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我们想聊又怕聊,总之不希望被别人聊的话题。
很多和我同龄的人,应该都讨厌父母对自己的感情指手画脚,尤其对混迹于相亲角的那些父母表示理解不能,觉得一旦婚姻到了他们手里,基本就和感情没什么关系了。
前段时间有个刷屏的文章,说在北京,相亲也有阶层差异。

房子多的看不上工作好的,工作好的看不上长得美的,长得美的看不上没户口的,总之有这样一个鄙视链。
更有一位北京阿姨语出惊人:

“我儿子才33,不考虑没北京户口的姑娘,有户口残疾也行。”
所以那文章看下来,好像每个在相亲角出没的父母都是怪物一样,都等着把自己孩子往火坑里推。
怎么可能。
如果真的去相亲角转一圈,和那里的阿姨叔叔们聊一聊,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对这些我们本应该是最亲的长辈,还是有不少误解。
正好最近奇葩说辩手姜思达在他节目《透明人》里就这些代子女相亲的父母做了一期节目。

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1 你以为父母是吃饱撑的,但其实相亲角多的是被逼无奈的爸妈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相亲角里多的是那种破坏自己孩子正常感情,硬要逼着孩子和自己满意的对象结婚的“坏父母”,但其实相亲角里还有很多被逼无奈的爸妈。
“就是房子惹得祸……就是钱。”
比如王阿姨,他是东北人,在北京属于外来者,她的语气里总是带着些无可奈何。
怎么办呢?
她孩子又没房,其他条件又不突出,又留在北京城,又念过书有文化,估计有点挑——根据上面的鄙视链,属于被剩下的那类群体,所以她儿子到了35岁依然没有结婚。
然后王阿姨每天就在各大相亲角里兜兜转转,希望能找到一个不介意他们家没房,希望一起奋斗的姑娘。
但结果是。
三十多度的大热天,不在家里吹空调,跑到外面相亲角里一个一个帮孩子问对象问题,然后被人怼得满脸灰还只能叹气说“难受也没办法啊”。
其实也不容易。

但到了孩子这里,他们则变成了年轻人之间互相调侃揶揄的对象:“再找不到对象,你妈就要给你去公园相亲角挂牌子了。”
但我有朋友,一边这样调侃着,一边又因为一直找不到对象,非要家里帮他介绍女朋友,幸好他家人是南京本地人,有很多亲戚朋友家里确实有孩子介绍他认识,否则他那快60岁的妈妈估计也要像很多叔叔阿姨一样,在大热天跑相亲角,然后再被怼一鼻子灰。
我相信没有人喜欢这样。
所以那些动不动就拿着王思聪,蒋欣的照片去相亲角里做节目,那些让大爷大妈成为观众取笑的笑料的节目我一点都不喜欢也从来都不看。
即使是编的,我也觉得一点都不可笑。
不让父母陷入那种窘迫之中,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吧。
2 父母的狭隘显然意见,而我们的狭隘却难以自察
诚然,这些父母确实有很多狭隘的地方。
比如他们思想有些封建传统。
比如他们会把婚姻简单的拆解成房子,车子,票子,强调门当户对而不在乎感情。
“男孩要的就是房子、车子、票子。”
“我要是有个女儿,肯定不找女婿租房子的。”
但其实这不仅仅关乎年龄,一切都和他们以前的经历是有关系。
比如王阿姨作为一个外来者,又因为相亲的问题被其他人以“没钱”,“没房”为理由鄙视过很多次,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
比如我在毕业前也因为类似的原因和父母争执过。
我的父母很传统,他们总觉得除了“银行,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外的工作都不叫工作。问是为什么,答必曰两个词“稳定,安全”。我妈甚至对我说你即使去银行干柜员,也不要去外面的企业拼搏。我说柜员一个月最多五千块吧,我妈说她不在乎,贵在稳定。
她让我畅想一下,进了一个单位可以直接干到退休,多好啊,天长地久。
所以,即使我大学期间顺利拿到几个大型互联网公司的Offer,福利待遇不错,上升空间也大,甚至为此我自己学了不少代码。父母依然怎么都不满意。

他们也曾帮我谋划过我“稳定”的婚姻。
“我们都觉得你就找一个南京的女孩吧,南京的女孩好,心思少,而且就在南京也不用吃那么多苦,稳定安全。”
那个时候我是完全不能理解的,但现在我可以理解一部分了。
父母生活的年代和我们有本质的差异。
上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一大批年龄与我们父母辈相仿的国企员工突然下岗。除了极少数很有能力的人再就业或者创业成功之外,大多数下岗员工都很悲惨。他们没有养老保险,没有住房公积金,没有稳定的收入,真真切切地成了被国家抛弃的一代人。
经历过这种时代创伤的人,一辈子都会认为只有体制内才是铁饭碗,打工都是朝不保夕的。因为他们真切地承担过那份恐惧和不幸,才怕这份不幸降临到子女身上。
他们对婚姻的执念也一样,全都源于他们以往的生活经验,以此带来的误解来源于认知差异,而这种差异是不应该被大肆嘲笑的。
而在采访中那些没有这样的经历的父母,就完全是两个状态了。
比如一位大爷说。
“去年我在中山公园,居然看到有一个上面写着‘要求女方是处女’!
“这不是侮辱人吗?!”
而后面一位说看过《奇葩说》,认识姜思达的“新潮大妈”韩阿姨则表示
“我们活到这个年纪了,深深地体会到,两个人的思想境界、品位、意识形态的匹配度,对生活的幸福程度是最有意义的。”
她虽然也活跃在相亲角,但她说,如果女儿遇不到合适的伴侣,她能尊重女儿的选择。
这思想觉悟可比不少网上喷粪,攻击非处的“年轻人”高多了吧。

有一种很常见的误解,就是认为我们的父母辈都是无知的,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父母辈的那点知识和经验储备仿佛已经完全无法应对现在飞速发展的世界。他们不懂网络、不懂年轻人的社交,也“理所当然”地应该不懂爱情。
但其实,说出“那一年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再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的王小波,就是1952年出生的,跟我们的父母生于同一个年代。
我们小的时候,教育专家刚刚开始呼吁父母要学会平等地对待子女,学会倾听子女的心声,那时候听进去的父母不多。而现在,能去倾听一下父母,和父母好好聊聊的子女则更少。
虽然人和人最终是不可能完全互相理解的,但这种不理解的巴别塔从职场,到情场,最后又到了父母和子女之间。
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我们对自己身边人,对自己同龄人,下一代倾注的太多,而对自己父母总是了解的太少。但别忘了,他们在你父母之外,也是个人,也有自己的苦楚和欲望。
如果你带着优越感,带着天生的抗拒感对待他们,你也就失去了了解他们的机会。
3,况且你的父母,也不一定就错了
我有不少同学,对父母干涉他们的感情深恶痛绝。

他们往往家境不错,一直在念书,在国内念完大学后(或者干脆就在国外读大学),常常会选择出国读个研,之后有的希望读博,有的希望gap个几年再考虑生活。因为家境不错,所以从来不需要太考虑经济方面的问题,一切都是靠着家里的资助,可能以后买房买车也会靠家里。
现在吐槽的凶的是他们,但最后老老实实相亲,被要求门当户对的往往也是他们。
想想也知道,如果你的一切经济来源包括未来都来自于你的父母,那你想让他们真的尊重你,其实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当他们真的要开始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时,你会发现他们从来都是强势的那方,从来没有变过。
而我还认识另一些人。
他们从大学毕业,甚至没毕业开始就不要家里一分钱,自己在外面确实过得很好(不是那种自己认为自己的好,而是自己买房买车的那种真的很好),获得了远比原生家庭好的成就。
他们普遍会比较自由,和父母的关系往往趋于真正的平等,也从没听说他们的婚姻,人生被父母操纵的事情。最多是被唠叨的时候吐槽两句,其实父母严格意义上来说也管不了他们什么。
而且他们父母也是真心放心自己孩子,相信孩子自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有时候你可能会羡慕他们,但他们在人间受苦的时候,你们可能也没看见。你以为这是一个有关运气的问题,但更多时候这是一个有关选择的问题。
确实,人人都爱自由。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所有的自由都是有代价的。
所以如果你想获得自由,首先得让他们意识到你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他们了,为此你也必须放弃掉不少东西。
我曾经和一位独身主义的姑娘探讨过,一辈子不结婚生子应该会过得非常潇洒。她也经常跟我吐槽父母逼她结婚是多么不理解她。
但有一次她告诉我,她和父母一起看张爱玲的传记,写到最后张爱玲晚景凄凉,一个人孤单死去,十几天之后遗体才被邻居发现。
她妈妈抹着眼泪说:
“我们想让你结婚,就是怕我们死了,你也遇着这么一天。”
 现在医院做手术都需要本人或者直系亲属签字。如果有一天一个独身者突然生病,失去意识了,即使他有足够救命的钱,也只能在意识模糊中死去。
这是大多数父母最怕的事情——当他们先子女而去之后,子女身边连一个生病时给手术同意书上签字的人都没有。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不放心。
一个事实是, 如果你的父母一直把你当作小孩子,不给你任何自由,也拒绝用平等的方式来对待你,很有可能是因为你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就不像一个成年人。
毕竟你还要靠他们买房,甚至你还要靠他们养活,而你的父母在你的年龄基本上可以自力更生了。
我有个朋友张佳玮有这么一个理论:
大多数父母对子女职业生涯的干涉程度,与子女的反馈成正比。一旦发现子女经济自由而且路走得顺畅,父母们也会愿意给子女更大的自由,甚至帮忙。
深以为然。
再往难听点说,如果你经济独立了,他们就算想管你什么,你也有对抗的资本了不是吗?
另一个事实是,在有关婚姻的问题上,你爸妈的看法不一定就错了。

如果你相过一两次亲,自己去的,不是父母帮你去的,会发现那些同龄人也会单刀直入问你一些现实而尖锐的问题。
“你学历怎么样?”

“你有北京/上海户口吗?”
“你工资如何?”
“你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
这些问题你一直以为是次要的问题反而是他们最关心的。而你关心的那些你觉得自己之所以为你的东西,则被他们认为一文不值。
第一次,第二次,你觉得他们是傻逼,回来和朋友吐槽他们。而当你不得不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的时候,你会知道,厌倦的你迟早会变得和他们一样。
这时候你才明白,原来爱情已经和学生时代不一样了,着眼未来的过日子,完全和校园时期的恋爱是两回事。
因为校园的时候基本是一个乌托邦,每个人都是和对方本人在最理想的一种关系中。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周末去看看展览电影,一起参加社团活动,一起探索一些未知的奥秘...
FINE,这很好,这时候你们的爱情是最纯粹的,和对方的家庭无关,和对方的经济实力无关,甚至两人不太会现实地考虑有关未来的事情。
可一旦你们的学业结束,你们的感情从乌托邦的校园触地到冰冷的现实土地,问题就来了。
TA能不能挣钱?TA的家庭喜不喜欢你?你们的孩子能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你们的家有没有一个住所?
没有谁想让自己的伴侣成为未来生活的一个负担,爱情可能是两个灵魂之间的事情,但在中国,婚姻一定是两个家庭带上他们所有沉重的肉体和镣铐之间的事情。
多去体验,多去了解以后,也许你就理解你的父母了。
当然也许也代表着你的青春已经结束了。
4,所以在相亲角的妈妈并不是妖怪啊
《奇葩说》中有一集提到过,大部分50后和60后的父母一辈子没有自我,为了家庭和集体活着,但他们却不得不开始接受自己的子女有了自我。
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就像视频中的一个细节是,那位韩阿姨是主动来找到姜思达接受采访的,她说她认识姜思达,因为她也看过《奇葩说》。
我想,她应该也是想要看一看自己女儿这一辈喜欢的东西是什么,认同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她希望自己能够跟上女儿的步伐。
我所认识的,这样始终保持着学习的心态,想要靠近年轻人世界的长辈不在少数。
不能他们有一点点没有适应好,没有跟上子女的思想,就被视作是怪物,这非常不公平。
事实上,没有任何人应该被视为怪物——无论是催婚的父母,不婚的子女,还是这个世界上更多的边缘人。
这也是《透明人》系列视频想要传达出的一个重要意义。
姜思达非常愿意把关注点交给一些“边缘化”、“透明化”的小人物,去挖掘这些人身上“习以为常的出其不意”。他一直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视频,能够打破一些固定群体的刻板印象,改变人与人之间沟通无能的现状。
在现在习惯性给人和群体贴上标签,充斥着傲慢与偏见的大环境下,这是一个非常打动我的尝试。
我看过很多期《透明人》的视频,从第一期的捐精者,到TFboys的狂热粉丝和王者荣耀的顶级玩家等等,这些人物都非常具有话题性。
但可贵的是,姜思达的记叙视角非常平和。没有刻意出位也不带任何煽动,他就是把这些人带到镜头前面,用直白的主题、高密度的信息和快节奏的剪辑,吸引你看到他们。
并且想要了解他们多一点,也多元一点。
分享视频最后的两句话。
-END-
【推荐阅读】

我是雷斯林

我回来了
回复
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
“性瘾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