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笃君按:“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圣经·传道书》)
在巴洛克时代的西方画作中,常常会出现珍珠,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荷兰黄金时代大画家扬·维米尔(Jan Vermeer van Delft,1632-1675)的作品。
▲ 油画《执秤女子》(约1664)
扬·维米尔 作
现藏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我们在前文介绍过,维米尔创作的这幅《执秤女子》通常被称为“称重珍珠的女子”。她右手执秤,且正好位于画面中心。日光从左边紧闭的窗户里照进来,使得桌上的珠宝闪闪发光。但如果你仔细放大观察画作,会发现那秤盘原来是空的,桌上也完全找不到仍待称重的单颗珍珠。而在她左侧的桌子边上,放着四枚小金币和一枚大银币,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画中的女子其实正在忙着称钱。
与维米尔这幅《执秤女子》主题十分近似的,还有荷兰风俗画家德·霍赫(Pieter de Hooch,1629-1684)创作的《称金子的女子》:
▲ 油画《称金子的女子》(约1664)
彼得·德·霍赫 作
现藏于柏林画廊
霍赫与维米尔是同一时期的荷兰画家,这两幅主题相似的画作甚至很可能创作完成于同一年。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两幅画并不完全一样,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在彼得·德·霍赫的画中,女子的身旁是一面空空的墙壁,没有挂画;而维米尔的“执秤女子”身旁的墙上则挂着一幅画,而且这幅画的主题非常特殊——这是一幅《最后的审判》。
“执秤女子”身旁的墙上挂着《最后的审判》
▲ 油画《执秤女子》(约1664,局部)
扬·维米尔 作
现藏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 油画《最后的审判》(约1482-1516,局部)
博施(Hieronymus Bosch,1450-1516)作
现藏于维也纳美术学院
墙壁上那“末日审判”的图景与画中女子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艺术史家认为,维米尔这幅画最关键的暗示就隐藏在这一幅灰暗的背景图画之上:上帝作为审判者按照“各人所行的”将义人与不义之人分开,就像维米尔画中的女子一样,执秤权衡。
这幅画作上的珍珠也不再是“女性纯贞”的象征,而是与其它珠宝和钱币一起,被解释为女性爱慕虚荣、挥霍无度与贪得无厌的象征。
也有一些艺术史家,将这位执秤女子解读为圣母在尘世的化身,因为她像马利亚一样穿着蓝色的衣袍,小肚微微隆起,手执天秤,秤盘却空空如也,这暗示着生命的无常易逝与物质财富的虚空,所以这幅画也成为虚空主题(Vanitas)画作的代表之一。
下期预告:国王的收藏
往期文章链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