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发布2017年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行榜。榜单上,美国大学仍占据绝对优势,在前10名中占据7席。其中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依次位列前三名。英国剑桥大学排名第五,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排名第八。日本东京大学排名第九,在亚洲高校中排名第一。
中国共有15所高校跻身该排行榜150强,其中7所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各有4所上榜,入选学校数量和排名较去年均有所提升。香港科技大学排名全球第12、亚洲第二;北京大学排名全球第14、亚洲第三;上海交通大学排名全球第30位。
该排行榜在社会各界引起的强烈反响可能预示着,人们对于就业的考量并不只是聚焦在就业率这个单纯的数字上,提升毕业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力,转变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标准已成社会共识。
高校该如何回应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呼唤呢?事实上,大学生们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不光需要学海做伴,更需要的是职业规划上的良师益友。在这一点上,美国的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动员校友,开发社会资源,着眼信息与培训。
职业规划的重要环节——兴趣探索

在美国,传统的通识教育理念早就认为大学最重要的育人职能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其次才是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这个时代里通识理念仍然适用。专项的技术都有可能被转瞬淘汰,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却可能让学生在求职过程、职场工作中保持优势。所以,在大学生入学之初便将进入以人类文明、社会哲学、音乐美术、语言文学和基础科学作为核心大纲的通识教育学习。
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都是以其精品的通识教育所著称,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沟通组织能力等。通识课程种类虽多,但每一门背后都有详细的技能和目标要求。比如在一些学校,每名本科生毕业前都有三门必修的大学英文课程,这三门英文课最核心的训练内容就是“有效阅读、批判性写作、自主学习和避免抄袭”。
这种高强度的思维和写作训练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辩证和自主学习;又如在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明确要求每一门专业课都必须含有课题论文、小组合作、专题报告等内容,训练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精神、与人沟通的能力。
美国人才培养理念在根本上认为人需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职业规划同样如此。尽管从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就配备了职业规划咨询的专业导师,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约80%的大学新生在入学时对自己的未来职业不确定。在美国,“探索”成了大学教育里重要的环节,学校鼓励新生“广撒网”,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索了解自己的兴趣。许多大学还设置了以小班授课为主的“自我探索”“职业规划”等新生课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规划。

同时,大学通常允许学生在学习中进行专业的变更;即使到了大三大四,如果学生的职业规划或兴趣发生了改变,也可以更改专业。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这项调查同样证实了这个事实,调查显示,该校有50%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至少换过一次专业。
如何培养“易拉罐式”人才?
用人单位十分渴望技术娴熟、熟悉职场规则、报到后就能马上投入工作的求职者。这就对大学的育人过程提出了十分实际的要求:要想办法提前让学生锻炼技能、熟悉职场,变成开瓶即用的“易拉罐式”人才。在这里,培养“易拉罐式”的人才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首先,许多大学从大一开始就把学生派往与学校有合作的实习单位进行“观察式学习”。观察内容通常囊括对该职业场所运作流程、环境、人员安排的详细记录和思考,学生们可以通过这种接触对该行业形成最基本的认识。
例如在哥伦比亚大学,每年校内的职业辅导中心都会集中组织新入学的学生们集中参观联合国、国际教育协会等国际性机构,而这些活动的协调人多为已经在这些机构任职的校友。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在校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了解社会的渠道,也架起了新老校友间合作的桥梁。
其次,业界的专业人士经常被邀请走进课堂与学生座谈,介绍行业的最新动态,同时与学生们进行互动。哥大商学院每个学期都会安排有规律性的职业讲座,其中包含通常在学年伊始举办的业界宣讲会,也包含毕业季前的集中招聘会。无论形式如何,学校提供的资源旨在为学生打开更多的窗户,让同学们尽早接触和了解社会与职场的实际需求。
最后,各院系设计和安排了许多全职实习项目并鼓励学生申请参加。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习项目获得毕业所需的学分,而且多数项目都有老师负责指导。校方安排指导老师让整个实习计划变得更加可控。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次行前培训,主要设定和讲解实习目标、要求和作业。学生到实习单位报到后,指导老师会定期与单位负责人取得联系,进行学生的实习情况考核(如考勤、表现情况等)。
实习作业会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多以作文形式布置。作业中通常会有一些问题指引学生针对实习期间的见闻进行记录和回顾,内容经常涉及办公环境、人员沟通和内部培训等。除此之外,实习前期、中期和实习结束前,指导老师还会组织并参与学生与实习单位负责人的简短会议,主要设立和回顾阶段性实习目标。学生通常需要根据反馈信息重新确立、反思、确认实习目标。这种模式化的实习管理是根据大学阶段学习特点进行科学定制的,大大增加了实习的收获和有效性。
全职实习对专业技能的强化训练益处多多,但这些项目对大学生的时间要求相对很高,对学生而言压力较大,所以一些美国高校也非常提倡学生进行校园兼职性质实习。这些校园内的实习同样强调专业性、目的性和可控性,每个学院都会尽可能开发自身所能够给学生提供的课外机会。
新闻学院一般会出版原创的校园日报,其中不乏较有名气的哈佛校报《哈佛深红》和哥大校报《哥大观察者》。无论是校报还是校园电台的编辑、记者、摄影和广告设计等职务全都由新闻学院的本科生应聘上岗。
此外,有至少一位专业的老师和教授规划工作,主要进行专业的指导。很多教授干脆和学院联合,一起经营自己的工作室,一边进行专业创作,一边鼓励学生参与。例如工程学院经常招聘本科生参与运营、维护有线和无线网络,负责垃圾回收与再利用,为学校供给热能的主锅炉房提供服务等。这些部门一般都会有少量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们进行指导。
如何进行就业服务?

美国高等教育就业服务的核心在于为学生提供及时的信息和资源。种信息是多样的,包括招聘信息、人生规划咨询、简历修改与投放、模拟面试、商业礼仪指导等。然而这些信息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许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每年都会定时发布的《离校毕业生去向报告》,这份报告的数据和内容来自学校对毕业生离校前的问卷调查。例如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每年都会发布当年毕业生的去向情况,内容非常之细。这类报告通常按毕业学生的专业、学位、就职企业、工种、职位、薪水、地理位置等维度详细分析该年的就业情况。
除了进行信息的汇总,美国大学里就业服务的另一个核心就是进行职业化培训。如果一个毕业生在毕业求职时递交的简历还显得非常业余,那么这所大学的就业培训一定是不及格的。在哥大,就业指导中心除了举办春秋两场全校范围内的招聘会,吸引很多跨领域企业前来外,还会协助每个学院举办更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招聘会和实习信息会。就业指导中心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也是一个培训者。
这些招聘会前期往往都会伴有中心专门为应聘学生准备的“经验介绍、前期准备、面试技巧和招聘会后建立联系”等技巧的辅导会。如何微笑、如何握手几乎是美国大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中心也都会举办商业礼仪课,让学生和老师坐在同一个餐桌上,实战演练一些商务餐礼仪和用餐时谈话的技巧。很多参与过这类培训的学生(包括我自己)都认为真正这样有体系、有规划的培训让我们在应聘过程中受益匪浅。
总结

大学该如何理解人才培养需要的是育人哲学层面的思考,应该是大学的核心价值所在。大学生们在大学这座象牙塔中不光需要学海做伴,更需要的是职业规划上的良师益友。在这一点上,美国的高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动员校友,开发社会资源,着眼信息与培训。要真正做好这几点帮助学生们走入社会、顺利过渡,大学需要的是模式化、制度式、可实施的操作方法。我们的高校或许可以借鉴别国的现有经验,结合国情,积极探索并走出适合我们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如需了解麦可思就业相关服务,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联系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