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0日,星期二
陌上美国
欢迎关注

两天之内,年仅50的李咏,年已94的金庸相继离世。世事无常,来日并不方长。世上每分钟都有千千万万的人出生,也有千千万万的人死去。那些与我们的生活有交集的离去,才是悲痛哀伤之源。

人终有一死,或者轰轰烈烈,或者默默无闻。人生至多百年,活多久才算够?人生七十古来稀,那是古代的标准,现代医学发达了,现在九十应该算够本了。八十之前都可归于早逝。

人生刚刚开始下半场,同龄人就开始出局了。当同代人都还在世的时候,还能一起回忆过往打趣现世展望将来;当同代人都开始相继谢世时,世界也就开始寂廖了,只有真正学会了独处的人,方能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死亡在中文里是一个被忌讳的话题,可是又有谁能逃过这个结局?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结婚73年的95岁乔治和94岁雪莉夫妇,相继病重缠身,因为害怕独自面对失去对方的日子,决定一起安乐死并得到加拿大政府批准。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恩爱一生,共赴黄泉,虽然令人为爱感动,但是更欣赏杨绛被爱人遗留世间依然独立生存逾百年。有伴没伴的日子都认真地美丽,是对遗世而独立新的注解。

人世间真正的完美都出自于自然,所有非自然的死亡,哪怕以爱的名义,都不值得称赞。人类是唯一种通过研究自身生理结构,发明药物和方法来解除自身病痛的生物。各种聪明才智发展出来医学,科学,社会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最有效地延续生命。贪生怕死,是动物的本能。真正的英雄是不放弃任何机会勇敢地活下去,不管死亡是如何垂手可得。“好死不如赖活”。

人是孤独的,总是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人又是害怕孤单的,所以总是寻寻觅觅地找真爱。父母子女,亲朋好友,公众人物,带给我们欢乐和感动,织就热热闹闹的一生。但是一生中,相伴时间最长的知己爱人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伉俪总是让人艳羡,因为这种非血缘,但是因爱结缘,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通常是最难经营而且又最被渴求的。

从出生开始,就登上了开往死亡的单程列车。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都只能陪你一程。当他(她)们不得不下车时,感谢他们的陪伴,勇敢地继续自己的旅程;当自己不得不下车时,留给爱人一个坚强的微笑,希望他能替自己延续余程。一个人的生命,并非终止于肉体死亡之时,他活在爱他的人的记忆里,直至所有爱他的人离世。所以当父母爱人甚至子女离世时,只要你给予了他们你能付出的关爱,那就无憾。

不得好死是咒人的。可是痛苦的人究竟有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安乐死(很不喜欢这个词,死去的人平不平安,快不快乐,只有天知道;各种痛苦被转嫁于活着的人,却是实实在在的)是不是一种对自杀的成全?求生是动物的本能,不想活了本身是不是一种疾病?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从什么年龄开始,或者在什么情形下有权处理父母的匮赠?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是贝克汉姆纹在身上的中国人的智慧。人的生命是上苍所赐。谁都不知道它究竟有多长。当我们被赐予生命,我们只负责拥有它,尊重它,善待它,享受它,直到最后那一刻,不得不与这个世界告别。

推荐作者公号:【七彩美国】
请加我们的转发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并帮加读者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