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了很揪心,揪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感冒之后宝宝应该吃什么。如果你按照原本的菜谱给宝宝准备,很有可能就会看到来自现实或者网络上的亲朋好友的诧异:怎么能不忌口呢?宝宝生病了要清淡!只能喝粥喝汤!
于是乎,身体里的白细胞等抗战英雄们正和敌寇病原体激战的时候,一句“要忌口”,就把前线的弹药补给全断了。宝宝只能在缺乏营养的情况下继续奋战,结果就是这些天天建议你给宝宝断掉补给的人,之后又开始念叨“宝宝病怎么这么久不好啊?”“怎么总反复啊?”“这娃是免疫力太差了吧,要吃点燕鲍翅啥的补一补啊!”
补个鬼啊,先别乱“忌口”,让生病的宝宝保证营养充足平衡再说吧。 
感冒,不管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那都是上呼吸道感染,并没有对消化道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至于会导致呕吐腹泻的“肠胃感冒”,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类疾病,并非今天的主角,分开说。
在感冒的护理上,不仅仅是饮食,家长在各个方面都会容易陷入一个叫做“过度代入”的陷阱。从自己视角的判断,认为宝宝肯定这不舒服那里难受,而其实宝宝对于一般感冒症状的忍受程度,往往高于“娇气”的成人。因为代入自己38度就很难受的感受,于是不管38.5度的宝宝还活蹦乱跳玩得开心,就一定要把他按在床上用各种有用没用的方法誓死把体温降下来。
我们提到过,对于感冒这样的疾病,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才是最核心的。因此如果某个症状让人很难受,可能就需要考虑使用药物或其他手段干预一下,如果症状轻微,并没有让人不适,就不需要过度或者预防性的干预。
对于普通感冒患者的饮食来说,无论是成人还是宝宝,需要注意的原则,就是在健康舒适的前提下补充好营养。对了,既然我们在讨论忌口的问题,自然目标是1岁以上已经完整添加了辅食,肉鱼蛋奶蔬果都能吃的宝宝,本来就还没吃过,或者本身就有过敏、不耐受的食物,当然也不可能在感冒之后反而开始吃。 
同样的,在生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觉没胃口不想吃或者口味发生变化,但身体不会对原先不过敏的食物变得过敏,从健康的角度,并不需要刻意隔离某些原本正常吃的食物,来避免过敏等问题。至于为了自圆其说,创造出来一些什么发烧之后胃里没血液所以消化不了鸡蛋之类的奇怪逻辑,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有时是所谓的忌食,反而是会缓和宝宝病情的,比如喉咙痛,吃点冰淇淋、冰棒这些,可以有效的缓解宝宝的痛苦,也是全球医生通行的推荐方式。而如果“忌食生冷”,就只好让宝宝忍着了。
健康的原则,当然无论是平时还是在生病期间都要注意。在生病期间要注意的更多一些,如果真的说要忌口,那是要把一些不健康的饮食,比如油炸、快餐食品、加工肉类、高糖的饮料或者零食糖果先停了吧。目前的营养学上,高脂肪高糖被认为是促进炎症反应的。这种忌口没问题,但太过激烈,连正常的健康餐饮食谱都砍掉的话,就过犹不及了。
因为不均衡的饮食结构当然就不是健康的,很多家庭宝宝一生病,菜单上面就基本只能看到一种成分“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心疼一点的,再加点糖(嗯,还是碳水化合物),或者撒点盐。
基本只有碳水化合物的食谱,是无法为宝宝提供均衡营养的,更不要说家长们孜孜以求的“提高免疫力”了。肉鱼蛋奶蔬菜水果中的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在生病康复的过程中,比平时更为重要。顺便提一句,如果吃太多精米白面,高血糖现在也被很多营养学家认为是会激发人体炎症反应的。
舒适的原则,是说可以在健康的前提下,照顾一下病人的喜好。如果宝宝因为生病没有胃口,进食量少,或者临时对某种食材有抵触,可以放松几天,在尽量保证营养摄入,尤其是水摄入充足前提下,食材向宝宝的兴趣倾斜一些,或者在食材中添加一些调味品,提高宝宝的食欲,等宝宝病情恢复之后,再改回来。
健康和舒适,是感冒宝宝护理的基础,而不是用毫无依据的“忌口”,进一步地掏空宝宝的营养库存,这反而可能会推迟宝宝康复,造成病情反复或者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

更多和感冒发烧等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感冒”、“发烧”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哺乳妈妈感冒发烧吃什么药
  • 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分,疫苗要不要打
  • 其实没有一种病叫“感冒”
  • 顺势疗法儿童感冒药,没用的神奇药水
  • 儿童生病就医的6个误区
  • 感冒,真的每次都要查血常规么?
  • 孩子睡着后又发烧, 要叫醒喂退烧药么?
  • 淘宝顺势疗法药物揭底
  • 治标?治本?孩子生病应该这样把握
  • 恐怖的高热惊厥是怎么回事
  • 感冒清被通报,中西复方药需慎用
  • 喷嚏和感冒之间的辩证唯物主义关系
  • 面包超人感冒药水成分分析,6岁内慎用
  • 宝宝感冒不可怕,你需要这样治疗和预防
  • 抗生素不是消炎药,不要再叫错了
  • 孩子感冒喝VC?没用的


参考资料:
Harvard Medical School:Foods that fight inflammation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