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遇到一个妈妈,她说起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孩子5个月了,还是每觉都要抱睡,一放就醒,太累了,说着说着就哭了。
后来慢慢聊起来,建议她找个阿姨帮手一下,她说谁带她都不放心,有过一个阿姨又被请走了。
再后来又问有没有家人能帮她,她才说起,自己的妈妈很早就走了。
这时候才明白,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所以不舍得孩子受一点点的委屈,不愿意离开他哪怕一分钟……
想填补当年的遗憾,却把自己逼到了崩溃的边缘,听着让人很心疼。
02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有时候是我们自身经历的投射。
就像很多爷爷奶奶辈,总害怕孩子吃不饱,总希望能多喂一口算一口。
这也许就是饥荒年代的经历,所留下的印记,将吃不饱穿不暖的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把孩子生生喂成超重的小胖子。
其实上,非但上一辈如此,我们也同样会不知不觉地这样代入。
比如,如果自己有过留守儿童的经历,就有可能会对孩子寸步不离,连出差都不舍得。就像这篇开头的那位妈妈,让自己背负了太承重的压力。

试着想一想,有些做法是眼前这个孩子的需求?还是当年那个自己的?
一个寸步不离,失去自我的妈妈,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吗?
有时候,我们应该试着放过自己,不是吗。
03
我们这一代人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不太圆满。
父母忽视、控制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到我们自己做了父母,会对亲密、自由之类的养育方式,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当我们把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过多的投射在孩子身上,其实有可能造成认知的偏差,曲解孩子的需求。

我们被怎样对待过,可能就生出一股逆反,会天然的觉得“一定不要怎样怎样”是自然而然的真理。
小时候被父母管得太死,就可能对孩子过于顺从,正因为这种投射,因为我们当年被管得太严,会连基本的要求和引领都不敢。
不知不觉中,我们会从一个极端走入另一个极端。很多人在孩子的管教问题上,举棋不定,温柔有余坚定不足,就有这个原因。
一个做法不对,只要简单的反其道而行之,就能得到正解吗?
没有大人的引领,真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吗?
04
我们个体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对于过去的回溯、反思是有意义的。
但人生之舟,已然向前疾驰须臾数十载,一味还守着当时刻下的印记,是无法看清来路的。
如果只用个体的经验,去套用在一个独立于我们自身之外的个体身上,反而会矫枉过正。
孩子的成长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和我们也许截然不同。
我们要看到孩子和我们的共性,更要看到他们和我们的不同,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引导,而非仅凭我们自己的好恶,这样才能共同成长。
孩子他是他自己,并不是当年那个我们。
放松一点,跳脱出来,会看到更真实的孩子和自己。
祝愿周末安好~ 
/小土于北京南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