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个千古之谜,保险公司究竟靠什么赚钱?
这也是一个千古冤案。
大部分人都认为:保险公司靠“这也不赔,那也不赔”赚钱。
但深入了解一下保险产品的定价逻辑,你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保险产品的定价,综合三个因素:保险事故发生率,定价利率和定价费用率。

利润也来自这三方面:死差、利差、费差。
2.
a.死差
其实就是事故预期发生率和实际发生率,产生的差别。
以寿险为例,假设保险公司设计某款产品,预期1000人中有10人死亡,但最后只有6人死亡。
少死亡4个人,保险公司省了4笔钱,这就叫做死差益。
反之,如果1000人中,有14人死亡,保险公司比预期多赔了4个,那就叫死差损。
这个预期的死亡率不是随意制定的,需要参照保险行业生命表。
二爷此前写4月1日返还型保险停售,保险要涨价的谣言,已经讲过第三套生命表对保险定价的影响,感兴趣的人可以看旧闻。
b.利差
保险产品还会设置一个定价利率。
假设预定利率是3.5%,保险公司把收来的保费进行投资,获得的实际收益是4%。
那么多出的0.5%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损。
c.费差
保险公司运营一款保险产品,需要花很多费用,譬如技术开发,宣传,渠道推广和人工成本等。
假设一款产品,预期费用100万,最后只花了80万,省下来的20万就是费差益。
反之就是费差损。
3.
死差,利差,费差,这三差之和就是一款保险产品带来的利润。
这其中,死亡率或重大疾病发生率,已经有很全面的数据支撑,保险公司的预期发生率和实际发生率,相差不会很大。
而且,保险公司还会把发生率风险通过再保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进一步减少死差的波动。
所以,死差不是保险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
很多人认为:保险公司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确实是冤枉
人家压根儿不指着这个赚钱。
只要你投保时,满足健康告知,出险时,没有触犯免责条款。
保险公司不会不赔,也不敢不赔。
要知道,保险公司一年的净利润,动辄上百亿元,你的那点保额,完全是小钱。
这些巨额利润,主要来自于哪里?
利差!保险公司把保费拿去投资赚的钱,才是大头。
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那么多的年金险、两全险、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
前两年万科的股权之争,闹得沸沸扬扬。
举牌万科的两家险企:安邦和前海人寿,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靠的就是万能险。
4.
保险公司的的赚钱能力,也不是每家都强。
特别是去年,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保监会又严打理财型保险。
各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其实都在下降。
从最新数据看,2016年,几家大保险公司:
中国人保的总投资收益率最高,为5.8%。
中国平安5.3%,中国太保5.2%,新华保险5.1%,中国太平5.01%
投资收益率最低的是中国人寿,为4.56%。
保监会严打下,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一年前,安邦压根儿不在线上卖和谐健康之享。
纯保障型产品,既不能做大安邦的保费规模,也不能提高利润收入。
但是最近两月,安邦开始强推和谐健康之享,也放开了互联网投保渠道。
为啥?
中短期万能险上了保监会黑名单,安邦应该没什么产品可卖了,只能踏踏实实卖保障性产品。
这对消费者而言,不是一件坏事。
另外,提醒大家:
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都只有5%,就别相信什么分红险,年金险收益能达到6%了。
这不符合逻辑。
相关阅读:
布谷探保
又可以拿着文章去跟人吹牛,装逼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