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不需要提前看采访提纲。”
耶鲁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的目光从大大的眼镜框上方穿过,狡黠地望着我笑,“采访是即兴的艺术,提前剧透就少了惊喜。”
2010年斯特恩建筑事务所(RAMSA)在中国开始了第一个项目——一个海滨城市滨水区的高级住宅区。在接待晚宴上,当他的助手向我索要采访提纲时,善于察言观色的斯特恩似乎洞察了我的心思。
罗伯特·斯特恩肖像照片 来源于斯特恩建筑事务所(RAMSA)官网
面对这位出现在建筑历史教材中的人物,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调查了他的方方面面:家庭出身、教育经历、政治倾向、婚姻状况、客户关系,甚至耶鲁师生反对他当选院长进行示威游行的八卦新闻,甚至他每个星期坐哪一班火车从纽约赶赴耶鲁校园的生活细节……于是脑中堆积了众多有趣而又尖锐的问题。如果采访不是即兴的,会丧失多少真实和鲜活……
湖心岛项目鸟瞰 来源于建筑创作2011年1月刊
第二天,采访从一个貌似轻松实则艰难的话题开始:“你年轻时,和你的老师文丘里从同一点出发,却为何走向了不同方向?”,这问题似乎尊重他作为“后现代主义”旗手的历史地位,又像在质疑他最终以“新古典主义”走向商业化的现实选择;这样的质疑贯穿全程:“你怎么看耶鲁师生游行抗议你的院长任命?”、“你怎样选择用户?是否只服务于上流社会的高端用户?”等等;斯特恩的眼神,显得紧张而又兴奋,他的思维跟随着一个个问题而高速运转;作为职场老手,他却总能保持着缜密的逻辑和从容的谈吐。
“没有问题了”,我结束了采访。斯特恩长长舒了一口气,倒向沙发靠背,夸张地做了一个瘫软状:“我精疲力尽了,你给我竖起了四面高墙,对我围追堵截了如此之久。”我回报一个微笑,全当他的话是一句褒奖。
斯特恩专访现场 来源于建筑创作2011年1月刊
 【 二 】
洁亮如雪。
也许清晨阳光本就饱满,也许因为重重叠叠的白色图纸加强了反射,每次走进邵韦平总建筑师的办公室,明亮的光线总让人印象深刻,仿佛昨夜的繁重辛劳已荡涤干净,新的一天在晨光的洗礼中再次澄澈清新。这宝贵的宁静早晨,也是我能找到的唯一一段短暂的时间缝隙,让邵总不被汹涌而至的日常事务打扰,能稍稍纵情于回忆和沉思。
邵韦平先生  © Wang Xiangdong
话题从三十年前开始。他的陈述并不激越,保持着平日说话的语速,娓娓道来;我插问也不多,几乎全程是一个乖乖的听者。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代巨变,使建筑师的成长,少了直白平坦,多了曲折峥嵘;从计划经济的按部就班,到蓬勃市场的全球竞争;从粗放设计的似是而非,到精细化的建筑整体逻辑;从“中国制造”的配合角色,经过逆境中求变的长征,走向自主的“中国创造”——这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激动人心的成功与荣耀、如履薄冰的危机与苦斗,似乎在此刻都变得波澜不惊,只化作邵总脸上微微变化却又稍纵即逝的表情,以及语调中很难被人察觉的波动顿挫。但这并不妨碍,那历史长卷般的厚重的情感与力量,直抵人心。
凤凰中心室内 来源于建筑创作2015年12月刊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采访结束时,邵总不禁感叹,“呵,今天两个小时,好像讲完了我30年的全部职业生涯……”。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史诗,也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为聆听者,我被这部史诗的分量压制着,如哽在喉,半天不知如何作答。
办公室门口,等着找邵总讨论设计的建筑师已经排起了长队,感谢耐心的他们没有贸然闯入,让这采访成就了一个完整美好的早晨。
邵韦平先生在凤凰中心  © Wang Xiangdong
 【 三 】
2016年,北京清冽的早冬。

一辆宝马车从中国大饭店驶出,40分钟后将到达首都国际机场。我们对库哈斯的采访,在他拥挤不堪的时间表里一调再调,最后被迫安排在这离京前的最后车程。
没想到与这位建筑思想巨擎,就这样近距离并肩坐在车里,他的局促不安甚至超过了我们。还好,尖苛的问题在上一次采访中已经谈过,这次我们终于可以从一个舒适的情感角度切入,不再执着于激烈的争论和思辨。
库哈斯在中国大饭店接受专访现场 来源于建筑创作2017年1/2月刊
从早年和扎哈一起去苏联考察说起,回忆的沧桑与温情迅速驱散了车内的仓皇尴尬,伴随着车子低低的行驶噪音,他回忆着60年代老式英国城市生活的乏味和沉闷、五月风暴的叛逆激情、年轻时选择做电影导演还是建筑师的犹豫不决、在苏联每晚与扎哈一起去酒吧喝的伏特加……
平静、安详甚至有些甜蜜梦幻的语调,就这样延续了一路,中间只有一次长时间的停顿,那是车子经过CBD核心区,库哈斯停下了叙述,不停地向车窗外张望着,路边的景色里,央视总部大楼旁,“中国尊”在迅速长高,他边看边喃喃自语:“哦,他多了很多新邻居……”
被包围的CCTV大楼  © Du Kai
车子终于在T3航站楼前停下,来送机的国航服务员已经打开了车门,等候客人下车,而库哈斯还在说着他钟爱的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他的电影如何充斥着黑暗却又极为现代,如何启发他不走“后现代主义”的老路而要另辟蹊径重建“现代主义”……他就这样让服务生站在敞开的车门前不知所措,我们仍坐在车中继续未尽的话题,而那位服务生也最终会意,报以理解的微笑,静静地等着。
分别前在机场入口廊桥上,我们匆忙合影,甚至来不及找一个好些的背景、摆个好看的pose。不过老库的一个小动作还是出卖了他重外表的小心理:他把头顶的毛线帽子拿了下来(尽管他已有轻微感冒),他一定觉得那顶帽子让他显得老态,还是光头更符合他凌厉的气质……
 【 四 】
2016年夏,昏暗的威尼斯老酒店。

即使高窗能将威尼斯河水的反光,在屋顶投射出一块块闪动的光斑,整个酒店大堂仍然在深红的木色和一种经年潮湿的气息中,显得昏暗老旧。但这并不影响这家富有历史盛名的酒店车水马龙的生意,很多游客和行李挤在前台,喧嚣地忙进忙出。我们为采访找到了一个安静的房间,实际上是大堂旁边的临时库房,里面横七竖八地堆满了桌椅。还好,除了偶尔从天花板传来上层房间老地板发出的“咯吱咯吱”声,这里大部分时间都极为静谧。
在201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扎哈作品特展盛大开幕。此时距离扎哈突然离世仅仅过了3个月。
2016年威尼斯双年展扎哈作品特展现场  © Wang Shuzhan
在我们打过房间电话后很久,Patrik才现身,掩饰不住前夜活动宿醉后的疲倦,眼中还泛着层层的血丝,他的声音,几乎是微弱气息中的呢喃。然而这却让他进入了一种奇特的采访状态——没有任何设防或掩饰,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像是用直觉在喃喃絮语。
说起扎哈事务所初创,“工作室只有四五个人,我每天熬夜加班,深深羡慕着晚间清洁工人,知道他们很快做完工作就能回家,却不知自己的工作何时做完”,说话时,他俨然仍是当年那个初入职场、满心委屈的毛头实习生;说起扎哈事务所后来的急剧扩张,也毫不掩饰地坦言,“哪里有什么管理可言?每个人动不动就出差,为了什么目标都没弄清楚,就全部头等舱地飞来飞去,直到后来聘请了Foster事务所的高管,情况才好些”……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曾是一所学校 来源于 BBC Documentry "Who dares wins"
说起80年代那次MoMA展上初见扎哈,就决定到她的事务所工作;虽然本打算以后开自己的事务所,却没想到一开始就再没结束。说到第一次在维特拉消防站上将纸面上的设计变成真实尺度的实体,他与扎哈激动地讨论了太多的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说到扎哈强大的形式语言重于意会而不重于言传,他却更希望让扎哈的创造在理论历史的长河中占据一席之地……
1990年代的ZHA © Thomas Mayer
这些回忆毫无中断地涌出,气息的微弱与思维的亢奋形成了离奇的反差,让人觉得他的潜意识仍停留在一个尚未苏醒的梦境,在这个梦境中,扎哈仍然生活在他的身旁。
当我们试图让他将扎哈事务所与其他事务所做对比,他说,“在我全部的职业生涯中,我只知道这一个地方。”
Patrik 和 Zaha 在MAXXI  © Iwan Baan
 【 五 】
《建筑创作》第200期,应该以什么样的内容做一次小小的总结和纪念?当编辑部讨论这个问题时,这些过往采访的细节——空间、光线、气息、微妙的语言和表情——真实地回到脑海。我们曾让数十位被采访者,在真诚的交流中打开了心门,回望、思辨、真情倾诉……这一切躲在采访文字的后面,不露声色,却决定了每一篇采访的实质内涵。

当下,海量信息迅速传播迭代、又被迅速消费消解,任何一个数字、一句话、一张图的意义,似乎都只是构成冰冷的“大数据”的亿万之一。当流量“永无止境”,当信息所构建的世界日趋“虚拟”,这些坚持了多年的“面对面”的采访,更凸显了其中的真实的温度。
这真实可能至少来自于几个方面:
将“明星建筑师”还原为真实的人:
当你读到普里兹克奖得主伊东丰雄,因遭遇日本经济低迷、长期没有项目可做、日日游荡、每晚酒馆买醉;当你读到“北京侨福芳草地”的设计人在英国福斯特事务所工作期间,忧心忡忡地面对每周到来的解聘日——“黑色星期五”;当你读到扎哈公司早期的投标“屡战屡败”,却仍然坚持继续“屡败屡战”;……仍在建筑设计这条艰苦之路上奋斗的你,一定会感同身受:所有的明星,都曾经卑微;所有的成功,必有其代价;所有的失败,也都在绝望的尽头留有一息尚存的光明;希望这些采访文字,可以给你些许鼓励,让你有勇气回望检视自己的职业选择:前进还是等待,坚持还是放弃?
仙台媒体中心外景 来源于建筑创作2014年1月刊
屡败屡战的ZHA: 左 魁北克国家图书馆, 竞赛失败, 1999   
右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扩建, 竞赛失败, 1996 
©  Zaha Hadid Architects采访
“侨福芳草地”项目主创建筑师徐腾采访现场  © Wang Xinbin
呈现设计企业复杂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想到百年历史的“日建设计”,会猜想它的管理机制极其缜密严格,但当你读过日建设计中国区负责人陆钟骁的采访,才会知道,其企业文化的强大包容力,使其成为各种“奇葩个性怪才”的职业归宿之地,这或许才是企业百年基业的核心秘密;
采访陆钟骁先生现场 来源于建筑创作2013年12月刊
想到大都会事务所的研究成果和出版物,会猜想它的研究机构OMA一定具有明确建制与研究体系,但当你读过对OMA香港事务所负责人David的采访,才会知道,AMO和OMA始终是同一团队的一体两面,研究与实践从未在企业内部划分割裂,你也许会由此反思,为何我们国内的设计企业无法同时兼顾“做项目”与“做研究”?
左 王舒展、 谢华与 OMA 合伙人大卫 · 希艾莱特  © Wang Xiangdong
右 OMA香港办公室  © Wang Xiangdong
当你为英国罗杰斯事务所北京特展的“高大上”所折服,是否会想到这家事务所,坚持最高薪酬不超过最低薪酬的8倍,限定内部“贫富差距”,限制内部“层级剥削”,并从“建筑高技派”的光环中逐步转变成为城市综合设计服务提供商?

相信采访中的细节,会给你一些参照,帮你认清你所在企业的状态,助你评判行业中不同企业的价值取向,选择它、适应它、甚或改变它。
劳埃德保险公司办公楼 来源于建筑创作2014年8月刊
呈现建筑设计行业发展无法脱离的社会时代演变: 
当你读到中国、美国、欧洲不同地域的建筑师访谈,会发现,建筑师个人历史与建筑企业历史,永远无法离开其所在地区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时代变化——直接的,政治的潮流、经济的起伏;间接的,思潮的流转,城市行为的变迁。采访中含有大量对社会状态的讨论和评价,有西方建筑师对中国城市发展状态的认同和批判,也有中西方从业者对西方现代主义传统当代价值的质疑和反思。
回望这些年“AC建筑创作”的数十篇采访,似乎没有一篇是“就事论事”地讨论“建筑学本体”,这或许源于“AC传媒”自身的企业性质,编辑团队本就在真实的市场与社会中奔走,这或许也形成了我们潜在的价值观——建筑学即使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一门范围宽广的综合艺术,无法“独坐小楼成一统”地“独善其身”。
希望这些文字能让你感知,自己日复一日的建筑设计生涯,或欢乐或苦恼,其背后有着看不见摸不着、却起着决定作用的力量。画地为牢、皓首穷经,未必能对其认知和掌握,相反,接纳永远在变化之中的“建筑内外”,观察研判并参与其中,重建建筑学与社会的关系,或许才能走出新的宽阔天地;至少,当我们面对时代的巨大转折,面对个人与行业所必然付出的代价,我们能报之以坦然,更从容地做出改变。
 【 六 】
最终,我们决定从2010-2018年的采访中,挑选15篇按照时间顺序集合成册,作为《建筑创作》200期的一次小纪念。纵观全刊,满纸文字,图片不多,这可真不讨喜;但如果你是了解我们的读者,就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意。
借此感谢这些受访者,对“AC传媒”团队的信任;感谢《建筑创作》的读者近30年来对这本刊物不离不弃地关注;感谢那些与“AC传媒”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默默地鼓励与支持。
每位采访人,都对采访的筹备、构思及最后的成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这些采访也是他们的专业才华与媒体运筹能力的集中爆发。他们中有的还坚持在“AC建筑创作”的文化阵地上,有的则进入不同的职业轨道或开启自己的文化创业。众多长篇英文采访报道,同时得到了多位能力卓越的译者的倾力支持。借此刊的出版,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和精彩呈现,并纪念大家在“AC建筑创作”平台一起走过的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
上: 2011年1月刊、2011 年 11 月刊 OMA 亚洲实践作品专辑、2011 年 12 月刊/2012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评论l'ARCA 专辑、2013 年 2 月刊/华揽洪 Leon HOA 1912-2012、2013 年 12 月刊/日建设计 Nikken Sekkei
中:2014 年 2 月刊/伊东丰雄特辑、2014 年 1 月刊/罗杰斯·斯特克·哈伯及合伙人事务所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2014、2014 年 12 月刊/人民大会堂专辑、2015 年 2 月刊/空间价值美学  徐腾与“侨福芳草地”、2015 年 10 月刊/从时代图景到建构表达  2015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实录
下:2015 年 12 月刊/无尽空间: 自由与秩序  凤凰中心专辑、2016 年 2 月刊/时间与文化的逻辑建构  gmp·冯·格康· 玛格及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 50 周年纪念专辑、2017 年 1/2 期刊/谜题与追诉:扎哈的人生选择  扎哈·哈迪德纪念专辑、2017年6月刊  89°世界:扎哈·哈迪德纪念专辑

本期AC建筑创作《他们的、或我们的故事 |200期纪念辑》
专访耶鲁建筑学院院长 罗伯特·斯特恩
专访OMA合伙人、亚洲区负责人 大卫·希艾莱特
专访普利兹克建筑奖执行总监 玛莎·索恩
建筑师、规划师华揽洪追思会实录
专访日建设计执行董事、总建筑师陆钟骁
伊东丰雄 访谈
理查德·罗杰斯 访谈
国家殿堂——人民大会堂建成55周年研讨会实录
空间价值美学:专访“侨福芳草地”项目主创建筑师徐腾
世界的中国:专访“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创建筑师陆轶辰
自由与秩序:专访“凤凰中心”主创建筑师邵韦平
gmp中国:专访gmp中国区合伙人吴蔚
纪念扎哈:专访 雷姆·库哈斯
纪念扎哈:专访 帕特里克·舒马赫
纪念扎哈:专访 马岩松
更多精彩杂志内页:


AC《建筑创作》2018年第1期
他们的、或我们的故事
官方微店现已发售,限时包邮请长按二维码

链接:https://j.youzan.com/xleUlY
或复制淘口令
【AC建筑创作2018第1期 200期纪念专辑】http://m.tb.cn/h.3ZzL7zh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咑閞;或復·制这段描述€J2ve0DxVxpy€后到淘♂寳♀[来自超级会员的分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