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自公众号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作者:王朝靖
“身高 160 cm,体重 48 kg。乌黑秀丽的长发,简洁清新的发型。笑起来会露出酒窝的可爱脸蛋。淡妆。闻起来有沐浴液的味道。艺术和文学课学得很好。成绩高于平均分,但不拔尖。喜欢的事物:抹茶冰激凌。喜欢的漫画:海贼王。”
这是青年小张心目中理想女性的标准清单。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单身的人总有一款特定的梦中情人形象,让你可以用整整两页 A4 纸逐条写下 ta 的各方面特质,期待着有一天能遇到一个完全达标的 Mr/Mrs right。直到你真的进入了一段感情。
《个性与个体差异》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对理想伴侣的标准,会越来越接近现在的伴侣”。
研究人员通过对单身人士、新婚夫妇以及长期在一起的夫妻的调查,让 408 人描述理想伴侣的模样,再就「颜值、地位和资源、活力、热情、可靠程度」给现在的伴侣打分,6 个月后再次调查他们对理想伴侣和当前伴侣的评价。
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现在伴侣的评分并没有变化,但对理想伴侣的标准变了,变得更接近现在的伴侣。
当然,问卷的答案可能有掩饰的成分,为了表明或暗示「我爱我现在的对象」,并不能完全表明真实状况。
但这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也说明了另一个事实:所有的择偶标准都是为不爱的人而准备的。对于爱人,人们不论有意无意,都会更倾向于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对方。
稍微回想一下就能发现,我们关于「梦中情人/理想伴侣」的想象,大多都是被影视剧/广告海报/小说情节塑造的,当我们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初期的感情高度投入,注意力集中在对方优点上并放大很多倍,掩盖了对方的缺点。
又因为心理定势,我们看世界和他人都不是完全客观理性的,在还没定型的爱情里,我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对方很容易就成为「理想型」的情感容器,被“虚构”出来。
相处久了,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原来西施也是要上厕所的」。我们和他人的联系主要基于感情,而不是理智。
当我们意识到「这个人对我很重要」,我们的期望就会随着成长和学习发生转变。这在父母对孩子身上尤为明显,父母在「把孩子培养成自己理想中的作品」的过程中,总是根据孩子的个性不断调整自己的期望。
在爱情里,成熟的伴侣都有一个植根于「关系」,而不是「自己的标准答案」的相处基础。双方都思想开放,善于沟通,寻找期望和现实的平衡点。
(完)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注意!请注意!
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如果你没给理想岛标上【星标】,
以后可能就不好找到理想岛本岛了!
每天四五篇精选好文,加颗星星随时点开看!
给理想岛标星,仅需三步:
单身硕博看过来!
如果还没加入理想岛研究生交友群,
请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速速进群。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ixiangdao002),提升认知维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