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di Medium
起跑线
2017
导演:萨基特·乔杜里
类型:剧情 / 喜剧
主演:伊尔凡·可汗 / 萨巴·卡玛尔 / 内哈·迪胡皮阿 / 迪帕克·迪布里亚尔 / 蒂希塔·塞加尔 / 阿莫瑞塔·金格 / 蒂洛塔玛·索姆
[起跑线]的结尾,每个人都会觉得不痛快吧。
以入校资源做交易的校长,还端坐堂上;既得利益者,缄口不言;打破沉默者,只能自找后路。
但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会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好。
因为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人父母的痛点。
一部电影自然不是解药,但看到有人痛着你的痛,总好过国产剧里背着Prada,踩着高跟鞋喊苦喊累,身后总有至尊宝踏着七色祥云救驾。
你自己才是至尊宝,要断情绝欲上天入地,保护你的娃,推倒Ta面前一道道坎。
心痛:教育不是拼娃,不是拼智商,甚至不是拼努力,而是拼爹拼妈。
你要打死这一路上的妖魔鬼怪。
01
小妖怪
学区房
[起跑线],女主本来以为,买了学区房,就有救了。
要买学校三公里以内的房,才有入学资格
你为买学区房砸锅卖铁,然后发现光凑够了钱还没用,学区房太抢手,排着队,还得求着把钱给卖家。
有钱人轻松送孩子上好学校
于是有钱人的孩子,能上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找到好工作。
于是上流永远是上流,而中产摸着头顶的天花板。
连培训班老师都借《小星星》说:
Twinkle,twinkle,littlestar,你永远是What you are
你听到阶级固化就颤抖,这四个字明白无误告诉你,努力没有用。
女主角说:“在公立学校,什么都学不到,女儿会害怕和人沟通,如果别人说英语她就会害怕,她会不适应这个社会,最后她会孤立,会沮丧,如果她开始吸毒怎么办?”
越是新晋中产阶级,越焦虑,因为“原生家庭”、“童年阴影”的印记,还清清楚楚在自己身上。
下一代不能重蹈覆辙。你只是变成脆弱的中产,已经费了投胎的劲,可要打回原形,只用自由落体。
在女主这里就是很容易“开始吸毒”
教育的一个环节出了一点小岔子,就是暴风骤雨的蝴蝶效应。
你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只能想尽办法送他去好学校。
学区房,就成了这场教育赛跑的第一道坎,拼得显然不是孩子跑得多快,而是父母的身家够不够的上天价学区房。
前阵子朋友问我有没有闲钱,她想买学区房。
孩子也才三岁,可入学要提前一年,房子更是该尽早定下。到处七拼八凑,买了个老破小,背了一身的债。
没有生活经验的我不解。
何苦来哉
马云的同学,也没都变成马云。
而且我们也就不挑不拣地读了一路书,没成马云,可和马云做买卖,还不是眼都不眨的?
我得到她的白眼:你就别提那9.9包邮了。
说罢她叹气: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可能是不拼资源而有机会获得晋升的最后一代了。
我没跟她说,我小学上到一半,中学学区突然变动,同班同学的家长急得团团转,每天都有人请假,被家长带着试图转学,可大部分无功而返。
这第一关的小鬼,神出鬼没,即使不那么行踪飘忽,也已经让无数家长竞折腰。
02
千年老怪
原生阶层
你知道学区房重要。
可大家都买了,报名排起长队
你以为上学是起跑线。
但人家孩子还没成形就偷跑了
现在上幼儿园,都要面试了。
比起我当年,给老师表演个数数就好了,现在,家长也要面试。
在北京上海,大部分家长面试,考的都是教育理念,如同[起跑线]中所提的,“怎么让孩子理解贫穷”之类。
考察家长的教育理念
往好了说,这是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一味把“教育”狭隘理解为“学校教育”。
往差了说,家长面试表现只是参考还好,但如果这是决定因素之一,那就是否认了学校教育改变人生的可能,不过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文明版本。
种姓制度、社会分化更严重的印度,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导演萨基特·乔杜里拍摄这部电影的契机,正是在为另一部电影研究本土父母、夫妻关系时,看到了一篇报道。
报道称,父母们想方设法让孩子读英语学校,可这样的学校,关注家长的学历,本科,不够。
于是一位父亲现充,去考了MBA。
太疯狂了。
印度人对本土印地语心情复杂。他们觉得,英语教育才是好教育。
借女主角之口点明
这样的奇怪状况,源自就业市场的残酷现实。
在印度,公立学校的毕业生到五六年级才开始学英语,很难流利开口说,长大后,就业市场歧视不会说英语的他们。
英语好,才能进高薪外企。而英语不好——导演遇见一个这样的人,念到理科硕士,却只能做商场保安。
想到某些企业只招“重点院校”毕业生,你还敢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
在[起跑线]里,有三个阶层的人。每个阶层的人,都希望孩子去英语学校。
但他们所掌握的资源却大大不同,下一代迈入英语学校的路径,便有的是阳关道,有的是独木桥。
阶层这一千年老怪,需要教育来打破,可偏偏它又以阶层做入场券,成了难破的谜题。
03
终极老妖
教育制度
“好”的学习机会,只要还是这么稀缺,就永远无法公平地分配给所有人。
于是有了电影中讲到的RTE制度,将私立学校的配额,分一部分给贫困生。
影片中的夫妇,是中产,尴尬了。
被上层看不起,说是下层又搭不上,想进名校,难上加难。
于是他们假扮穷人,挤占了RTE的名额
可校长其实是默许这种操作的
一场合谋,牺牲的是穷人的子女
我们的中考定向分配名额,也是一种反阶级分化的制度。
示范高中抽出一部分名额,分给各初中,即使中考中没达到分数线,也按名次分给各校学生。
这样,即使孩子家长买不起学区房,孩子只能上教学水平一般的小学、初中,成绩受到教育资源限制,也依然有机会通过努力,用低成本获得好的教育资源。
我见过这种制度如何改变命运。
在她初中的校史上,从没有人达到过重点高中A的分数线。
她说起来一脸骄傲:我知道我永远考不到这个分数线,但我只要努力比所有同学分数都高,就可以考进来。
于是她拿下了唯一的名额。
你当然不能说这种方法绝佳。它往往只作为辅助方式,如果取代原有的升学路径,又会造成另一种不公。
说到底,优质教育资源太少了啊。
但也有人说,基础弱的学生,进去也跟不上。
就像电影中培训班老师对RTE制度的评价
我觉得这是种诡辩。如果好生源是升学率的绝对必要条件,教育的意义又何在。
如果和[起跑线]里一样,以此为借口,学校与家长私相授受,拿钱买名额或是作假呢?
甚至不需要作假,只要改动名额评价体系,比如把各类模型比赛、这项目那项目算进去,情况就大不相同。
教育变成了生意,消除分化的机制形同虚设。
这只老妖,被[起跑线]痛批。在现实中,它难坏了好多家长。
说[起跑线]的结尾不痛快,因为它使用的是家长倒逼制度的策略。
主角悔悟,放弃了充满裙带关系的所谓好学校,送孩子去了公立学校。
他们说,没人去公立学校,它才会没落
话不假,但逆向根本行不通。
有谁,敢于拿孩子的未来做赌注?
你看电影里的富人们,即使觉得男主角说得对,也不敢站起来为他鼓掌。
这个起跑线,他们输不起
那股焦虑感,弥漫在电影里的三个阶层中,也弥漫在我们周围的空气里。
而电影给的解答,只能是无解。
社会资源分配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哪里是一部电影的口号,或是家长送孩子去公立学校能解决的。
不然,它就不是问题了。
烂尾的,是现实,不是电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