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谢@赵诗婍,在十月初的iWanna交流会中,带领我们一起讨论了心理疾病领域的“recovery(康复、痊愈)”的定义问题。
分享人就职于美国波士顿一家非营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主要帮助18岁以上、有心理健康需要的麻州居民重新融入社会。她之前还给我们分享过她在非洲学习艺术治疗的经历——iWanna海外心理咨询师养成记VOL.6
那么,在遭受到职业、学业、社交、情感、身体上的损伤之后,我们究竟要怎么看待我们的“康复/痊愈”问题呢?
有群友谈到了成瘾患者的例子:
对于有酒瘾、毒瘾的人来说,戒酒戒毒可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喝酒、不抽烟、不用毒品的人在他们眼中是不存在的。
这就变成说,患者本身对于“康复”这个问题是很被动的,不会有足够的意志力去完成治疗。这也是成瘾疾病复发率非常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不同的患者,我们的治疗目标也会大有不同:是远离所有成瘾物吗?还是至少减少一种成瘾物的使用呢?
这个时候患者需要什么,也是需要我们去问的:
他们当下最想改变的是什么?
可能是一段关系的修复、被信任、有一份工作、生活能够自理……
分享人还谈到一个例子:
一个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说不想吃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患者的意愿得到了尊重,药量在逐渐减少,患者生活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尽管之后因为症状的复发,患者又需要继续服药,但这次是患者自愿的。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感受到了自我控制感,也因此自愿承担起了改变的责任与风险。
由此可见,对于心理疾病,我们需要从一个行进中的角度多方面地去衡量患者的身心康复状态。
外部情况:症状的缓解、有效控制不复发、行为和认知上的损害得到改善等等,但这并不代表患者就能完全回归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
内部情况:康复的意志力和主观期望、愿意承担起康复的责任等等,这些心理状态的拥有和保持,是决定患者能否痊愈的关键因素。
这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患者在这期间可能会遭受到来自外界的异样眼光,那些带有偏见的人所给出的评价是很伤人的。
我们需要知道,很多人之所以成瘾、患上心理疾病,是因为他们本身的生活环境就对他们并不友好,童年时期的创伤、缺乏有力的支持系统、生活各个方面不断涌入的压力等等,很多都是我们旁人无法体会和想象的。
走在心理疾病的康复道路上已经很艰难了,为什么还要背负着各式各样的污名、受歧视、被嘲笑呢?
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少一些偏见,你我都有责任。
对于正在康复的心理疾病患者来说,足够的支持真的很重要。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觉得有需要,可以参加我们的iWanna Coach计划,跟你的专属coach谈谈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最后,有群友推荐了一本书,里面有些有启发性的格言和小活动,书名叫<Seeking Safety>,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一下哦!
Najavits, L. M. (2002). Seeking Safety: A Treatment Manual for PTSD and Substance Abus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特别鸣谢:分享人赵诗婍及其他参与讨论的群友
|Ariel's Tail;排版 | M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属于iWanna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阅读更多iWanna心理干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