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 是大眼睛一周年
准备了200万张现金券
只给陪伴我们到现在的你
最近我朋友圈欧洲、美国的朋友,都在刷外媒在议论刚出台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其实自从zhong mei mao yi zhan 以来,几乎每周都有老业主诚惶诚恐问我说:
会不会以后买不到香缇卡了?
今天下午,代购&微商,被人民日报点名了
一时间,朋友圈炸了,买买买群里,乱成一锅粥,都在问👇
我最喜欢的代购,已经1个多月没有更新了
我以前经常买的真代购,现在开始卖假货了
我的代购转行去做博主了
我在韩国的舅妈本来做代购的,最近不干了
到底会有什么影响?我们买东西会更贵么?
吓得我都不敢发朋友圈,我妈做代理,发圈也要交税么?
难道以后都得自己去背么?
我自己去买的囤货,也要交税么?
从国外网站海淘的呢?也要交税么?
能有人出来说说么,以后到底该怎么买奶粉和lamer啊?
我朋友圈代购说lp蓝鱼子面膜要停产?
......
看外网,有些夸张的媒体在说👇
微商,凉凉
代购要被团灭
真的不必恐慌,下午我们咨询了下三位行业人士和律师,解读一下,电商法、税制新政,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最实际的改变
1、买不到便宜真奶粉了?!
首先,我真的很佩服,在海淘上买奶粉的人,除非开店的这个人你很信赖,或者是品牌的官网、或大型百货的电商。
像亚马逊、ebay什么的,跟国内淘宝差不多的
至于大型平台电商么,都是一层皮儿,背后供应链和淘宝几乎都是吻合的,只不过减少了你去淘宝一家一家找的时间精力。
其次,真奶粉,本来就不会便宜。
不仅是真奶粉,真的everything都不会便宜。
你算笔账吧,请你当地的朋友,去某海外品牌店买东西,来回打车少说30几欧元吧,然后背回来,就算是自用,不交税,假设对方不赚你钱,你买这个商品的成本就等于是海外定价+车费。
以我最熟悉的化妆品行业为例,海外品牌,在原产国买100块的护肤品,在香港大约卖120块,香港的定价比非原产国还便宜,进中国的价格,大约是香港上浮20%,通常比原产国上浮15-50%。
不要觉得品牌很黑心,这样的上浮比例,是符合行业规范的,毕竟进口化妆品和洗护,进来铁打交税26.35%、11.9%,这是铁打的税,省不掉,还不包括跨境仓配、人工、物流、行销很多昂贵的隐形成本。
所以,一句话,你要想吃一口真的,不如在国内专柜买,在海外,保真的前提下,一点都不便宜,便宜很多话,到底什么原因,你自己想清楚,并且承担风险。
我讲个小事儿,以前我老公每年要去美国开会,都会给他妹妹带东西,小到什么奶粉、玩具、零食、图书,打到童车、婴儿座椅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一直都很搓火这种事情,
1、首先,这些品牌都是国内有的,不过也就贵20%,
2、其次,我们出门是要打车的,来回少说30几欧元/美金,
3、再次,这么重这么大的东西,运回国,是超重的,以婴儿童车和汽车座椅为例,在商店包装,分体拆成两部分,2个就是4大件,包完了巨大巨大巨大,打车送回酒店,不仅有车费,还要给人搬运的小费 
4、从酒店到机场,这种超规行李,一来超重,二来容易摔碎,为了保证运输安全,我们还得付wrapping的费用,一个包裹wrapping的费用,以前是7欧元,现在已经涨到了将近16-24欧,4个包裹就是将近100欧
这么算下来,绝对是比国内贵的,还不是贵一点点。
有一次,我们在法国,给他亲戚买一堆婴儿的大件,我站在马路上就发飙了,你们亲戚家是有穷到这个地步么?
购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东西,请自己承担风险和支出 pleas
别把你在海外出差的朋友,当作你的供应商
如果你家宝宝要吃的这个东西,国内没有,那么无话可说,只能背,那么自己背,请人背,就别贪便宜,隐形成本,自己承担。
有次,我老公去美国,也是给个亲戚买个什么东西,特别大,孩子的车还是啥的,我老公一个人在美国要带4个大件,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正在店里付完钱,气喘吁吁吭哧吭哧搬。他本来腰就受过伤,搬重物很容易激发腰伤。
我一听,这个牌子在国内有,也就贵了2k块钱,当场叫他立刻退了,不允许他做这种亲戚群里的老好人,现在立刻马上给我退了。
后来我就怼那个老是让我给她带孩子吃的喝的东西的朋友,我说你恨不得连零食都让我给你从国外背,你差这点钱么?
她说不是啊 国外的好啊,保质期好啊品质高啊
我说那你让我给你背的连环画国外也保质期啊好么?怎么想的
到今天为止了,满足中产消费升级的基础需求,国内已经有非常丰富、专业的选择了。就算你很挑剔,还是有很多海外大的海涛电商,物流体系都是支持到中国的。
如果你还抱着一种又想买贵的好的,又不想交税,那就准备好交智商税吧,这种心理,被广泛利用,最后那些搞国复的人,就是吃准了这类客群的心理,什么lamer瓶子是真的,霜体是假的,什么lp最外一层面霜是真的,里面是假的,什么香缇卡根本不存在的毫升数中样都出来了。。。一条龙服务,提供完整的税单、水单、小票,反正是国复么,在中国做好,按照每年BG大促的标准包装做好运到美国,然后再分发给代购运回中国,三单合一齐全,这种套路玩法,还是香缇卡创始人Sylvie告诉我的,这智慧牛逼了
现在的形势,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家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就我们家而言,可有可无的消费都精简了,一定要花的钱,能在国内解决就国内解决,国内实在没有,那就境外海淘大电商,正常交税,仍受漫长的国际物流和交全税。
用的不多,那就自己去海外背,不是什么很急很严重的需求,比如药之类的,一般不麻烦别人。
2、海淘要交税了?
经常看到有人在分享什么海淘如何逃税,如何反向海涛,中小企业如何逃税,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有时候,太聪明,是一种愚蠢。
聪明反被聪明误。
新政之下,5年内你逃的税都得补交。
出来混,迟早都得还的。
吭哧吭哧小处抠的钱,最后一笔都让你加倍偿还。
以前我也在LF、BE、Space nk英淘,收件地址都是我家,前几次是抽检,之后几乎就是100%被税了,以前我是每次出国,无论去欧洲还是美国,都会海淘,提前填酒店地址,然后到了就等包裹,我一般出差至少1周,所以还跟得上物流。
结果有一次,在纽约呆了2周,在be上买的东西没到,我住的是edition,真的是几个月都没到,edition的mkt D帮我看着的,是真的没收到,维权也没下文,我就不在be上买了。
海淘,本来就要交税的,调整心态。
我后来买过几次小众品牌官网,几乎是次次税,如果单个包裹价格较高,就更恐怖了,税是按照公司交税,不是按照个人,我有一次在某官网买了大约七八千人民币的东西,运到北京,交了足足三千多的税,真的是特别恐怖,此后真的不敢在官网买东西。交税不再是偶然风险,下单之前算一下,理性比价,选择可信渠道。
群里Calin在JC官网买东西的痛苦经历我特别懂,所以我自己都不在jc官网买,我月底自己飞到巴黎去买。
你们还记得今年3月底,我去意大利和Acca Kappa的创始人一起做直播,当时我东西太多了,带不下,Elisa准备了20份礼物,是给大眼睛的网友的,20个梳子和洗护旅行套装,她给我寄回来。
结果,这20套礼物,在北京海关卡了好几个月都拿不出来,海关就判断为商业行为,最后我是花了比买还贵的钱,才把东西捞出来的。
至于重奢,你就别想了。
替人带重奢入关逃税,是违法。
甭管你是超级巨星,还是谁,你带一堆pp手表、爱马仕、chanel入关不交税,就是违法。
为了钱,铤而走险最没意义了。
有能力就买,没能力就拉到,市面上从可操作性上来看,能否继续逃税?
可以
但是sooner or later,u will pay 
你觉得你的代购,会为了挣你几百块几千块钱,搭上犯罪风险,身家姓名么?
别天真了
真代购不挣钱,早就金盆洗手。
3、新政之下,真代购,假代购,谁高兴?
真代购,就算不加税,算上海外的跑腿钱,和微薄的利润,本来也不会便宜。
假代购本来也不入关,不存在走私风险。
看《人民日报》划的重点,首先交税,双手双脚赞成,本来就是要交税的,没什么侥幸的。
其次,跨境电商要提供国内外双方的营业执照,这一点,90%的小卖家提供不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市场很乱,下楼左转打印店25块钱就能做一张所谓的授权书、代理书,其实哪有那么容易,谈一个品牌,快则半年,慢则三年,那些一年能谈上万个sku授权的,我们真的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么?!
光是提供双方的营业执照这一条,别说代购,很多平台所谓的官方旗舰店都拿不出来,立刻就照妖镜了,说什么官方旗舰店,连老外营业执照长什么样子都没见过(我们以前开签证要派遣涵,别说营业执照了,就连对方老外公司CEO的护照有效页都要收集齐全的)
自从欧洲summer holiday一结束,我们就开始陆续问老外update新政的条款和补齐资质了。
按照这么重的沟通成本,这么高的壁垒,这么低的人效,真代购真的很难做了。
假代购我就不予置评了,反正只要是在个体卖货的,无论是在淘宝、微信还是电商平台,小商小贩要交税,是天经地义的,以前野蛮生长,割一波韭菜拔腿就跑的时代过去了。
4、微商呢?微商会受打击么?宝妈没办法创业了么?
首先微商,大家的定义可能不太一样。
朋友圈、微信生态,已经成为了品牌营销的重要阵地,并不是在微信卖货的都叫微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Dior在小程序里卖包难道也是微商么?当然不是
我们所称的微商,是以拉人头,一级甚至多极分销为机制的产品品牌,通常集中在护肤、保健、生活方式等领域
不带任何社会偏见地来看待微商,微商投入小,创立高,工作时间碎片化,利用社交流量,快速完成传播和促成交,从社会价值来看,微商确实为很多宝妈、学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以最低成本创造个体价值。
很多人忙于照顾孩子,很难抽身做职业女性,回归竞争激烈地职场,也有一些人是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很难找工作。
那么微商确实成为这类人群,高性价比的职业之选。
可是为什么微商一路走来,都被诟病那么多呢?
一来微商品牌的产品品质,受到很大的诟病。
二来微商拉人头发展下线的方式,注定了倍率比零售品牌高很多很多。
三级分销是违法的。
以分销为何新模式的品牌,合法的前提是要有直销牌照,而你朋友圈那些做微商的朋友,通常都是没有直销牌照的。
emmm,就是不知不觉在犯法。
我对微商并无偏见,更何况现在微信生态已经成为了几乎全品类所有产品的营销重地。
微商品牌有升级、洗牌的行业趋势,可以观望看看未来的发展
所以回到这个命题,那么电子商务法,已经限定了每一个在朋友圈卖货的,无论你是某微商品牌的销售员,还是代购或者博主,你都是一个电子商务的从业者,既然是从业者,你就得交税。
微商品牌的销售人员,并不存在跨境电商的税率困扰,因为你微商品牌基本上都是国货,即便是假洋牌,在海外注册,真正的主体,也在中国,所以跨境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电子商务从业者,必须登记、申请资质、并且纳税。
以前微商从业者,都是品牌代交税,那么针对个体的税率增加以后,品牌主体公司是否还能有能力承担销售员的代交税,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即便可以承担的,也就意味着,微商品牌的倍率必须飙升到一个零售品牌不敢想象地高得惊人的数字。
5、那我们买到假货的几率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啊?
emmm,这个问题客观地来说,一分为二。
首先,电子商务法之后,不再是是个人就能卖货了,理论上来说是的,对资质的要求也更严了,三无产品面对的法律风险也更高了。
这就意味着,三无产品、售假的成本和风险都会更高。
我们7月在杭州湖滨银泰in 77开线下店,所有商品的资质、品质、真假...所有的全套文件,全都要一项一项跟商场过,线下零售还是审核很严格的,没有食品销售资质,就是不能卖食品,否则就是犯法。
坦白说,如果我没有近10年的海外沟通经历和资源,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本土出身的电商从业者,怎么可能在较短的时间,能搞定那么多复杂的合法合规资质。
那么,我们还会不会在朋友圈买到假货呢?
即便新政出台,由于朋友圈是个很难监管的私域流量,那么会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当然会,而且会更加猛烈,因为能割韭菜的日子也不会太长了。
所以,太便宜的肯定有问题,贵的也不见得就是真的。
像我这种实在没有能力辨别真假的,还是在专柜、海淘大电商,或者去海外自己背吧
6、买进口货那么费劲啊,那我还是买国货算了
贸易战之下,消费升级潮(性价比的升级),我们即将迎来新国货的春天。
我们以前很少做国货,合作过几次,都不是很理想。
核心原因是,我和欧洲人合作习惯了,大家理念很一致,对品牌形象、商誉都是不计一切的保护,遇到任何会伤害品牌心智的事,在钱和口碑之间,我们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口碑。
钱以后还有机会挣,失掉了信任,就没有以后了。
我们选择的欧洲合作伙伴,和我们一样,大多都是做好了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准备,极度的爱惜羽毛。
然而部分日本品牌、很多韩国品牌和非常多的中国品牌,合作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太着急想挣钱,有挣一票就跑的心理。
去年我们有合作过两次,一次是牙刷,一次是中医养生,当产品出现问题时,我们毫不犹豫站在顾客这一边,作为品牌方,就应该全权承担由于品质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我们也愿意和品牌方共同承担损失,以换取用户的信任和耐心。
但很令人失望,绝大多数人是做生意,不是做品牌。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我们只选择和徐老师的羽心堂合作,每销售1k单,她都留了300件做售后,不急于扩张,仍然是每一朵都手工采摘,手工烘制,手工分拣灭菌。
和自律的品牌合作,我们很放心,毕竟自己的老脸搭出去了,不希望因为合作伙伴的不靠谱,而丧失信誉。
这两年,在新国货领域,我看到很多值得尊敬的品牌,做国货的人变了,买国货的人也变了,品质、性价比、专业度,都越来越令人欣喜,像北鼎、mo & co、全棉时代、内外、Oppo都是很好的国货品牌。
比起那些刷屏式买广告,跟邪教一样卖货的平价彩妆、功效型护肤,我们更尊重真正做品牌的人,而不是只想卖货挣钱的人,韭菜一茬一茬地割,总有一天会割完。
这届韭菜很聪明,智商税越交越少
7、在国内买东西,会不会越来越贵?
不会。
在国内买东西,只会越来越便宜。
小贵,但合理。
代购会越来越没有价格优势。
当一个海外品牌,通过了CFDA大贸检测,进入中国正式销售之后。
以化妆品行业为例,日常原价,大约是原产国上浮30%(不同品牌不一样,也有15,也有40、50)
举个例子,比如说香缇卡,我们从香港码头接货,接到从美国来的货,接到货的第一秒开始,发生各种费用,贴标签的费用,仓库的费用,税率,包装,仓库的视频监管、跨境的快递,香缇卡的客单价比较高,算下来运到国内,大约要高出35%左右(其中包含了26.35%的高档化妆品进口税),而以LG、AK这种两三百的低客单价为例,跨境成本就要占到40+%左右。
听起来好像很贵对吧,那我再给你算一笔账。
大眼睛线上越来越多的订单,来自于北美的用户,但因为我们并不提供直邮北美的服务,大多都是寄存在国内亲戚家,每半年回来提一次。
我们有问过这些顾客,为什么人在美国,要在国内买东西?
他们说:保真+便宜。
群里的网友给我算了一笔帐,
在美国,购买日本或者欧洲的商品,官网定价和大眼睛差不多,上下浮动几十块人民币
但在美国买,要交10%左右的税+20几刀的运费,这么算下来,肯定还是直接包税包邮囤在国内划算
以具体商品比价来看,群里有网友说,
我在机场免税店看EISENBERG小金瓶的价格,比大眼睛贵了10块钱。
我在汉堡买德美乐嘉的面膜,比大眼睛贵了15块人民币
我在休斯顿看到murad打折了,发现国内也整体调价便宜了
坦白说,我自己是没有比过价的,毕竟我的时间太紧张没空比价,就算贵,也贵不了几十块钱。
昨天头条里那个早安面膜99,后台有人说代购背回来160,这是很正常的,本来个体备货的成本,就没有规模优势。
就好像说,我去名创优品会觉得很恐怖,东西怎么能那么便宜,便宜到不可思议,比假货还便宜
但是人家就是有规模效应。
一个商品几百万件下单,那可不么,这就是为什么小众品牌人工成本会高,我去意大利看Acca Kappa的工厂,巨大无比的工厂一共才6个工人,我们3月底下单了9000件商品,光是数,就点数5月才数清楚。
大众有大众的供应链成熟、规模效应的优势
小众有不商业化,没有营销成本的优势
还是得case by case的看
但总的来说,我看好在细分垂类,尤其是专家品类,会有良心优质新国货崛起的机会
也是时候,让我们这一代人,对消费升级后的国货刮目相看乐。
最后,我老实告诉你,我也还是会用代购
因为很多东西,我们自己大宗运进来不便宜,
只要帮你代购的那个人,你信得过,还是可以用代购的。
珍惜你朋友圈的良心代购吧
因为她们很快就要改行当博主去啦
理性比价,放弃侥幸心
在能力范畴内,给自己和家人,最优质的选择
任何违反经济规律的事,迟早都会要你加倍偿还
面对网络叫嚣的什么失业潮,微小企业倒闭之类的
别害怕
冬天是最好的洗牌时机
能活过冬天的实力玩家
才有机会享受春天的美好
9/16是大眼睛的1周年生日
给你准备了靠谱的礼物
虽然仍然做不到全网最低
在无忧的前提下
给你最省心不贵的选择
明天讲身体美白的迷思👇 
美白身体乳真得有用么?
大眼睛第一家线下店
杭州湖滨银泰in77D区1层开幕
每周末,我会在
懂你最需要的👇

给每天坐办公室的小仙女一点福利👇
仙女怎么忍得了皱纹和松弛!
这里有你要的胶原蛋白配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