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禾高层人事的一线揭秘,又一次独家新鲜出炉。

根据一勺言独家线报,在现有40余名豪华管理层(含副总裁与总裁助理)基础上,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又推出了一个加强版的高管阵容。
独家消息显示,至少八位来自银行业、体制内与资深专业背景的精英人士,被召唤进入泰禾。他们将在以下领域帮助泰禾兑现它曾经公开表达的野心与诺言:财务、投资、政府关系、泰禾➕、品牌、保险与资本市场。
多个线人告诉一勺言,一天之后,8月13日,曾担任中国建设银行总部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的黄曦,将在泰禾开始第一天的工作。
在此之前,来自于北京市住建委、深圳市区委、中化集团的多名体制内精英,已经在泰禾集团开始履职。
泰禾的一位内部高层人士告诉一勺言,目前担任泰禾独立董事的一位资本大佬——封和平,也将在泰禾进一步发光发热。
封较为年长,履历深厚,专业上早已无需自我证明。鉴于他在摩根斯坦利与中国证监会发审委的高层工作背景,他的加盟,虽少有被外界关注到,但其价值远远被低估。
我把八位人士的名单与履历分别详细列出。这么做有两个重要原因:
1,泰禾上半年的第一波高管引入,偏重营销、公司运营,并且大多都集中在地产圈内。最近这一波高层人才的引入,明显具有非地产化的人才背景特征,二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2,过去两三个月,一勺言率先披露了泰禾多轮高层人事变动,但是这份八人名单,多数刚刚正式履职,且均带有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背景。这群「体制内精英」的加盟集体曝光,会让我们看到一个英才吐纳尺度相当之大的泰禾印象。
此时此刻,一勺言不禁要为黄其森点赞。
在我看来,高端人才对一个平台的加盟,不仅是对平台巨大的帮助,更是对平台最有效的信任投票。
还有什么比人心与意愿更有说服力呢?!
聘请前体制内技术官员加盟,来推动公司业务布局与拓展,在国内外诸多大型公司中屡见不鲜,但地产公司这么做,很容易引发联想。
但是,这并不妨碍这种做法已经成为地产界的趋势。
事实上,地产的业务接触界面相当庞大,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体制内专业官员更熟悉政府部门的顾虑与心理,在良好的业务能力帮助下,可以更有效率推动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业务沟通,因此也无可指责。
今年以来,面对外界的议论,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似乎完全未被干扰,继续走在「我行我素」的轨道上。客观看上去,对外界的「裁员」、「降薪」与「人事」质疑,这就像是泰禾迄今最高冷的「回应」。
现在,进入名单与解读时间。
一,封和平
现任泰禾集团独立董事,为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他曾任摩根士丹利中国区副主席、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北京首席合伙人,高级顾问。
他还曾担任2008北京奥运会财务顾问。
值得一提的是,封和平曾任中国证监会第七、八届发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
封和平在公开报道中一点不显山露水,对泰禾员工而言,他是个神秘人物,只在重大场合的时候出来,提出来的想法总是非常有见地,直指症结,而且具有很高战略眼光。
二,黄曦
自周一开始,黄曦将任泰禾集团执行副总裁,分管资金部。
黄曦19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研究生学历,在建设银行工作32年,历任建设银行总行信贷管理部副处长、信贷审批部处长。2003年6月起,任建行总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集团客户部副总经理、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
2013年2月起,任投资银行部总经理、资产管理部(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机构业务部总经理。
其中,晋升副总经理、总经理均是通过建设银行全行范围内竞聘脱颖而出。
黄曦在建行几乎主要业务部门都历练过。她在信贷部、公司业务部、集团客户部、机构业务部等商业银行前台市场、客户部门工作17年,具有丰富的企业客户、政府客户营销、产品推介、客户关系维护经验。
在授信审批部工作5年,熟知银行授信和项目申报审批业务。
从事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业务10年,其率领的债券承销业务,连续六年获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承销冠军。资管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夹层融资、另类投融资、产业基金等创新业务经验。
三,余智晟
现任泰禾集团副总裁,主要负责广深区域的地产及“泰禾+”板块的外联事务。
余智晟也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官员转型成功样本。到任之前,余本人曾任深圳市福田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社工委主任。
广深区域,虽是泰禾的后发之地,但却是泰禾这几年试图取得突破的重地。泰禾集团将全国版图分为福建区域、北京区域、华东区域、广深区域、武汉区域。从2015年至今,泰禾先后在深圳、佛山、广州、珠海、中山、东莞、惠州等地拿下诸多地块。
一个区域的突破,自然少不了深耕其中的关键人物。余智晟曾长期供职于深圳市,在广深有极为丰富的社会资源及人脉。要知道,福田区不但深圳的中西新区、金融高地与大企业总部集聚地,而且在慈善和公益事业领域也盛名在外。
此前,外部曾传闻,泰禾广深区域总经理许珂已经离职,很快,许本人公开辟谣。
据一勺言了解,泰禾多年来的一个惯例是,在一个区域有双副总裁安排的人事惯例,不仅仅是泰禾在广深的设定,也适用于福州与北京。余的加盟,并非是许珂离职的信号。
四,周润娟
现任泰禾集团副总裁,主要负责在北京区域的开发事务。
加盟泰禾前,周润娟曾担任北京市住建委综合审批改革办处长。2013年底,她从住建委辞任,跳槽至朱孟依旗下的珠江华北公司,任职副董事长。
四年后的今年1月,周润娟加入泰禾,任职副总裁,担纲泰禾北京区域的开发事务。
众所周知,北京是泰禾的品牌高地,黄其森对北京这一阵地极其重视。在竞争激烈的北京市场,透过过硬的产品与良好的营运记录,实现公司规模的脱颖而出,一定少不了熟悉政府法规、拥有深厚人才的加盟帮助。
五,陈健豪
陈健豪,昔日K11「七年老将」,之后曾在奢侈品服务平台——寺库担任CEO一职,已经于今年7月初正式入职泰禾集团,任副总裁,负责商业运营板块。
说到陈健豪的加盟,有必要提一下最近黄其森在内部会议上对于商业的讲话。
一勺言独家获悉,黄其森发出了做大商业板块的号召。他说,商业板块要与地产充分结合,与医疗、教育等“泰禾+”资源一起,形成泰禾的战略护城河。
他尤其提出,商业板块要深入分析、准确把握当前中国大的商业形势,特别是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陈健豪的加盟,带着帮助泰禾找到一条商业板块新路径的使命。
陈健豪的履历相当不错,一手打造的上海K11是新世界旗下K11品牌在内地的首个作品。在百货业整体衰退的背景下,K11凭借“商业+艺术”的定位,成为高端商业地产界的典范。
泰禾自2010年踏足商业地产,并以福建作为大本营。截至目前,其先后在北京、福州、泉州、珠海、深圳、杭州等地布局了4座泰禾中央广场及5座泰禾广场。
泰禾商业板块的定位是,通过泰禾+的医疗、保险、教育、酒店资源与泰禾影城,大有码头生鲜市集、泰禾剧场、自由一卡通服务等,通过线上线下共融在商业平台上,与泰禾集团的地产IP结合,成为泰禾独有的生态圈。
但是,K11的个案价值太突出了,能否复制以往的成功经验到其他地方,足以支撑黄老板在商业板块的野心,还有待时间的考证。
六,高安凤
高安凤现任泰禾集团副总裁,分管保险板块。
高安凤深耕香港保险市场十几年,被誉为“香港保险皇后”,曾任中国人寿(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和香港分公司总经理。
曾获香港“2011年杰出女企业家大奖”,据称这是香港保险业界15年来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在香港从业近12年,将中国人寿香港分公司做到香港保险市场新单业务第一,并实现了规模和效益全面发展。
泰禾旗下保险板块,重兵布局的自然是位于香港的泰禾人寿与澳门泰禾人寿。泰禾人寿的信心也很大,定位是以“背靠内地、立足香港、面向国际”的发展策略,实现泰禾集团的“国际化大金融产业”。
前不久,8月3日上午,黄其森率领一众管理层到访位于香港湾仔的香港中国企业协会。黄其森当时谈及,希望泰禾人寿为集团提供立足香港、面向国际的保险金融平台。
目前,泰禾人寿服务客户超过十万人,2018 上半年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五倍,并获得优秀寿险公司品牌大奖。
高安凤的加入,是对黄其森信奉的人事信条「头狼」与「精英」文化的又一次证明。
七,姜明群
姜明群任职泰禾集团副总裁,分管财务投资,“泰禾+”板块的财务负责人。他同时担任泰禾控股的副总裁,打理母公司的财务。
姜履历显著。他拥有两家世界500强央企--中国中化和中国化工的从业经验,曾担任中国中化集团副总会计师兼财务部主任(正局),后任中国化工财务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正局)。
公开资料显示,姜明群有丰富的资金管理、会计管理、经营分析评价、预算及战略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和财务信息化建设经验;工作中与合作银行、税务机关、投行顾问、审计机构等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中国化工任职期间,姜明群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金融运作,创新内部管理和各类服务,通过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使中国化工的资金集中度持续提升。不但游走于各合作金融机构之间,为公司获得大量的授信额度,同时还大幅降低公司资金成本,优化财务费用。
他还参与了中国化工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落实与融资结构优化。在中国化工一笔总额430亿美元海外并购项目的财务和融资工作中,负责财务尽职调查、财务模型搭建、现金流模型测算、融资结构安排、配合组织银团融资、权益投资者洽谈等,成功完成127亿美元香港银团的组建和数十亿美元股权融资工作。
八,伍小峰
伍小峰现任泰禾集团总裁助理兼品牌部总经理。
他曾任南方周末报社常务副总编、万达集团企业文化中心副总,宏立城集团副总裁(分管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伍小峰历任南方周末记者、头版编辑、新闻部主任、副主编、常务副总编辑等职,多年传媒经验,在传媒圈内有极深厚人脉和声誉。
他发表过的多篇有关南方周末的文章或内部讲话,曾被业内同行所熟知。比如,《我们不会放弃》《一张报纸,一个灵魂》等。
伍小峰2014年加盟万达集团,曾引发媒体圈有关媒体前途的热议。转型的伍小峰主要负责企业品牌宣传,多次担任万达重大项目的媒体宣传执行人,致力于提升万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这里,当然要送上祝福,也希望这位媒体前辈能在泰禾营造一个坦率、无缝沟通的环境,让泰禾采访可以更高频一些,让泰禾更经得起舆论。
此前,董小姐曾披露过一份大致全名单,但是外界对于名单中的热闹与门道,却并不了解。
上述八个名单,仅是泰禾豪华高管团队的一小部分,但它的人才特征,让它具有非常不一样的既视感。
我最大的感受是,很多地产公司的老板,还志在优秀同行之间,进行大面积的搜罗挖角,本质上玩的是一个封闭行业里的寻宝游戏,地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也是你来我往,但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种人才玩法,其实没有太多增量可言,顶多是结构性优化。
黄其森的玩法,添了一把火。他升级了人才故事,大手笔从地产行业之外,补充新鲜血液,打造了一个泰禾「梦之队」。
中长期看,对于地产行业而言,跨界引高人是一个绝对值得称赞的增量故事,而泰禾将是这个「人才升级」故事的率先受益者之一。
此处省略五千字,希望越来越多的地产老板,愿意付出诚意与高薪,为这个行业带来越来越牛的跨界精英。
也难怪黄老板很得意这种大手笔。
一勺言从内部听说,本来过一阵子,黄老板要见见媒体,谈谈这些跨界渡海而来的专业大咖。
这里不好意思了,一勺言的独家新闻,抢了风头,你们先睹为快。
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黄其森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勺言认为,大致是有两个理由的。
其一,黄其森对于泰禾有很强的「忧患意识」。
在最近一次内部会议上,黄其森的一个讲话,折射了他的内心。
他说,“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不能求快。宁可牺牲规模,也要把公司管理和人才夯实到位。宁可少一点,也要精一点;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
在很大程度上,泰禾大规模从外部引入人才,也是其自身主动补课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泰禾执行副总裁张晋元显然将扮演主要角色。一勺言曾多次写道,张晋元的运营风格并不江湖,个人性格也不喜与供应商、政府的外联。
黄老板引入专业特供人才,显然可以分担张晋元的责任,有助于张更专注于泰禾内部的条线梳理与运营内功的提升,那里,藏着一个更有野心的泰禾。
其二,黄其森对于泰禾有极强的「野心」。
依照泰禾目前的销售体量,以及业务结构,引入如此豪华的「梦之队」阵容,显然不是「杀鸡用牛刀」,它是为了更大的野心绽放而提前准备的。
黄老板平日讲话,语速虽慢,但是做大做强平台之心,昭然若揭。
2018年,泰禾2000亿元的目标,已经被提前公之于众。这么多的牛人到来,黄老板必须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才能盛放得下所有人的志向。
这不是一个小压力,更不是一个小目标。
搬个小板凳,置顶一勺言,等着看好戏吧。
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ice010913,请务必注明姓名,公司与职务。感谢支持一勺言。
前文阅读提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