你,来决定你是否伟大。这与世界对伟大的想法如此背道而驰,以至于我们实在难以了解,更别论去实行了。当初,门徒彼此争论谁将为大,而两千年后的今天,基督徒领袖仍然在教会、宗派及机构内图谋地位和名望。

44,耶稣专做一些每个人都想避免的卑微工作:洗脚、帮助小孩、预备早餐及服事麻疯病人。没有任何事会令祂感到有失身分,因为祂来就是要服事人。这不是祂不顾自己的伟大而做这杂务,乃是因为祂的伟大,以及祂期望我们学效他的榜样。 小事常能彰显伟大的心志,仆人的心志常在没有人想做的小事上显明出来。

45,约翰·卫斯理是神极其重用的仆人,他的事奉座右铭是:“藉所有的资源,尽一切的方法,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向任何人,尽你所能去行善。”这就是伟大,你可以从无人愿做的小事上开始,以做大事的心态去做,因为神正在观察你。

46,在我们生命中,财富最可能取代神的地位,崇尚物质比任何其他事物更能误导我们步入歧途。很多人说:“当我达到财务目标,就要服事神。”这是一件他们会永远后悔的愚蠢抉择。当耶稣作你的主人时,钱财是我们的奴仆;但当钱财为我们的主时,我们就变成了它的奴隶。财富本身不是罪,但不为荣耀神而用就是罪了。神的仆人应常以事奉为重,不以金钱为念。

47,属世基督徒仰望神基本上是为了得到个人的满足,他们已经得救,却仍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参加音乐会和内容丰富的研讨会,但你不会在宣教会议的场合中遇见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兴趣。他们的祷告专注在自己的需要、祝福和幸福。这是一个以我为第一的信仰——神如何令我的生活更舒适?他们想要利用神去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是被神所用去成就他的目的。 属灵基督徒正好相反,他们知道蒙拯救是为服事神和人,被造是为完成一个使命,他们渴求被委派个人任务,并为自己能被神所用的这个特权而感到兴奋。属灵基督徒是世上惟一完全充满生命气息的人,他们的喜乐、信心和热情是有感染力的,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改变世界。

此文摘自《标竿人生》,作者华理克(英文:Rick Warren),1954年1月28日生于美国加州圣荷西,是第四代美南浸信会教派牧师是拥有23,000名教友的加州马鞍峰教会创会牧师。
赞赏随意,长按二维码,谢谢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