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通常是指“人户分离”人口,即户口所在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地方,且离开户口所在地超过半年的人群)。
流动人口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有现象,他们为城市现代建设、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自身却面临着各自与卫生相关的问题,通常工作强度大、收入水平偏低、饮食、居住条件不理想、医疗保健意识不足,自身面临很多健康问题。
更糟的是,流动人群很少可以享受到所在城市提供的卫生资源公共服务。
本报告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发布的全国流动人口2011-2016年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对流动人口的流动规模、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平均月收入、流动原因、流动时长、基本医疗需求等多维度多角度分析,展示近年来流动人口的生存状况。
蛋壳研究院主要以2016年数据为主,分析流动人口数据和医疗需求,同时对往年数据进行回溯,观察流动人口的持续变化。
一、流动人口画像
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共2.45亿,这是继2015年流动人口规模下降后的第二年持续下降,流动人口在2009年以来每年保持连续增长,在2014年达到峰值2.53亿,流动人口数量的先增后减反映出我国居民的稳定性开始增强,流动意愿开始减退。
1.  男性流动倾向略高于女性,中青年人群为流动大军主力
2016年的流动人口样本数据显示,男女占比分别为53.6%和46.4%,相对于全国总人口男女占比分别为51.2%和48.8%的水平来说,体现出男性人群流动倾向更大。
这与我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劳作观念有关,其次流动人口外出流动主要是参加需要较强体力的工种,因此男性更能胜任。
同时流动人口中年龄层次以25-40岁之间的中青年居多,占比52.2%,反映出流动人口主要为中青年等年轻力壮的群体。
2.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
3.  未婚人群占比较低,趋向家庭化整体流动
4.  职业上以务工、经商为主,机关企事业单位占比低
5.  以中低收入为主,高薪人群占比低
6.  流动原因以务工经商为主,占比超八成
7.  大城市扎根难,短期流动占多数
8.  超八成流动人口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健意识较强
二、流动人口相关维度趋势分析
1.  流动范围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成“香馍馍”
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共2.4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8%,也就是说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在流动。
未来一二十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示,到2020年我国仍预计有2亿以上流动人口。因此,流动人口这一我国城市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庞大人群不容忽视,值得我们关注。
流动人口主要青睐于一线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上图显示了2016年全国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流动人口规模,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为主要流入地,安徽、河南、江西、四川、湖南等欠发达地为主要迁出地,人口流失较为严重。
流动人口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群体,由于学历限制和户籍地的工作机会匮乏纷纷涌入大城市寻求更多的谋生机会。
2.  新生代人群成主力军,平均年龄逐步增长
2011年-2016年六年间,流动人口中新生代人群如80后、90后占比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的年轻化趋势凸显。
同时可以看到,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却在逐步上升,以北京地区为例,从2011年的平均32.9岁增至2016年的36.5岁,其他的江浙沪粤地区皆有不同程度的平均年龄上升。
这反映出流动人口除年轻化趋势明显外,中老年人占比也在缓慢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流动人口迁移过程中体现出的家庭化趋势,一般中青年在大城市就业一段时间扎稳脚跟,大部分会倾向于将老人小孩整体迁移至务工地,维持正常家庭生活。因此老人占比呈现逐步缓上升的趋势。
另外,广东地区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一直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这主要由于广东地区制造业等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较为发达,存在大量的劳动力需求,这吸引了大量的乡村低学历青年前往务工就业,拉低了广东地区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
3.  未婚率逐步降低,家庭化趋势凸显
纵观2011年至2016年全国五个主要流入地的流动人口的婚姻状况,不难发现未婚率均呈现逐年缓慢下降的态势。
其中下降最多的是江苏地区,由2011年的27.2%未婚率将至2016年的14.2%未婚率,未婚率最低的是上海地区,近几年最高也只达20.5%,北京地区的未婚率也相对较低,而广东地区的流动人口未婚率则较高,近几年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小,稳定在25%左右。
这反映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地和其他城市的劳动力素质差异,北京和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头号阵地,金融、服务等智力密集型产业高度发达,所在地更是优等学府云集,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大量优质人才落地发展,不同于广东等地区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吸引的主要是农民工等低学历人群前往务工就业。
4.  文化程度逐年稳步提升,平均月收入随之增长
图表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至2016年,五大地区的流动人口整体的学历层次均逐年稳步提升,这里用“本科以上学历占比”来说明学历层次。
其中位于北京地区的流动人口相对来说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占比高于全国其他地区,2016年更是高达20.5%,也就是说在北京的流动人口中超过五分之一的人是本科以上学历;紧追其后的是上海地区的流动人口,本科占比也处于较高位次,从2011年的占比6.4%提升至2016年的16.8%,另外统计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本科占比也逐年小幅上升。
这反映出流动人口中整体文化程度有上升趋势,不再局限于大家眼中的“农民工”,更多的高学历人才毕业后也选择远离家乡去就业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就业发展乃至定居扎根。
伴随着流动人口学历层次的提升和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流动人口整体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稳步增长。北京和上海两大一线城市的月平均收入水平一直领跑于全国。
2016年平均月收入均突破6000元大关,其中北京6249元,上海6087元,江苏地区月平均收入水平从2011年的月均2507元增至2016年4523元;浙江和广东地区分别由2011年的2396元、2601元增至2016年的4013元和4163元。
第二章的剩余部分会分析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和参保情况,以期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刻画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

第三章会重点运用统计学知识以流动人口自画像相关维度作为自变量对相关医疗服务需求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深度探讨流动人口医疗需求的影响因素。
报告最后还针对以上数据分析进行了总结与思考,针对流动人口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服务改善建议,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机遇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借鉴。
以下是报告完整目录,全文共三章26页。
一、流动人口画像
1.男性流动倾向略高于女性,中青年人群为流动大军主力
2.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
3.未婚人群占比较低,趋向家庭化整体流动
4.职业上以务工、经商为主,机关企事业单位占比低
5.以中低收入为主,高薪人群占比低
6.流动原因以务工经商为主,占比超八成
7.大城市扎根难,短期流动占多数
8.超八成流动人口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健意识较强
二、流动人口相关维度趋势分析
1.流动范围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成“香馍馍”
2.新生代人群成主力军,平均年龄逐步增长
3.未婚率逐步降低,家庭化趋势凸显
4.文化程度逐年稳步提升,平均月收入随之增长
5.流动人口就业质量提高,职业优化趋势凸显
6.流动人口参保率稳步提升,基础医疗保健意识增强
三、流动人口医疗需求相关变量相关性分析
1.男性更注重慢性病防治
2.高龄老人医保覆盖面较低,门诊住院需求上升
3.文化程度逐年上升,慢性病防治需求增大
4.婚姻、收入和慢性病防治负相关,和门诊需求正相关
5.流动时长与是否参保负相关,应尽快完善跨地区缴纳医保管理体系
6.身体健康情况与是否参保负相关,与住院需求正相关
7.总结与建议    
欲阅读剩下的章节,请扫码成为动脉网会员后下载完整版报告进行阅读,或在动脉网报告栏目中单独购买报告。
*封面图片来源:https://unsplash.com
文|廖娜
微信|ln0523foilage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长按识别,即可报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