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作者:团砸
转载请联系微信isocialor
编辑:
雪梨
社长说
责任感以及有效地派任职务是成功企业的要素之一,这个社会只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洛德福特
● ● 
“作为一名普通滴滴乘客,我在期盼什么?”
从昨日到今天,又一重大社会事件引发网友热议,浙江乐清一个女孩在搭乘滴滴顺风车途中被司机残忍地奸杀,抛尸山野。
大众面对这桩本可避免的惨剧,态度已很鲜明,问责、追查、赔偿,一件不能落。
可悲的是,安全事故一旦发生,生命即刻无法挽回。在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拒绝使用任何一家互联网企业的产品,但要如何避开这么多家企业千千万万的产品在你生活中毫无缝隙的渗透,和背后一切可能的危险?
这个事件背后直指的,我们最应该关心的,应当是企业是否真正明了自己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
滴滴官网上关于社会责任的承诺
互联网企业在我国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无疑是越来越重要的。从BAT三巨头到其他日益崛起的互联网企业,它们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但互联网企业管理的责任意识一直堪忧。
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希望为自己打造一个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甚至目前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滴滴,也曾用无数的软文向用户表示“让出行更美好”是自己一向秉持的价值观。
但在庞大的分工体系消解之下,从产品策划到运营,从决策层到最基层的客服,这个所谓的价值观真实的完成度有多少呢?
最直观的,大量软文发布之后,剩下的只有事故发生时屁用没有的道歉声明。
滴滴的道歉声明。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赔偿吗?
根据第二届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论坛获取的信息,截至2016年4月底,全国互联网企业数量约达3万家,而在中国工信部发布的《2016年互联网企业100强》名单中,据调查统计仅有16家企业在2007至2017年度发布过社会责任报告,连续3年发布的仅10家,占比16%。
互联网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在资本强大的推动力下,科技的创新有时比法律的颁布跑得都快。但网络从来不是法外之地,在没有确切法律规范来匡正企业行为的情况下,就需要企业在管理上自觉遵守伦理性的约束。
互联网企业如果一直采用“运动式”的管理理念来应对这一系列事故,事故发生-道歉-整改相关功能-下一次事故发生,如此循环,完蛋是迟早的事。它们更应该明白的是,如何将社会责任融入到管理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中,而不仅仅是一次次的危难救助。
国民级的企业,就应该承担起国民级的责任。
企业管理层必须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所有企业行为从高层沉淀到底层时都有可能发生偏倚,如果管理层不建立完善的体制时刻警惕并矫正误差,平日可能不起眼的风险随时会在某一刻夺人性命。
但是,自私是本性,自律意味着痛苦和成本,所以法律和政府监管是不可缺席的
多少次随着舆论退去,群众的视线转移,监管部门就又懈怠了?政府并未在监管上彻底重视起来,只有建立起完善而严密的监管机制,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而非在问题发生后亡羊补牢!
说到这里,你可能还觉得企业是否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是离你非常遥远,你根本无法左右的事。
有网友提到了一个更加现实的情境。秋招已经开始,一大批的应届生开启求职之路。那么,如果你收到了滴滴的工作offer,你去还是不去?
在大量的研究中我们看到,随着媒体对公司的报道,员工职业网络、生活网络对其所在企业的评价,结合员工自我的价值观,他会不断对自己所在的企业做出全面、主观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自己的去留。
尤其当代大学生们法制意识日渐增强,甚至部分大学生对慈善、伦理责任的认同感高于经济责任,对于第一份职业的选择会更加谨慎。
行业的警钟已经敲响,无论是滴滴还是其他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再枉顾用户的安全和利益,总有一天将被用户唾弃,被市场淘汰。
作为一名普通滴滴乘客,我希望我出行的路上,有政府的监管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心为我保驾护航,一个不能少。
● 
1
你可能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