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是杀人游戏?
电子游戏是毒害青少年的“祸害”?
2018年8月30日凌晨,江苏南通,一名13岁的男生小徐从四楼坠亡,早上被发现时,已经去世。
小徐母亲表示,小徐坠楼前一直在玩“吃鸡”游戏,而在“吃鸡”游戏中,玩家从高处坠落,只会“掉血”不会身亡。
小徐母亲判断,小徐有可能是模仿这个行为才会发生坠楼事故,认为小徐的死,游戏公司需要负责。
小徐母亲在采访视频之中表示,小徐是一个开朗善良人见人爱的孩子,平常生活中也没有什么压力。
而自己和丈夫在南非工作,平常在家的时候不多,一般很少责怪小徐,不存在家庭矛盾,小徐没有自杀的理由。
因此认定小徐发生意外唯一的可能,就是玩完游戏之后,大脑还沉浸在游戏当中,不自觉地在现实生活中模仿游戏行为
该母亲声称,自己的儿子就是被游戏害死的。
在采访视频的最后,小徐母亲表示:
“我一定会告这家游戏公司,告到他破产!”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粉丝朋友和小编一样觉得不可思议,13岁的男生会模仿游戏行为,还为此失去生命?
而对于这个母亲的一番言论,网友们纷纷表示——游戏公司不背这个锅。
但不论争议有多大,网友有多不理解死者家属的脑回路,这一次事故,又一次将电子游戏推上了风口浪尖
  1  
前段时间,中国战队在第18届雅加达亚运会上,取得了第一个电子竞技冠军,电子竞技以“霸屏”的姿态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
网络上充斥着对电子竞技的赞扬声音,纷纷呼吁让电子竞技项目正式走向世界,加入到奥运会等国际赛事的舞台。
然而就在亚运会闭幕式上,奥委会主席巴赫对电竞入奥公开表态——
“我们不能在奥运会项目中加入一个提倡暴力和歧视的比赛。
这样的杀人游戏,在我们看来,违背了奥运会的价值观,所以不会被接受。
图源:微博,巴赫
对于巴赫的态度,网上言论也是两极分化,一方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推塔游戏,称之为杀人游戏,有点言过其实——
另一方则认为,奥运会项目,不仅仅是考虑项目本身所体现的奥运精神,还应该考虑运动项目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而这一点,电子竞技显然不适合奥运会——
不论电子竞技取得怎样的成就,获得多少年轻人的认可,在无数的家长眼中,电子竞技就是网游,是为玩游戏找的借口。
他们甚至认为,爱打游戏这个行为是一种成瘾疾病
  2  
关于电子竞技与网游的区别,首先需要先弄明白,什么是电子竞技,什么是网游?
电子竞技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本质是运动
电子竞技更是成为了一项职业
网游则是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多人在线游戏
其目的是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本质是游戏
两者的重要区别就是,电子竞技是一项运动,网游是娱乐活动。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
2017年,国际奥委会,承认电子竞技为一项运动。
也就是说,电子竞技是获得了国家认的一项运动,即使现在并没有加入到奥运会比赛项目中,但本质上,与电子游戏类网游等娱乐活动完全不同。
不仅如此——
我国超级名牌学府——清华大学,开设了电子竞技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四川传媒学院等都开设有电子竞技专业;
据统计,全国已经有20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电子竞技专业,电子竞技正式列入本科专业。
由此可见,简单笼统的将电子竞技与网游混为一谈,确实有点过于片面。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一版《国际疾病分类
》即 ICD-11,将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正式纳入物质使用或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章节。

ICD-11游戏障碍诊断要点:
1.过去12个月持续的失控性游戏行为(包括网络游戏、离线游戏及其他未特定游戏);
2.游戏优先于其他一切活动,甚至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题;
3.对游戏存在心理渴求;
4.尽管导致不良后果,仍然继续玩游戏的行为。
也正是此诊断的出现,让更多的家长认定,沉迷游戏就是一种病
但汉堡大学Eppendort医院的一位精神病学教授讲过这么一句话:
“我无法告诉你患者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即使我得了诺贝尔奖”。
这名教授认为,无论是医生,还是专家,或者是“患者家属”,他们都没有权利去定义当事人的世界,没有办法去代替他们决定,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电子竞技是“不思进取”还是“力争上游”?
打游戏这个行为,是好还是坏?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该由旁人去给出。
那么究竟“游戏障碍”算不算病,这一答案也不该由WHO的一纸文书说了算。
  3  
之所以电子竞技饱受争议,主要还是因为无论是玩电子竞技的人,还是网游爱好者,都极易沉迷在游戏当中,不自觉的“上瘾”
而在家长眼中,对一样事物上瘾,那么这个事物,就是危险的
日前,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观点——
妖魔化网游是不理性的,防的是沉迷而非网游。
文中提到,沉迷游戏的危害不在于“游戏”,而来自于“沉迷”,我们要防的是沉迷,而不是网游。
游戏本身无罪,主导权在玩游戏的人身上,将游戏完成“祸害”还是“骄傲”是由人决定的,不是游戏。
比如小 N,他是北美某知名大学的本科生,这名理工男身无长物,成绩平平、长相平平,甚至专业的前景也平平,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他的游戏技术
在大家都开始玩LOL的时候,他还坚守着守望先锋,因为那是他玩得最好的一款游戏。
日以继夜的练习,疯狂的陷在游戏当中不可自拔,他最终成了我们眼中的“游戏大神”。
但一个人的天才是有限的,他玩了游戏,就玩不了别的了;一个人的天才是有限的,他玩了这一款游戏,就玩不了别的了。
于是,他也只是“游戏大神”。
在这个时候,游戏成为了大家眼中“玩物丧志”的导火索;
又比如小 Y ,她是一个标准白富美,住在整个村子里最有名有姓的高级公寓,开着豪车,挂着代写,过分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似乎让她新生倦怠,对这个会下雨下雪,开车会迷路的真实世界丧失了好奇心。
她的王者荣耀的英雄是全开的,皮肤是全解锁的,每一次上战场,我们选的也许是位置和功能,而她就像是出席高档酒会一样,精心选择今晚的盛装。万一没有打赢掉了积分怎么办?自然有千千万万的代练帮她打上去。
她在游戏上的花费,令所有人咂舌,这时候有人说了——
“你看,游戏真不是个好东西,就知道骗这些年轻人的钱”!
于是,游戏成为了大家眼中的“诈骗犯”。
在这些所谓的“反面教材”的影响下,电子竞技成为了大家眼中的“不务正业”,成了“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

但为什么会有这些“反面教材”
出现呢?为什么总是有人沉迷网游?

为什么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本优秀的人沉迷网游,变得一蹶不振,而是原本就平平的人,最终在游戏里越陷越深
这些堕落在网游世界里的人,会不会最终落得像《孔雀》里的弟弟高卫强一样的下场,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放弃自己的人生,年轻力壮在家带娃,天天跟街头老爷子下棋,理直气壮求女人养自己。
在小高的年纪,成了老高.......
图源:网络,《孔雀》截图

  4  
游戏并不是没有过错的。
对于那些还不能明辨是非,没有形成成熟三观的未成年人来说,游戏太有诱惑力,他们容易沉迷其中,失去自己的方向。
这个时候就需要周围人的正向引导,和游戏公司的条例管制,尽可能的让未成年人远离网络游戏,合理安排娱乐时间。
但对于成年人来讲,放纵自己沉迷游戏,显然是自身管理能力出了问题,何必去责怪游戏公司?
其实就一个道理:
游戏肯定有让人上瘾的设计,为了吸引玩家花钱
游戏该对未成年人群体负责,担负社会责任;
但不能对成年人完全负责,因为成年人该有判断力,更该有决定权。
Ref.
https://weibo.com/1618051664/GxGpbx4Au?type=comment
http://s.weibo.com/weibo/%25E9%2598%25B2%25E7%259A%2584%25E6%2598%25AF%25E6%25B2%2589%25E8%25BF%25B7%25E8%2580%258C%25E9%259D%259E%25E7%25BD%2591%25E6%25B8%25B8&Refer=top
https://weibo.com/1638781994/GxCGeCkp0?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type=comment#_rnd1536042714537
-看完上面,接着还有-

最新爆料:疑似警察逮捕刘强东视频流出

刘强东事件背后,

是平胸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从“投桃报李”变成“农夫与蛇”?

曾花光钱帮陌生女子买汽油的老兵又流落街头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