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兴周铁,有一群爱做风筝的老人,他们把生活过成了十几岁的样子。
盛夏太湖沿岸准备起飞的大龙鹞!
风物君语
周铁流传着许多关于风筝的传说……每逢春暖花开的时节,人们会在湖边放鹞笛风筝,笛子在空中发出的声响,是为阴间的鬼魂发送信号,他们听到声音,便知道一年过去了,清明时节又到了,亲人子孙要祭祀他们了。所以民间传言,春天放鹞笛是善举,老百姓们是很推崇的。

有鹞子的方向,就是家

“南鹞北鸢”是古代南北方对风筝的不同称谓。
宜兴地处太湖西岸,周铁濒临太湖水域,常年多吹东南风,从辽阔湖面吹来,力稳和润。过去,沿太湖居住的农民几乎家家都要划船去太湖罱河泥。
人们起早摸黑地捞水草做肥料,常常回来得很晚,如遇恶劣天气,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湖中船只极易迷失回家的方向。此时家中的亲戚邻居便会高高地放起鹞子,挂上鹞灯,系上鹞笛,使湖中船上晚归的亲人看到、听到,朝此方向驶进归家的河港。
悠扬笛声,唤你回家。
所以,对于生活在这片区域的人们来说,风筝是船舶的导航,它闪耀的点点星光、吹奏的悠扬哨音,会带自己找到回家的方向。

做风筝,镇里人静享时光的一种方式

闲时约上三五好友,在家中做风筝、切磋手艺,是大叔们最享受的时光之一。
周铁镇做风筝的老先生们,许多虽已年近古稀,但体格硬朗、声音嘹亮,放起风筝来,仍健步如飞。
见到风筝艺人岳仲荣老先生那日,他讲了许多做风筝的讲究:“我们做风筝特别讲究对称,两边形状、重量、软硬度都要一样,不然飞不了,就算飞起来了也得栽跟头。风筝还要有风道,就是这两边凹下去的槽子。风可以在这两侧分流灌出,形成风柱,这样就飞得稳啦。”
都市人最缺失的,就是这般认真生活的模样。
周铁的风筝有大有小,大型风筝可如一栋楼高、小型风筝也能做得相当精微,有硬翅、软翅、硬板、龙串等四大类几十种式样。
闲暇时,镇子里做风筝的老先生们常凑在一起,坐在谁家的竹凳子上边聊天、边做风筝,互相切磋下手艺。他们家中的四面墙壁上都挂着各式各样的风筝,蝴蝶、蜻蜓、孙悟空、雄鹰、蜈蚣、凤凰与长龙……大大小小,样式奇异。
我问做风筝的先生们:“做这么多风筝是要卖吗?”他们摆摆手说:“从来不卖,都是自家玩玩,做风筝是享受啊。”
蝴蝶,似乎是中国艺术中永开不败的题材。
会唱歌的风筝是这样做成的
制作风筝要经过扎、糊、绘、放四个工序,每道工序在选材、工艺上都有门道。那些细节处的诀窍,决定了风筝飞得高不高、远不远……
扎绑骨架是制作风筝的基础工艺,有选料、加工、绑扎等多个流程。
周铁风筝一般以竹为骨架,再经过破竹材、削竹条、修竹条和弯曲成型等数道工序,将各个竹条零件联结起来,组合成风筝的整体骨架。
扎好后,就可以粘糊了,南方艺人称其为“蒙面”,北方叫“裱糊”。粘糊的材料质地要轻、要有弹性和韧性、纤维分布均匀、着色效果要好,如绢、桑皮纸、宣纸、高丽纸、皱纹纸、电力防塑薄膜等都是老艺人们常用的材料。
风筝面彩绘时,色彩向来热烈、冷暖色对比强、色块较大,因为空中翱翔的风筝离地面很远,只有这绚丽多彩的图绘,才能让人看得清。
那唤你回家的“星光”与“音箱”是什么呢?是鹞灯和笛子。将点燃的炭火放在口径约20公分、高度30公分左右的铁丝篓底部,上面加上木屑,系在鹞绳上放飞空中,风吹起来,一串串火球,便成了鹞灯。有时铁篓网孔还会撒落出一串串带尾的焰火,远远望去星辰密布,是别样的壮观。
风筝上的鹞笛由当地的孵鸡竹制成,此竹上下粗细和节间距离匀称,取材后阴干一年,再根据发音的需要,手艺人对其精雕细刻,使它能在空中发出高、中、低的组合音响。风和日丽时,哨口迎风,笛音浑厚和谐,时高时低,悦耳动听,风力越大声音越响,风筝飞得越高传声越远…… 
喜欢它能飞高高。
不同的天气、风力,人们会放不同的风筝。如风力一二级时,可放三四尺的“软翅类”风筝;二三级时,可放四五尺的“硬翅类”风筝;当风力达到三四级至五六级的时候,不但可以放八尺、一丈甚至丈二、丈四的“硬翅类”风筝,还可以放四五尺以至八尺、一丈的“板子类”风筝。
感动,定格的一刻。
镇子里的人们常坐在农田水车棚内或树荫下,喝着紫砂壶泡的清香大麦茶,边休息边欣赏自己制作的风筝,听着悦耳动听的鹞笛声,陶醉自乐……采访那日,老先生们为我们放了一串极长的“二龙戏珠”风筝,我们站在不远处,稍未留神,那风筝已飞得老高。
文/ 婷哥
摄影/黄彬彬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