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号上午,国家最高领导人正式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仿佛猝不及防,可又水到渠成。
总投资1100亿,在世界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上,我国筹划6年,耗时9年,建成这座全长55公里,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
但我们在聚焦这项世纪项目的工程意义时候,永远不要忽略这样一项百年大计背后的所带来能量。
事实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头牌大事,无论政治还是经济维度都有超过工程本身的赋能。
所以,对于当下,身为个体,鼓舞和愉悦是对国家成就的荣誉认同。
理顺这条脉络,以及这条脉络的精血究竟去往哪个穴位,也是一件同样破有意义的事情。
真正气血足的脉络都不会短,希望大家多点耐心。
01
10年间回首,中国的GDP已经从08年的32万亿,增长到如今90万亿,接近翻两倍。更为可贵的是,在如此庞大经济基数上,未来经济的可预计增速来看,中国还会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
但是未来怎么走?
其实方向一直在中国三个经济极中。
北京,中国中枢大脑,牵一发而动全身,稳健是最为必须的。明白这点,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也就不足为怪了。
长三角,中国经济的龙头,砥柱中流,一体化进程要加速,大局也是必要稳定的。不容有失,踏实是才是长三角引领中国经济的职责所在。
每当我们要找到下一步时,这破局的艰难,每一次都是珠三角。
1979年,自从一个老人在南方画了一个圈后。一年后,有了一个特区,叫深圳
历史不会轮回,但却惊人相似。28年后,粤港澳大湾区出世
什么是粤港澳大湾区?
11个城市的城市群,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深圳,广州,珠海,东莞,佛山,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等珠三角9市
作为中国首个被明确定义为湾区经济的地区,2017年3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被正式写入国务院报告。
应该说,有资格配的上“国家战略”这四个字不多,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战略中还属于要置顶白皮书封面的那种。
但是这并非飞来横祸。
但是如果只是纯粹的城市群,是没有资格称为湾区的。
首先,区位上就要是深水良港集群,湾区经济是要有他的底层护城河,这是老天爷赏饭吃,强求不来。
其次,区位之上,城市群整体经济产业链已经高度融合,并能以集群向外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并抢占全球产业链制高点。
而早在粤港澳大湾区确立之前,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总计已达6600多万人了。经济上,2017年的GDP总量已经高达1.58万亿美元。
02
这样的总量是什么概念?
俄罗斯和韩国的GDP总量都被超越,经济总量甚至接近加拿大,富可敌国就是用来形容这样经济面貌。中国五大一线城市的香港,广州,深圳,六大制造强市中的东莞,佛山,更是强中自有强中手。
纵向是一种力量维度的话,横向就是一种待发的势能。
在世界级湾区的话,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在世界级湾区排名总量第三,超过旧金山湾区,仅次于纽约大湾区和东京大湾区,而这一切还是建立在粤港澳初具雏形的基础上。
所以大湾区,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资格叫的。
但如果仅此而已,其实并不是国家的厚望所在,而是同样量级选手在一个赛道参赛时,跑多快才是取胜所在。
增速为7%的粤港澳大湾区,对比其他三大湾区,不仅增速大幅领先,而且预计2022年能以总量加冕世界第一湾区。
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注定要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去完成肩负的“国家战略”。相对的,国家顶层意志也敢于以不计代价的方式去浇筑大湾区成型。本质上,这就是一场势在必得的国家级投资行为。
03
那么湾区会以怎么的姿态成型,哪里才是国家投资意志的折射点?
实话说,这样一个有着三大一线城市的湾区,看起来好像投资在一线城市是件顺理成章不会出错的事。
可实际上,我们对湾区这个概念,可能还是有所误解。
因为目前三大世界级湾区,其实只有旧金山湾区是根正苗红的。作为湾区的起源,甚至在英语语境中,也是独占的“The Bay Area”,即湾区特指旧金山湾区。
而在硅谷生活那些高素质人才通常笑称湾区为“大农村”,这玩笑背后掩藏是湾区资源被拉平的现实,也就是说,好的湾区是平的,要天然的去中心,也要有意识的多中心。
最好的湾区,可以没有高峰,但注定要是高原,而这才是粤港澳大湾区想成长的样子。
这是最容被忽略的一点,就像世人皆知珠三角和非珠地区的巨大差异,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珠三角内的东岸和西岸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这是真实且客观存在的。
终于在湾区这样千载难逢的补缺机会下,资源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新平衡水位差。这点我们能从大湾区目前急缺的通路上就能完全体会到,从2014年虎门二桥正式开工,到2018年深湛高铁预计年内开工,湾区的拉平一直在提速。
可若论投资的成色,只能是港珠澳大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这样的千亿级的世界工程。
这也是国家投资大湾区决心极致体现,桥的一头,拴着珠三角能级最高的国际化大都市—香港,另一边的城市叫:珠海
04
珠海这座城市,在珠三角中,一直相对低调。
由于人口规模还不算大,所以GDP总量在珠三角城市并不高。在强手如云的珠三角中,不是最好,往往意味着容易被忽略。
但人均15万的GDP在省内又仅次于深圳广州,骨感的城市身板又孕育出了格力,华发,魅族,金山软件等一系列全国知名能级企业。珠海,颇有几分厦门的味道,看似短小,能耐不小。所以规划中,珠海定位一直是珠三角西岸核心城市。
更神奇在于,珠海多山多水临海,这样生态让珠海蝉联多年的宜居城市榜首,却也造成可发展土地的稀缺,偏偏身旁还有房价10+能级城市—澳门和香港。
所以不论情不情愿,珠海房价天然就要被这样水位差进行着抬升,这也许是珠海刚需人民的不幸,却是大湾区的势能扩散的必然。
事实上,珠海房价已经在这样势能扩散,提前透支了一波。
但对一个城市而言,短期利空利好的市场行为都是迷人眼的乱花,房价的支撑在于城市基本盘上,你有着怎样的作为。
如果认为珠海只是逆来顺受的话,那就把珠海看轻了,一个真正有作为的城市从来都是既想好了思路,又做好准备了。
在自贸区花落广东之际,珠海横琴自贸区与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三足鼎立,像三个支点牢牢稳固大湾区的骨架。
国家对横琴自贸区重视,从3000多亿投入足可见一斑。珠海本身也不甘落后,1000多亿投资的十字门CBD和保税区。
尤其当珠海明确提出三者一体化时,珠海楼市从横琴—十字门—保税区的发展黄金轴线呼之欲出,一个被时代浪潮裹挟下,盛开出新一代的城市中心。
而关于珠海,这样一个目前仍然处于三线地位的城市,是否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未来,我们将单独开篇,为大家好好解构下珠海。
05
所以细细梳理下来,至少这里确实是个足够幸运的地方:
顶层国家意志势不可挡的贯彻+湾区势能天然要拉平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格局搭上了时代的顺风车
认清这点,我们个体去分享时代红利其实非常简单。
势能累进的时候,便有足够能量去度过周期的冬天,迎来不远的春天
最好的播种时光,就是势能刚刚启动,积极的参与,然后,只需要等待收获即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