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按:
《人民日报》前几天用一个整版发出呼吁,鼓励大家生二胎。
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生孩子是家事也是国事》,把生娃上升到国家层面了。
这说明,生育率正在急剧下滑,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可是,我们有能力生吗?
弯钩说,生二胎?那是不可能的。
他是80后,结了婚,有孩子。孩子8岁,跟妻子一起在老家。
这就意味着,他一个人要养14个人。
双方父母4人,还有双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8人,再加上孩子和妻子,吃穿用度,教育养老,全都要他来操心。
妈呀,这何止吓人,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恐怖故事。
如果还生二胎......那个,喂,请问有百草枯卖吗?
真的太难了。
我从没有一个时期,觉得今天的年轻人如此艰难过。
就像一只蜗牛,刚刚走出家门,就背上了庞大的、无法推卸的责任。
累?扛着!
苦?受着!
痛?忍着。
你不知道前路,也没办法停止。只有咬着牙,不停走,片刻不敢放松。
另一个同事卓绝则说,有时候很想有个定时器,把时间定在现在。不用再长大。
一长大,什么都来了。乌泱泱的,全是压力。
压力之下,我们都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再去生一个孩子......即使梁静茹给我勇气,我还是得考虑一二。
上周妮子去给孩子找幼儿园。
找了一圈,发现广州的几个幼儿园,稍大点的、有保障一点的,收费没有一个少于每月6000元的。
每月6000元,多少人的月工资都不到这个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说,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也就是每月人均2394元。
2394元,不到6000元的一半。
这还只是幼儿园学费。
如果加上奶粉、医疗、旅行、游乐、培训班、益智用品、早教费出......等支出,任何一对普通父母都要倒吸一口气。
而你靠不了他人。
社会瞬息万变。今天的福利,明天可能延迟。昨天的保障,今天可能没有。
只有靠自己。
自己收入低,没背景,房价又高,物价一直上涨,谁提起来,都觉得hold不住。
所以,有人就说,看来我最近膨胀了,结婚生子这种有钱人专利,我都敢讨论。
我们已经很丧了。
余秀华在诗里说: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
是无数人的内心写照。
没有明天的明天里,如果你还一意孤行生两个孩子——这个,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2012年时,认识一个散文家。
他是一个父亲。
他说,等女儿长大了,他要正式向她说一句话——“对不起,请原谅我当初把你带到世上来。”
怎么办呢?
来都来了,程序也已经写好了。
你只有按照既定的脚本,慢慢往前走——努力做事,努力赚钱。
可是赚钱,唉,不容易啊!
底层的以为,我们收入如此低,中产的应该活在天堂吧
中产的叹息说:你只看到了外在,不懂我的焦虑!
前不久朋友圈刷屏一个新闻,讲一个做实业的企业,收入200万,除去各种成本,交掉五花八门的税,到手2万多。
而我有朋友,做建筑材料,公司上百号人,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减掉税以后,利润能发得起工资!
这是所有企业的困境——
成本太高,支出太多,税负成了难以承受之重。
于是,无论底层,还是中产,想要发展,都难上加难。
前不久有一篇文章,标题叫《不生孩子,是我作为穷人的自觉》,写得也是触目惊心。文章从方方面面,告诉我们一句话:穷人生娃难。
富人呢?富人少之又少,几乎无法推动生育率上涨。
普罗大众才是生娃主力军。
但普罗大众赚钱难,生存难,没未来。多管齐下的因素,令我们焦虑不安。这就直接导致人们想到一个词:生无可恋
无可恋的人生,自己受着就好了。
没必要再让孩子来承受。
还没有说到房子。
网上有人说,房子是最好的避孕套。
也有人说,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
美国最大的房产平台Zillow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房价平均每上升10%,生育率就下降1.5%。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
对于单身的人来说,租个房,架个锅,铺张床,就可以一起过日子了。
但有了孩子不一样。
你希望有一个家。
有家的前提,就是有房子。
但买房谈何容易。
现在广州珠江新城的房价,不那么破旧的,早已过10万一平,一套三居室,至少1000万。首付三成,300万以上。作为一个穷得丁当响的年轻人,我们付得起吗?
好,你说你买其他地段的。
没问题。
不说海珠越秀,哪怕番禺,房价也都到了2万起。一套房子下来,两三百万只有多,没得少。首付几十万,年轻人拿得出来么?
其他城市也大同小异。年轻人的收入原本就低,除去花销,往往所剩无几。
以4位数的银行余额,去考虑6位数的首付款......我只能说,兄台,你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只有攒。
但攒着攒着,你发现——
你工资涨了1000时,房价早已涨了10000元,并且,面条变成20块一碗了,菜变成5块钱一斤了,手机变成10000块一台了......
再消费降级,再拼死打拼,都赶不上通货膨胀的滚滚大潮。
孩子会带来欢愉。这我们都知道。
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有理性权衡的。
在《经济学就这么有趣》这本书里,梁小民说:
城市养儿的收益主要是心理的
但成本高,不仅直接货币支出多,机会成本也特高。
成本大于收益,你让他放开生,他也不想多生。
甚至还有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
养育一个孩子,过去糊弄糊弄,就过去了。如今成本直线飚升。
这其间,不仅包括高昂的费用,父母养育的辛苦,还有抚养孩子所放弃的机会、享受和收入。
当孩子带来的心理收益,远远小于这些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时,许多父母就会停一停,问自己:
我把它带到人间是对的吗?
我真的需要为繁衍,放弃这么多吗?
一个朋友说得好,从前多子多福,现在变成了多子多贫。
所以,如果不是经济、时间和心理都已经准备好,她不会贸然怀孕。毕竟,兹事体大,关系孩子和自己一生。
可是,经济、时间、心理都准备好的人,又有几个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