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中国云报」可快速关注
NetApp,一家拥有多个侧面的公司。历史上,因其独树一帜的产品,NetApp曾被赋予多个不同的“标签”,比如NAS厂商、统一存储厂商等。如今的NetApp正在进行转型,从一家存储厂商转型为一家数据管理厂商。在混合云的大潮中,NetApp将构建Data Fabric作为己任。
很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感觉,NetApp在中国市场上似乎不显山不露水,但提到存储的创新,又不得不提到它。NetApp一直在默默耕耘,并不刻意追逐所谓的技术潮流,对于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创新总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和发展思路,比如让NetApp津津乐道的Data ONTAP存储操作系统就是一例。
早在2012年,IDC就将NetAppData ONTAP评为2012年度开放式网络磁盘存储系统市场第一品牌存储操作系统。这是IDC综合市场上所有底层存储操作系统的营业收入和存储容量,对全球交的存储系统进行排名得出的结果。
NetApp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游庆洪

多年来,
NetApp持续不断地对Data ONTAP进行更新和改进。2013年推出的集群模式Data ONTAP被认为是NetApp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创新之一。集群模式Data ONTAP的推出巩固了NetApp在存储操作系统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Data ONTAP就是NetApp的绝招,或者说杀手锏。Data ONTAP可帮助企业客户提高存储的效率,实现持续的数据访问。Data ONTAPNetAppFAS系列统一存储可谓“最佳拍档”。
进入软件定义存储时代,Data ONTAP更成了NetApp的骄傲,它被认为是天生的软件定义存储的最佳代言人。在近日举行的2016年NetApp创新论坛上,最新推出的Data ONTAP 9终于与中国客户见面,其强大的整合能力、丰富的功能和对闪存的全面支持让人印象深刻。举例来说,NetApp推出的15TB闪存驱动器与Data ONTAP 9相结合,可以降低闪存系统的成本,提升灵活性和效率。
NetApp亚太区高级技术总监Nigel Lee

当前,企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进行数字化转型。NetApp大中华区技术总监游庆洪表示:“Data ONTAP 9是一款实用的数字化转型工具,它通过整合闪存、云和软件定义的架构,为跨内部资源和云资源构建Data Fabric奠定坚实的基础。
Data ONTAP 9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整合能力,它可以跨越不同的介质,包括磁盘、闪存、云;跨越不同的协议,包括数据块、文件和对象存储;跨越不同的平台,既可以支持专有的系统,也可以支持开放的x86平台。
“我们销售的不是存储,而是数据管理服务。”游庆洪再次强调说,“Data ONTAP 9是下一代数据管理软件,可以简化并整合数据管理,在任意位置进行部署,并且可以提供Data ONTAP 9企业级服务。
除了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等最基本的需求以外,企业级用户对于简化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Data ONTAP 9从以下三方面实现了精简:提供简化的SKU、快速的配置和报价,可以简化用户的购买;易于部署,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Data ONTAP
 9的部署;借助增强的系统监控功能,企业用户还可以在IT环境中集中管理性能、容量和数据保护,形成从磁盘到闪存到云的全局视图,移动版AutoSupport允许用户随时随地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

NetApp中国区销售总经理陈剑明
Data ONTAP 9是一个理想的工作负载整合平台,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选择:Data ONTAP 9适合常规的企业用户内部使用;ONTAP Cloud(原NetApp Cloud ONTAP)可以在云端提供企业级的数据管理功能,比如可以支持亚马逊AWS;全新的ONTAP Select可以提供纯软件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与用户所使用的x86硬件无缝整合。
“开放性是Data ONTAP 9的一大特色。”游庆洪解释说,“Data ONTAP 9不仅可以支持NetApp自己的硬件系统,而且可以支持第三方的存储阵列、融合基础架构、软件定义的存储等。
随着云计算和软件定义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专有系统转向开放的x86平台。通常情况下,NetApp销售的是软硬件一体的解决方案,比如Data ONTAP 9与NetApp优化的硬件FAS系列绑定销售。但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NetApp也单独销售Data ONTAP 9软件,与各种通用x86服务器配合,为用户提供通用的数据服务。不过,目前在中国,Data ONTAP 9作为软件单独销售的情况还比较少。
NetApp一直认为,自己的创新全部集中在软件层面,因此公司是一个真正的软件公司。Data ONTAP 9是NetApp软件创新的集大成者。随着云计算的兴起,用户对于分布式存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Data ONTAP 9与通用x86服务器结合的这种应用模式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游庆洪也表示,未来公司的所有产品可能都有一个单独的软件版本。软件定义将无处不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