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央广新闻
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等为发明人的一项基因编辑技术,因为没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第一次审查意见,专利申请被视为撤回。韩春雨方面回应称,采取国际专利向中国递交的方式来保护中国国内专利。
以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员沈啸为发明人的专利——以 Argonaute 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因申请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该专利的申请被视为撤回。今年1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该专利申请的“视为撤回的通知书”。
韩春雨和沈啸昨天(12日)通过河北科技大学有关部门向媒体发表《关于以 Argonaute 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相关专利申请问题的声明》表示:“关于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申请,我们已经聘请了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国际一流专利代理机构来进行专利保护的全球化布局。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角度,我们选择采取国际专利向中国递交的方式来保护中国国内专利。第一个专利的 PCT 文本已于2016年提交,并已包括原申请的中国专利内容。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沈啸等人在国际期刊《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NgAgo DNA 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韩春雨此前在接受采访时称,这项技术有可能让世界上大部分生物的基因被精准的改造,让人类操纵基因的梦想变成现实。“它是一个能进入细胞修改基因组的‘手术剪刀’,像做手术一样,哪块不好就剪掉掉,不是乱剪一气,而是想剪哪里就剪哪里,剪完后‘手术刀’还要出来,别留在肚子里。”
但是随后,一些国内外的实验室表示,不能根据韩春雨提供的数据和方法重复这项基因编辑技术,韩春雨等人及其成果也受到多位同领域科学家的质疑。
阅读更多
内容合作请联系

这里是“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服务科研人的微信号“科研圈”。我们:

· 关注科学进展与科研生态
· 推荐重要前沿研究
· 发布科研招聘
· 推送学术讲座与会议预告。
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