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910 个与众不同的人
在中国,地理类排名第一的杂志叫《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的影响力,大到让高考试卷都来抄题目,比如2015年的全国卷。这本杂志的掌门人,是中国首批北极科考队队长——李栓科。
33岁之前,他以工作的名义完成了对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的探索。33岁之后,让所有人都能探索世界成了他的工作。
他没把科学栓住,但科学牢牢地栓住了他。
《开讲啦》的舞台上,
来过一个地理学家,
他的出现,
让现场的学生代表喊了三次:
“女生们遇到地质男就嫁了吧”!
中科院学生在《开讲啦》节目中向广大女生喊话
主持人撒贝宁在他出场之后,
才想起忘了提醒学生们做好心理准备,
“你们见到的绝不是一个白发苍苍的地理学家,
你们见到的是一个大帅哥。”
然而大帅哥一上台,就被撒贝宁调侃了了他的名字,“学生们看到您的名字都会有点心惊胆战,他们在学校最怕的就是挂科,您是'栓科'
“将科学像拴牛、拴马一样拴住”,是淳朴的老父母对李栓科的期待。
可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以地理学家、《中国国家地理》社长的身份站在舞台上,他却说 “多年以后回头看,我想我是没能拴住那玩意儿,反过来科学倒是牢牢地把我拴住套牢了。
李栓科在《开讲啦》讲述自己的科考经历
别人花前月下的时候,
我们在趴兵卧雪。
60年代出生在贫穷的大西北,16岁考入北师大,20岁上了北师大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科院地理所,33岁之前就完成了对世界三极(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的探索。
前半生顺利得不像话,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幸运得要死要活”。
可这份他眼中的“天上掉下的馅饼”,在别人看来,却是用青春和生命才换来的。
企鹅搭乘浮冰 摄影:李栓科
南极陆地 摄影:李栓科
摄影:李栓科
北京时间1995年5月6日上午10点55分,北纬90度00分00秒的位置,中国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队长李拴科向天空连发3枪,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抵达了北极点。
在当时的很多报道里,这个里程碑的时刻被赋予了浓重的传奇色彩。
3颗信号弹爆出3颗鲜红夺目的火球,在北极点上空划过3道无比美丽动人的弧线——那是3朵让人永远忘不掉的开在北极点上空的红色花朵!
——《亲历北极:中国远征北极点的台前幕后》
“中外队员欢呼着,跳跃着,泪流满面地互相拥抱着。”这样的话语在文中被一次又一次地提及。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所有的人都非常平静,队长李栓科打完枪后,甚至靠着冰冷的雪睡着了。
13天的时间,从北纬88度走到北纬90度,步行200多公里到达北极点,不要说科考队员,就连狗没有了一点力气。
科考队成员和随行的央视记者在北极点的合照
可就在累到瘫倒在地的时候,他们遇上了曾让许多科考队全军覆没的冰裂。
就像电影中的那些恐怖场景,远处瞬间冒出白烟,白烟迅速升腾到空中,天空霎时黑暗。说时迟那时快,白烟到空中迅速成为乌云,然后涛走云飞,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扑向冰面,与此同时,整个冰面在颤抖,打雷爆炸一样的声音从脚底下传来,仿佛着了火一样。
——《李栓科:侠骨柔情》
科考队驾着雪橇连蹦带跳、连奔带跑地往回撤,他们每踩上一块冰,那块冰就会快速裂开,每踩下去一步,都不知是死是活。
李栓科说,“我当时脑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不想死。”
冰裂示意图
科考十年,“我不想死”这句话,李栓科对自己说了无数遍。
第一次说,是在30年前。
1988年,23岁的李栓科研究生毕业,被派去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年纪轻轻就能获得这样的机会,除了激动,他更多的是害怕。

因为在走之前,老师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我们的营地今晚有这么多顶帐篷,这么多人入住,明天早上起来可能有人再也醒不来。
在青藏高原的第一天晚上,李栓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夜没敢闭上。第二天早上醒来,两只眼睛肿得老大,一群人看着他大笑。
在《开讲啦》的演讲台上,回顾这段经历时,李栓科说:“我当年也就23岁,我人生的花朵可能还没开呢,假如我在这睡熟了,那多么可怕。
可这样一个“不想死”的年轻人,却从事了十年最危险的职业。
他在西藏与狼群对峙一个月、在北极掉进了零下二十几度的冰洞里、在南极返航时遇到超强台风,乘坐的万吨巨轮被巨浪一次次砸沉又浮起……
科考的条件十分艰苦,很少能吃到热的食物。巧克力是李栓科这辈子最讨厌的食物,因为以前没东西吃的时候,一天吃一斤巧克力。
好几次接近死亡,他却从来不写遗书、也从没让妻子知道过“死亡协定书”的存在。
直到在北极掉进冰洞里,国内一家报纸发了李栓科遇险的消息,他的妻子才知道自己长期以来被李栓科顶替掉的权利——签署“死亡契约”
妻子问他,为什么其他的家属都签了那个生死协定书,我怎么没有?
李栓科答:“我想我不可能出事。”
他不想出事,也不能出事,因为除了科考,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去做。
李栓科在南极
科考生涯最高点的急转弯
翻看李栓科的履历,可以发现,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是“破格”:1993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1996年破格晋升研究员。那年,李栓科才32岁。
在科学院,研究员是最高级别的职称,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奋斗一生都实现不了的梦想。
李栓科在南极观察企鹅
正当所有人都羡慕他前途无忧的时候,
他却放弃一切,
转行接手了一本月发行量只有2万册的杂志,
《地理知识》。
从科学家跨行成为媒体人,这次的转型全因为他的“愤怒”。
北极科考结束后,李栓科被好多学校、单位邀请去做演讲,他讲了自己在南极看到的幻日现象,讲了帝企鹅的孵化过程……在座的所有人听得两眼放光。
人们渴望了解科学,可不懂科学的记者传递出的都是不专业的报道,这一点,李栓科绝不能忍。
“媒体有什么权利告诉公众一个错误的科学概念?”
就整个地球对人类社会来讲,沙尘暴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媒体告诉我们一个错误的概念——植树造林种草可防止沙尘暴,但有些地方就是因为植树造林才造成沙尘暴。
——李栓科演讲
要想让媒体修正自己的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办一份媒体。
于是,这个第一次写稿就被改到只剩下标点符号的科学家,成了《地理知识》杂志的新社长。
而且新社长上任才两年多,就给这本有几十年历史的杂志改了名字。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封面上极其醒目地写着十个大字:中国终于有了国家地理
《中国国家地理》更名之后的第一期封面
改名,是李栓科提出的。
《地理知识》这个名称,科普的意味太重,“什么叫科普?那就是说我比你知道得多,我要普及给你,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
而《中国国家地理》,不论是名字还是选题,都能传递出一种自豪感,“让我们的读者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而自豪”。
2009年1月,李栓科社长在南极
如今,这本会让读者感到自豪的杂志,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月发行量达到了80万册,按照1:10的传阅率,《中国国家地理》的读者至少有800万。
在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的媒体开设地理版块,让当代的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地理热潮”。
以前,李栓科说自己最大的享受,是科考回国后的掌声鲜花和荣誉,但是现在,他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国家地理》。
“把一个纯科学的理论变成社会的话题谈资,这是对我十年趴冰卧雪的最大回报。”
十年趴冰卧雪探索科学,二十年走遍中国传播科学知识。他说:“勇敢,让我遇见了更美的风景。”
和他一样,把“勇敢”当做人生关键词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新疆摄影师郝沛,因为一句“无限风光在险峰”,47岁毅然辞去机关舒适稳定的工作,怀揣着对摄影、对新疆的热爱,走上极限拍摄的道路。
四次深入喀喇昆仑,渴了饿了就抓把藏在石头底下的残雪塞进嘴里。等待了二十年,终于在昆仑山乔戈里峰按下了快门。
乔戈里峰 摄影:郝沛
还有中国超模界的骄傲——刘雯,用了7年时间,从模特大赛的落选者跻身世界十大超模行列。起步时期,为了学习拍摄经验,她翻烂了2000本时尚杂志。
她常说的一句话是:“做害怕做的事,并把它做好,不管这件事有多难,这就是勇敢。”
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这一次,凯迪拉克也要勇敢出发。
从上周开始,由凯迪拉克 XT5、XT4与凯雷德组成的凯迪拉克全系SUV车型,开启了守护 G7 公路的公益试驾活动
车队从新疆克拉玛依出发,途经安集海大峡谷、穿越古老胡杨林、驰骋黑戈壁、巡航古丝路雅丹矩阵,将进入G7高速沿线考察当地荒漠化现状。
G7公路,从北京出发,一直延伸到新疆塔城,全长2739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与美国66号公路媲美的公路。
在沙漠、戈壁、高山、冰川等险峻的地质环境中,勇敢者们开拓出了这条连接家与远方、现实与理想之境。
茫茫沙漠中,它就像黑色的巨龙一般,穿行而过。
但是,来之不易的通途,需要更多人的倾力守护。G7公路因为穿越了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着风沙和水土流失的侵蚀。
为了守护G7公路,凯迪拉克携旗下经销商,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共同打造了“驭”沙计划在G7公路沿途种植绿色植被,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
“驭”沙计划在G7沿线种植防护林
20年前,李栓科在反驳“在沙漠植树造林”时说过,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在地球上,有些地方该是沙漠的必定是沙漠,不是所有的沙漠地区都能靠种树来固沙。
这次凯迪拉克的“驭”沙计划,特别遵循了“因地制宜、适地种树”的科学种植法则,所有的种植树种,全部根据当地土壤、植被和水资源等特点来选择。
加上今年年初发起的“小胡杨计划”,两个计划的规划种植面积超过3600亩,将通过公益之心和科技之力的结合,用绿色植被的魔力来保护勇敢开拓者们的建设成果。
为了集结更多的力量,凯迪拉克这次的守护 G7 公益项目,从启动之初就同步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微公益的形式发起募捐,目前已吸引了4万多名公众参与其中。
从日常“捐步”到“99 公益日”,爱心人士捐赠及凯迪拉克的配捐金额,累计已经超过了515万元,所有款项都将投入下一年的项目中。
2018 年是凯迪拉克的公益元年,“驭”沙计划和“小胡杨计划”,是凯迪拉克继助力乡村教师“小狮子计划”之后,在公益领域的又一探索与尝试。
凯迪拉克相信,在创造伟大的道路上,每个微小个体的点滴都值得尊敬。与 G7 公路沿途的风沙作抗争,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参与开始。
未来,凯迪拉克也将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为更多的勇敢力量赋能,在平凡中创造更多伟大,给用户带来更丰富多元的品牌价值与体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