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英伦投资客
关注我们
据英国媒体《每日电讯报》、《泰晤士报》(2017年1月22日)报道,在持有英国最大早餐谷物品牌维他麦(Weetabix)长达五年之后,总部位于上海的光明食品终于决定在去年12月聘请高盛协助其出售维他麦
目前关于维他麦的竞标也有了最新进展:虽然光明食品对出售维他麦的估值高达15亿英镑(约合128亿人民币),竞标者仍然络绎不绝。据《泰晤士报》透露,包括Cereal Partners Worldwide(雀巢和通用磨坊联合体)持有桂格燕麦的百事食品英国联合饼干所有人土耳其Pladis集团意大利面巨头Barilla在内的五家西方食品巨头都对维他麦发起了竞购。
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虽然2016年维他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翻了一倍,但维他麦84%的销售依然来自于英国市场。
据《泰晤士报》透露,光明集团让中国消费者爱上吃高纤维麦片的计划已经难以为继(原文:A plan to turn Chinese consumers into lovers of the fibre-laden cereal loved by Prince Charles has failed to gain traction)
维他麦(Weetabix)作为英国第一大早餐谷物品牌创立于1932年,拥有优良的产品组合,包括家喻户晓的英国麦片品牌Weetabix,以及Alpen和Ready brek这两个英国最畅销的谷物棒。维他麦目前在英国市场排名第二,约占英国14.5%的市场份额,仅次于美国早餐谷物巨头家乐氏(Kellogg’s)。
拥有80年历史的维他麦在2003年之前一直是家族企业,因经营困顿于2003年11月被英国狮王资本(Lion Capital)以6.42亿英镑的价格全资收购,此后八年,维他麦销售额和利润得到稳步提升,在2011年实现毛利1.29亿英镑,净利8174万英镑。光明食品于2012年从狮王资本手上收购了维他麦60%的股权,光明当时对其估值为12亿英镑,这笔交易在当时这不仅是光明食品也是中国食品行业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案。狮王资本在2015年继续出售维他麦剩余股权,将40%的股权卖给了总部位于香港的霸菱亚洲投资(Baring Private Equity Asia)。
据英媒透露,在光明将维他麦60%股权挂牌出售之后,霸菱预计也将出售其持有的40%维他麦股权。
维他麦的“英国成功故事”
光明为何现在卖维他麦?
其实路透社去年(2016年12月20日)就已经报道了光明即将出售维他麦的消息,当时路透社给出的出售原因是是由于中国很多消费者仍然倾向于吃热早餐,维他麦在中国表现不佳,对此光明食品也很快予以回应,于去年12月发文迅速否认出售维他麦。据光明食品2016年1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维他麦目前在中国有90家经销商,已经开设品牌样板店100家,形象店80家,连续两年销售保持三位数增长。
路透社(2016年12月20日):光明食品聘请高盛出售英国谷物商维多麦,明年1月启动
光明食品迅速回应
但根据这两天英国媒体不断公布的竞购细节来看(透露了竞购价格和五家参与竞购的食品巨头),光明现在可能真的在出售维他麦。
虽然中国市场因为拥有13亿消费者潜力巨大,消费升级也是大势所趋,但把国外产品引入国内并取得成功,还需要漫长的品牌建设、消费者培育、市场营销,以及产品的本地化。对于早餐爱吃大米粥或油条的中国人而言,吃泡在冷牛奶里的糊状谷物的习惯尚待培育。对此,维他麦首席执行官Giles Turrell也坦言将中国市场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额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另外,维他麦在中国市场还遭遇了其它早餐麦片品牌的强劲挑战,中国本土品牌西麦由于品牌认知度高在中国市场一直占据领先份额,另外百事食品旗下的桂格(Quaker)由于推出了符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红枣、紫薯口味,销售增长也十分可观,同时澳大利亚麦片公司Sanitarium、美国燕麦巨头家乐氏(Kellogg’s)也都进入了中国市场。
考虑到在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这个中国消费者可能还不太熟悉的西方产品,光明此时选择出售又似乎可以理解。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光明食品是在前任董事长王宗南任职期间收购维多麦60%股份的。 王宗南当时称,光明食品将推动维多麦业务的增长和国际业务的成功,同时,将会聚焦在亚洲市场的潜力,特别是中国,市场对于健康及便利食品的需求正与日俱增。当时参与收购的光明副总裁葛俊杰也表示争取在2016年将维他麦在海外上市。
2015年,王宗南被指在担任友谊集团总经理、联华超市董事长期间,挪用公款、受贿,一审判处执行有期徒刑18年。葛俊杰于去年辞职,加入了民企鹏欣集团。
新闻截图来自新华网,博主就写到这里。
英伦投资客文章
博主微信:LondonKe
*欢迎置顶英伦投资客订阅号,不错过每条重要推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