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这篇是莫愁的原创首发,我知道不少父母都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细细看书,今天就分享这篇读书笔记,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想早睡做辣妈,为何臣妾总是做不到?
有句育儿名言:“好的育儿始于你开始控制自己,停止控制孩子。”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很难自控?
为什么我们陪孩子忙工作忙家务,那么累了,好不容易躺到床上,应该争分夺秒休息,却还玩手机拖着不肯睡呢?
为什么我们平时学习各种育儿理念,但有时候却会忍不住孩子?
为什么我们想要恢复产前身材,却迟迟没有行动?
《自控力》这本书对这些失控的现象,做了很好的解释。
这本书不是育儿书,却给我很多育儿观念上的启发。
01 因为缺乏睡眠
通常我们认为自控力差,是一个性格问题、品质问题,是一种缺乏毅力的表现。
然而,本书的作者——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老师从医学、神经学、心理学等角度告诉了我们:自控力缺陷是人之常情。很多时候,跟个人的意志其实是无关的。
比如书中的这个观点,就很扎心:
如果你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那你很可能记不起自己上一次意志力充沛是什么时候了。
长期睡眠不足让你更容易感到压力、萌生欲望、受到诱惑。
你还会很难控制情绪、集中注意力,或是无力应付“我想要”的意志力挑战。
如果你长时间睡眠不足, 你就可能在每天结束的时候觉得后悔,后悔自己又屈服于诱惑了,又把要做的事拖到了明天了。
最后,你会感到羞愧难当,充满负罪感。
当我们处在慢性压力中时,迎接意志力挑战的是最不堪一击的自己。
想要有自控力,我们需要调整到正确的身心状态。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先从压力中恢复过来,来储存足够的能量。
所以,大家如果觉得自己自控力不行,难以控制情绪,也难以完成既定的目标,先排查一下,是不是太缺觉了?请家里人帮忙,自己好好补个觉吧。

02  因为我们被自己骗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说,其实孩子睡得还算可以,只是我自己舍不得睡,我习惯性晚睡啊。
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缺乏睡眠,不仅是自控力差的原因,而且是自控力差的结果。
有些宝宝的睡眠状况,其实算不上频繁夜醒,而只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正常表现。为什么妈妈却会觉得很崩溃很难受?
因为经常拖延到一两点钟才睡,刚睡下,宝宝的夜醒就开始了,那当然就崩溃了。
可是为什么昨天已经这样崩溃过一晚了,第二天还是要不肯睡呢?
网上有一组图片,很形象地展示了这个过程。大意是说,熬夜的时候觉得自己无比牛逼,熬夜之后的感受却是困死老子了!再也不熬了!但第二天又是周而复始。
【小土注:说句公道话,有时候确实是因为事情太多,被逼的没办法
按《自控力》这本书的说法,现代科技有“及时行乐”的特点,加上原始的激励系统,让我们成为了多巴胺的奴隶,欲罢不能。
多巴胺就像个骗子,它制造了一个快乐的幻象,让人不断地追逐看似触手可及、其实渐行渐远的幸福。
在这一点上,我们和实验室里被电击的小白鼠其实没有什么两样。小白鼠会在电网上不停地跑来跑去,直到爪子都烧焦了,疼到没法继续跑。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最没效果的缓解压力的方法则包括:赌博、购物、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玩游戏、上网、花两小时以上看电视或电影。
【小土注:为啥我觉得购物超级减压呢
这两类活动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在于,前者释放的是血清素、Y—氨基丁酸和让人感觉良好的催产素,这些物质会减少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产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应。
后者释放的是多巴胺的幻象。但因为前者不像释放多巴胺的物质那样令人兴奋,所以我们往往低估了它们的作用。
我们经常忽略前者,却选择及时行乐,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一再做出错误的预测,阻止自己去做了真正能够带来快乐的事。
我们以为的快乐源泉,其实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凯利·麦格尼格尔建议,区分让我们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和让我们分散精力、上瘾的虚假奖励。
你可以用笔记录一下,你早睡、参加锻炼、不拖延工作、认真陪伴孩子时所获得的快乐和充实感。尽管开始之前会显得不适,但当你真的去做的时候,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把这个快乐记录下来。
把晚睡、暴饮暴食之后的空虚和难受感,也记录下来。
在我们受到诱惑的时候,记住笼子里那只爪子被烧焦的小白鼠,记住自己之前真正的幸福和痛苦,不要相信自己大脑的弥天大谎。
03  因为没有找到真正的动力
《自控力》里有一个故事,一个全职妈妈忍不住对两个孩子发脾气。她很想控制住自己,做一个好妈妈,可是越这么想,越生气。她念念不忘自己放弃了工作,最后却没能当成一个好妈妈。
她觉得自己很失败。不是因为孩子错了,而是自己为什么又发火了。
其实她是在对自己发火。
后来,她意识到了一点,“当个好妈妈”其实并不是她的真实动力,她的真实动力是“享受当妈妈的过程”。
想明白这一点,她反而比较能够放松。不对孩子大喊大叫,就是不对自己大喊大叫。
所以,当我们感受到压力很大,动力却不足,或者动力反而成为了我们的压力时,冷静下来想一想,发现对自己最重要、最有力,最脆弱的时候给你力量的那个动力。
这个动力,很有可能并不是你想当然的那样,也不是别人期待我们应该是的那样。
我们还可以忠于自己的感受。
我们经常会感受到一些负面情绪,为了摆脱这些负面情绪,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转移注意力,逃避面对,结果却反而陷入了自毁。
所以,不如直面负面情绪,让自己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内疚、愤怒和焦虑,沉浸其中,静静地做呼吸训练,想象呼吸像一阵风,把这些乌云吹散。
04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我觉得当妈的我们并不缺乏自控力。
支撑我们在产房里,忍受最高级别的疼痛,坚持把孩子生下来的能力是什么?
想想科比也就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支撑着我们见过凌晨二三四五六点的城市?
“我们当妈的根本不需要睡觉,全凭一口仙气活着。”这口仙气是什么?
这些都是意志力啊!
所谓“为母则刚”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们也要相信孩子。
与成人相比,孩子的前额皮质发育尚不完善,所以自控力不成熟。
我们所做的不应该是苛责孩子。在挫折面前,持包容态度,要比持批评态度的,更愿意承担责任。理解孩子才能帮助孩子成为有责任和担当的人。
孩子虽然缺乏自控力 ,可是孩子是多么美妙的人啊。
他们总是充满新奇,徜徉其中,成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孩子做起来自然而然。
他们如此地聪明可爱却不自知。他们不卖萌,他们就是萌。
他们每天不一样。
孩子的学习能力,让我们叹为观止。
让我们跟随孩子一起成长吧。
一个小彩蛋
这篇分享只是截取了《自控力》众多观点中的一些小点,全书是很精妙的,有很多看似挑战常识,却令人豁然开朗的观点,也有很多看似互为悖论却互相融合的观点。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我直到看完书都以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实际上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是一位年轻的女士。
有一个她在谷歌总部做的关于自控力的演讲,供大家参考:

全文完,这篇文章是莫愁的原创首发。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关注我 或许你能多睡一会
特地挑这个点发,现在你要是看到,还来得及早睡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