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反思,是默默舔舐伤口,而不是将伤口撕开来给别人看。
关于反思这件事,最近有两个企业家做了截然不同的动作。
一个是雷军。他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明确表示不愿意反思,他谈到:反思对于企业家来说是很重要的优点,但是反思对于企业的品牌杀伤力很重。只有失败者才需要反思,成功者不需要
另一个是贾跃亭。他在11月6日发了一封全员内部信——虽然名为“内部信”,但能让你看到的,多数都是变相的公开信——他在信中很真诚的反思了一把,称现在“如同身处冰火两重天中,在煎熬中颠覆前行”,反思“LeEco战略实现节奏过快,组织与资金面临极大挑战”,日后七大生态快速扩张要告一段落,本人自愿永远只领取公司1元年薪。
雷军和贾跃亭,都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企业家,们给中国商业留下了不一样的玩法,敢于打破陈规,算是开宗立派就像天下霸唱一样,硬生生在探险小说中开创了一个“古墓派”,无中生有建立了一套世界观,还是很了不起的。现在说小米或者乐视已经神话破灭,结论比较粗暴,即使真破灭了,也有作为标本研究的价值。这么说有点残酷,但成亦英雄败亦英雄,不添脂涂粉也不落井下石,是我的商业价值观。
可就“反思”这个动作本身,我更认同雷军的做法:反思是很重要的优点,让全世界都知道你在反思,对品牌杀伤力很大。死后作为标本被迫让人研究,和活着时主动自我解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认真读完相关访谈,就会发现雷军是在用拒绝反思的方式反思,因此别人记住了小米将要做什么事。贾跃亭这封信其实主要不是在反思,也谈了愿景和成绩,但更多人只记住了他犯过的错。
他在接受腾讯科技时,说了两万多字,有些表述也很跳戏。如这一段:“BetaCar都已经出来一个多月,绝对是相当颠覆的一款产品。这辆汽车我是首席产品官,你们可想而知它有多么的颠覆,因为我不懂汽车,所以我做出来的东西肯定和传统汽车有非常大的差异”。这个逻辑,如果访谈记录没有断章取义,让我觉得老贾还是挺可爱的。 
这可以成为一篇很好的论文题目:论反思姿势的重要性。
贾跃亭反思不可谓不深刻,只是他反思的这些内容,几乎之前别人都替他反思过了。例如资金链的问题,供应链的问题,战线拉得太长的问题,融资能力的问题,这几年相关批评一直如影随形。可关键在于,现在站出来公开反思,等于验证了一个最严峻的猜测:CEO实际是以一个个战术的胜利,来掩盖自己战略的失焦。
诚实不是一个很珍贵的品质么?
确实是,但要看场景。在困难解决之前的反思,不过是烈火烹油,还会稀释内部的凝聚力。
陈年每年都反思,凡客也没有绝地重生。
李宁偶尔反思,李宁还是难以走出泥沼。
周鸿祎曾经对做硬件走过多少坑条分缕析的做过反思,360的硬件还是没有成为新增长点。
倔强如罗永浩最近也开始反思了,但锤子还是难以从产品上翻盘。
假设李彦宏一个月前刚做了痛彻心扉的反思,现在又发生李明远事件,会不会很尴尬。
……
难道说企业家就需要肉烂嘴不烂,坚决不反思么?
当然不是,我想说的是,公开反思,与诚实无关,与道德品质无关,往往是一种公关,特别是危机公关的手段。
我在传统媒体时,最喜欢的选题就是“反思体”,因为一杯酒能浇很多人的块垒,从这些反思者的身上,更多创业者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但残酷的是,这杯酒浇不了反思者自己的块垒,战斗的问题只能在战斗中解决,无法在反思中解决。看了你的反思,围观者最多挑一下大拇指:是条好汉,敢于面对自己的失败。但疗伤还要靠你自己,看客不跟着一起推墙就不错了。
任正非也反思,每年都会写一两封内部信什么的,但他都是在外界看来华为最顺风顺水时,或问题解决后反思。你可以去查一下《管理的“灰度”》、《一江春水向东流》、《华为正进入无人区》这几篇经典反思文章的发表时机。
张瑞敏天天都在反思,海尔的价值观就是自以为非,但从来没有针对过具体的战略与动作。
昨天我写了篇文章,认为董明珠在收购银隆这件事上情商低,可在反思这件事上,我觉得她情商比一般企业家高。她的名言是:我永远不犯错。其实她心里明镜儿一样:世上本没有路,犯的错多了,就趟出了路来,但是把我犯的错告诉你,有用么?
企业家应常存危机感,时时与危机感共舞,对应的最佳方法是坚持复盘,并有一套系统而落地的复盘方法,并动态调整。像贾跃亭,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从业务到野心上给自己做减法。
真正的反思,是默默舔舐伤口,而不是将伤口撕开来给别人看。创业者都是孤独的,很多人在公司幼小时牢牢记得这一点,公司一大就忘了。
-END-
本文由公众号盒饭财经(ID :daxiongfan)授权转载。

丽尔摩斯,是谁?
商业版福尔摩斯,记者版福尔摩斯,美女版福尔摩斯。
洞悉商业,解剖人性。《丽尔摩斯-商业探案集》是财经作家黄秋丽做的商业探案类视频节目,用悬疑、推理讲述商业和人性的故事。本微信是《丽尔摩斯-商业探案集》的官方微信。
黄秋丽现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研究总监,著有《万科逻辑》一书。财经迷们,福尔摩斯迷们,一起加入吧,我们一起来一场商业历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