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心情因为北京发生的两件事情而一直low到底,周末缓过来后,才发现错过了科普圈的一项趣闻 —— 居然有人吓唬家长 “辅食不加盐?小心落下病” 。而还是个自称 “顶尖大咖” 的正经科班出身的医生。
还好很快有其他科普号发了辟谣的文章,及时减少了谣言造成的恐慌情绪,感谢这些辛苦的同行们。
然后原先的那篇文章,被读者举报,微信辟谣。基本上微信的 “重磅” 谣言目前大多就是这个流程,原本挺正常的。但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有趣了。
先是某学界 “大牛” 在自己管理的某学术刊物的官方公众号上,发表了 “仅供参考,本文纯属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杂志和编辑部的任何意见” 的文章,大概扯了一顿,双方都有道理,要好好聊天不要扣帽子之类的有趣话。
然后微信就将谣言解封了,“顶尖大咖”则马上得意洋洋追发了一篇自己翻身的文章。可能是觉得有老大撑腰自己最牛,信誓旦旦地说那些之前投诉谣言的读者们都被打脸。
这似乎就轮到我们的工作了,我们一向说:做错事不怕,就怕做了错事还嘚瑟。装x被雷劈,而天蝎公号作为水雷向的星座,兼职当当雷公也不错。
1
大咖信誓旦旦要打投诉读者脸的底气,源于有一个“大牛”写文章给他站台,于是激动的连话都说不利索了。还好我们不混科研圈子,否则估计还是要天天看别人这么哄“大牛”开心的嘴脸。
白熊医生口中 “学界大牛肯定了我的工作” 这种党八股的事情是怎样呢?我们翻了大牛的文章,说实话,第一段就差点自戳双目看不下去了。
“就此问题网络上有不同意见和对支持、不支持不同意见的赞批,很正常。不同意见的代表作也许大多数看到的分别为两篇。就这两篇代表作而言,其本意应该都是好的,缺点是似乎与人为善不足,缺乏争议和商榷的态度为什么呢?因为本质是缺乏证据,一项所谓“指南”和“做法”的前提,双方都可能存在对与错。普及医学常识应该和学术交流一样,交流和展示观点并提出有益意见是主要目的,类似戴帽子和无端批驳以及武断推论,试图打击对方甚至击倒对方或他方的说法和做法,不应成为学者的文风也不应该继续。”
嗯,第一次看到辟谣vs谣言的科普战,文章缺点竟是不够与人为善的。果然是学界大牛啊,和得一手好稀泥 —— 两位小朋友都别吵了呢,你们说的可能都对,也可能都错哦,平心静气交流就好了嘛,别吵架,别吵架呢。
去他的与人为善……大牛稀泥和完,“双方本意都是好的,都可能对与错”,你让几十万被刷屏的家长怎么办,是给孩子加盐还是不加盐?!
去他的学者文风……科普基于学术研究,但科普不等于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的领域,有争议,有争端,有对权威机构的指导有不同意见,没问题,大家耐心讨论,细心研究,的确用不着吵架,更不能人身攻击。但是!做科普可不一样,尤其是想给出“重磅”,否定权威机构的基于大量研究给出的家庭健康建议,可不是简单的“交流交流”。想推翻这样的建议,应该先耐心做科研寻找证据,在学术圈里进行讨论,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意见;而不是什么明确证据都没有,自己闲扯一篇“重磅”文章,来“科普”家长们!这就是过来想被科普党围殴的。
不知道在论资排辈,领导分配利益,后辈感恩涕零的学术圈子里是怎么搞的,但请别到科普圈来摆谱,也别炫耀什么大牛来站台,我们活着不是靠大佬们分配的科研经费,是靠读者的信任。
科普圈从来不需要大牛们来指点江山和稀泥,科普圈可以闲扯、可以打趣,可以八卦、但关键点上一言一语的差错,都会影响成千上万孩子的健康。所以科普圈从来只有血雨腥风,没有一团和气。
谣言于科普,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因为做科普的人,只关心谣言对万千读者可能造成的伤害,从来不在乎权威大牛们的面子。这里没有温情,没有寒暄,不是大佬觉得小弟闹太凶出来摆桌酒,血海深仇就能瞬间化敌为友的黑(xue)帮(shu)片(quan)。想摆谱训斥吵架的小弟?回自己的学术圈随你们折腾。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应该没看到过什么正经做科普的人,会像这位混学术圈的白熊医生一样,看到有大佬站台,就马上感激涕零的缘故。
因为和科普圈的同行聊天,发现他们叛变革命,放弃科研之路的原因各自不同,但往往有一条共性,就是脾气不好,所以肯定受不了有些热衷哄大佬开心的奴颜婢膝的同行们。
2
回到大家关心的主题:6个月-1岁的小朋友要不要添加盐。
我们再次重申一下立场:1岁以前的宝宝辅食中不需要添加盐,通过辅食、母乳/配方奶,宝宝可以摄入足够的钠。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辅食添加的合理、全面和平衡
当然,过度恐慌也不需要,千万别想起来之前给孩子吃过盐,就把自己吓个半死,然后到处问有什么方法能弥补。弥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之后尽量多坚持低钠的健康饮食原则。
高钠饮食,是全中国都市居民所面临的集体健康风险,我们面对的健康大环境是钠摄入过量而非摄入不足。个别的低钠案例当然存在,不能说绝对不会出现。但是相比较全社会凸显的钠超标问题,这两者的比例是多少?哪个才是应该家长更注意的?是警示他们控制钠摄入,还是吓唬他们不加盐就小心落下病?
关于驳斥谣言的证据和内容,之前裴洪岗医生的公众号Drpei已经发表过了两篇,大家可以自行阅读一下。
点击阅读:
对于我们来说,最无法接受的两点还是忍不住说一下:
第一个是白熊医生自行 “优化” 了6-12个月的推荐钠摄入值,发明了一个9个月摄入推荐值来迎合自己的论点。白熊医生将中国标准和美国标准中的6-12个月的钠推荐摄入量,巧妙地变成了6个月的推荐量。而将1-3岁的推荐量,变成了1岁的推荐量。
将一个时间段的推荐量,曲解成一个时间点的。乍看起来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差别大了。白熊医生说标准不对,不符合“随年龄逐渐增多”,所以他自行做了个平均。这纯属是在忽悠。宝宝每天都在成长,标准是不可能给出一个具体到一天三餐的推荐值的,一定会是一个时间段。
因此不管是中国标准还是美国标准,给出的都是一段时间内的需求量。换句话说,6-12个月中,只要达到350(中国)或370毫克(美国)都可以认为是达标的。而在1-3岁中。只要达到700毫克(中国)或者(1000毫克),也都是达标的。
而按照白熊医生的神奇解读方法,这只是起始点的数据,就意味着:从6个月+1天开始,6-12个月的350毫克推荐量就过时了,而从1岁零1天开始,1-3岁的700毫克推荐量也不足了。
这些机构会脑子有病到给出一个第二天就过期的推荐值么?还是白熊医生根本不知道怎么看推荐摄入量表?
以白熊医生给出的所谓9个月摄入推荐值,正常根据推荐表来看,9个月应该是350毫克,而白熊医生将时间段曲解成时间点之后,就变成了500毫克,足足增加了43%!难怪不够。
不仅是曲解提高标准,更重要的是,鼓吹 “1岁以下婴儿公认不推荐进食鸡蛋白和虾蟹、海鲜,因为极易过敏。以鸡蛋和虾作为依据显然是不科学的。”
这都是过气了多少年的说法了,还当做 “科学” 来讲。辅食的平衡和丰富,是最重要的。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正常尝试添加鱼、蛋等食材,这才是科学。
白熊医生将这些钠含量高的辅食,用过气的“科学”来从孩子的食谱中剔除掉,然后吓唬家长说你家孩子会缺钠?!
这倒是让我们想起来很多家长忍不住来吐的槽 —— 为什么一面儿保医生说“X岁之前孩子不能喝奶啊”,一方面又说“你家孩子缺钙”。
点击阅读:
3
这里要说明一下,本文虽然引用了两篇drpei的文章,但发表之前并没有和他沟通过,所以本文仅代表我们自己公众号的态度。
本文成文的原因,其实是看不爽drpei文章标题中说的,还要跟对方讲道理。 —— 讲毛道理啊,和懂道理的人才讲道理。和通篇闲扯吓人放谣言还得意洋洋的人,讲道理他们也不会懂的。
我们不是混医疗行业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没那么好的脾气,所以不需要像drpei一样还文质彬彬地和对方讲道理。
那么不讲道理,我们只看看为什么一个执业几十年的资深医生,可以这样信誓旦旦地吓唬家长说不加盐就会得病?
做育儿科普,基本上每天都会遇到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有读者过来说 “为什么我去看儿保,看病,医生说的和你们科普的不一样” 。其实上周的这次交锋,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交锋的一方面,科普党们举出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南,美国疾控中心CDC,美国儿科学会AAP,以及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指南,都指出了盐摄入超标是中国居民普遍面临的严重风险,以及为什么6-12个月的宝宝在正常餐饮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加盐的。
那另一方面,认为不加盐就可能得病的资深医生,用来挑战上面这些机构意见的是什么证据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自己改造出来的9个月的钠推荐量,以及 “科学” 地吓唬家长不能吃鸡蛋和海鲜外。白熊医生还提到了什么证据呢?
1,“我是科班出身,教材没说啊”
白熊医生的确是“科班”出身,根据他文章的自我介绍,是1990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如果按5年制算,就是1985年的老科班了。可32年前的教材……比我们读者中大部分父母的年龄都更资深了。
就算是现在刚毕业几年的医生,平时聊天的时候也都在吐槽自己当时学的教材如何缺乏更新,各种漏洞,一位毕业了近30年的“资深”医生,还拿着教材上没有来说事……唉……
2,“我是看过20万儿科病例的儿科大咖,我身边有几个不吃盐的小朋友都身体不好!”
话说白熊医生公号头尾自称的 “儿科大咖”,对比他对于“大牛”站台的欣喜若狂,总是有点不搭嘎。不过20万的确是很厉害的数字。就算是对一个从业27年的医生来说也是很辛苦。就事论事,还是要对这些奋斗在第一线的医生们表示一下谢意。
但20万病例啊最终能拿出手当总结陈词的,并不是经过什么系统跟踪研究的数据和结论,而是“白熊医生的邻居,一个两岁半小男生”……
并且诊断病例多,真的代表就正确么?每天在中国都有无数枕秃、睡不好、吃饭不香的孩子,被 “诊断” 为缺钙,如果真的看的病例多就是对,改写的应该是全世界的儿科手册了。
白熊医生作为资深医生,应该很了解,从 “我以为” 到科研结论有多少的路要走。只不过这条路很艰辛崎岖,没有直接在公号上发文章吓唬家长来的快捷有趣吧。
3,“我们小时候都吃盐。”
讲真,在一个 “科普” 文章里,看到红军故事,发呆了不止5秒钟。不过忆苦思甜,用小学语文课本当文献似乎是现在我国医科学界的爱好?在给白熊医生站台的“大牛”文章中,也是这么说的:
“世界各民族几千年的生活习惯从小没有根据这个不加盐指南过来的历史可能也值得成为证据。”
几千年的生活习惯的确没有减盐的要求,这简直是废话!因为几千年来的绝大多数年代,绝大多数人都是在缺盐的经济条件下生活着的。中国自古盐铁专卖,倒卖私盐就等同造反。能吃到盐就感谢皇恩浩荡吧,还减?
但现在是物质丰富,尤其是儿童营养极大丰富的年代,还拿什么老祖宗抗麻袋没盐没力气来当证据……算了一下三年自然灾害走过来的这批受害者,也该退休了啊。
别说世界各民族几千年的生活习惯没有减盐的,世界各民族几千年都没打过疫苗,没坐过飞机,没看过电视,没天天拿手机打农药,也没有在奥德赛里刷月亮,请问资深医生和大牛,这世界你们是有多看不顺眼啊?
医疗问题,和这两个月凸显的幼教问题,说到底,就是双方不信任,互相防贼。但这种不信任的根源在哪里呢?是家长么?是患者么?当然不可能。这种不信任感是来自整个行业体制的历史问题,以及行业中一些缺少职业素养的从业者的副作用。
评价一个医生,第一是医德,第二是医德,但第三就不能还是医德了,而是学术水平。否则楼下的热心肠大妈们,其实医德都很高的,都是特别热心、真诚、无私,就是经常出馊主意。
那什么是学术水平?大部分患者都会默认为,看得病例多,年资久,title高,就是学术水平高。但现代医学并不是中医,资历“老”是不够的,知识“新”才是重点。
学海无涯,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医学领域,只有不断地学习,升级自我,才是对自己,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但学海上是苦作舟的,并不是所有人耐得住寂寞,压得住自满,一直坚持学到老的。更何况遇到发现自己原先的认知是错误的,原先给几万几十万患者的建议都有问题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迈得过这个坎。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读者花了几百元看了特需专家号,回来却一脸懵逼 —— “为什么专家说的那些建议,似乎早就被医学研究推翻了呢?”
还好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医生,他们不仅仅是等着熬年资算苦劳,而是真的认真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努力思考如何更好的做好医疗服务。这和年龄无关,他们有的很年轻,有的也接近退休,这只跟心态有关。
近些年中国育儿大环境的好转,跟这些辛勤努力的医生所做的努力、提供的医疗服务以及科普有很大关系。随着互联网医疗更加深化,自媒体模式的成熟,一定有更多医生会选择进入这个领域。
但在想进入互联网医疗大潮时,请先自省自身,中国家长们,需要的不是那些手握几十万病例的 “资深” 医生大牛,而是那些能真的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的 “新” 医生。
至少,如果一位医生还认为 “1岁之前不能吃鸡蛋和鱼”,就应该考虑一下好好多读几本书,而不是天天只看病例了。
更多和食品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食品”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 别熬了,营养熬不到汤里
  • 那些教你分辨转基因食物的都是耍流氓
  • 圣女果的转基因和八卦
  • 紫薯、甜玉米…骗你这是转基因的人,八成自己基因坏掉了
  • 非转基因食用油的骗局
  • 可乐里面到底有什么
  • 比添加剂更可怕的是什么
  • 脉动,和运动无关的饮料
  • 戳一下红糖的补血神话
  • 零食里有可怕添加剂?!我读的书少,你不要吓我!
  • 宝宝吃的鳕鱼如何选择
  • 柿子+牛奶就会中毒么?没这么简单
  • 蘑菇吸收重金属,应该如何注意?
  • 银杏白果的确有毒,儿童食用需更谨慎
  • 草莓中的“致癌?农药”乙草胺
  • 香蕉的八卦:核辐射、催熟、腹泻......
  • 馋螃蟹了,那大闸蟹怎样才能安心吃
  • 吃蜂蜜和蜂王浆,里面激素会让宝宝性早熟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